为什么印度每次阅兵都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印度人阅兵为什么表演摩托车杂技)

为什么每次印度阅兵就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印度每次阅兵都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的问题,以及和小丑杂技特效怎么弄好看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印度阅兵为什么会有摩托车杂技表演
  2. 世界十大杂技排名
  3. 你知道的杂技艺术有哪些你比较喜欢哪种
  4. 为什么印度每次阅兵都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

印度阅兵为什么会有摩托车杂技表演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咱今天说说为何印军摩托车队在阅兵式上要那么拼。先从起源说起,虽然叠罗汉是印度特色,但这玩意却是舶来品,说到这大家一定猜到始作俑者了吧。当年大英帝国的那些骑着摩托挥着信号旗的信号兵们临走前用灌顶大法将毕生功力传给三哥,三哥不负众望,融合本土瑜伽神功,将摩托罗汉功练至化境,打造了世界上血统最纯最强的摩托化步兵师,屡次打破单车载客数量及速度世界记录,

称霸武林三十余载欲求一败而不可得,我国和巴铁也曾妄图挑战三哥的摩托霸业,但还没出新手村就被三哥的强大功力震碎了膝盖,印度好不容易有了一项能吊打中国的技能,那还不当宝的供着。

另外在印军的思维里,训练士兵的方法有多种,但都不如摩托车上叠罗汉来的实在,能在摩托车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体位,那在战场平地上如黑客帝国一样弯腰躲个子弹捞个手雷抛回给对手还不跟玩儿似得。而且修习摩托罗汉功,可以有效锻炼士兵的想象力、平衡能力、抗压能力,代表着印军高效的物流、精准的统筹、士兵愿为他人垫背精神。这种集体活动没有团队协作意识,轻则扑街,重则车毁人亡,但有摩尔罗汉神功护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绝对无需担心失足落马。

另外印军痴迷摩托罗汉神功其实是有经济原因的,一开始叠罗汉绝对是大英帝国指挥棒下的无奈之举,但发展到后面一发不可收拾其实是百姓生活的一种折射,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大多数印度平民还是比较贫苦的且家庭成员众多,道路基础设施很差,远程出行经常会买挂票坐火车公交车,近距出行,小康家庭首选价格便宜越野能力较强的摩托车。人多车少,一家人十几口叠在一辆小摩托车上在印度真的很常见,摩托车这东西天生就适合花式表演,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印度人民中走出了无数摩托大师,不同于我们中国那些崇尚低调内敛的扫地僧。三哥那些爱炫的老司机们经常把自己那违背人体工程学的神功绝技分享到网上搏一搏眼球,以致广大网民惊呼印度人又开挂,笑作一团,虽觉中二,但真的很欢乐。

有人说,印度的摩托化加强连虽然强大,但只需在马路上洒一把图钉或者扔颗小石子就能KO它,那么问题来了,印军阅兵时有没有出现过一个石头引发的血案呢,呵呵,喝水都能噎着呢,开挂怎能没有风险呢,三哥摩托车人仰马翻的场景点兵哥这里没有影像资料,请大家自行脑补吧,那场面一定大块人心。

这里有个问题,同样是阅兵式,为什么世人能接受走正步,并且很多国家的军队也都在走正步,中国还有很多国家阅兵后都有民众庆典的节目表演内容,大家也能接受群众队伍舞龙舞花圈,但为什么大家对印军的摩托罗汉大法的反应却如此之大呢。我觉的最大的原因应该归责于印军的美学不够普世,还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穿错了衣服。他们的摩托车杂技手是都是来自边防军的BSF战队,穿的也是军装不是戏装。人民群众喜庆点嘻哈点没事,若印度让那些摩托英豪们脱离军队身份,在正式阅兵完成后,以群众的身份穿着杂技小丑服,那么这个表演是很棒很萌哒,我会号召大家不要黑他。但是让军人穿军装拿步枪去叠罗汉,那这种不伦不类的混搭美学放到印度之外的地方不被不理解是很正常。

因为军队是一个阳刚严肃的群体,穿的是军装,走的是军阵,开的是各式作战武器。若印度人表演摩托车杂技还能勉强解释为展示军人多才多艺或身手敏捷的话,但居然有人用枪煞有其事的做出警戒、瞄准的姿势,那怎么能不让人产生这种感觉:你们是展示自己作战方式的么?当然,阅兵常见的走方阵也不是现代军队的作战方式,但千年来马其顿方阵、罗马方阵、秦军方阵、排队枪毙、德军正步等军事强国的战法都证明过方阵的实战价值,而且整齐的军队方阵自古以来就代表着铁血的纪律和军事文化,但军人骑摩托车叠罗汉却只能让人觉得逗逼,举个例子,你看战争电影里面出现密集整齐的方阵,你会感觉气势迫人,但是如果一匹马上十几个人叠着罗汉杀向战场呢?从来没有国家以叠罗汉铸造强军,缺少军事强国的背书也导致这种方式根本无法被大众接受。

今天把三哥黑的太惨,我有点过意不去,这就奶它一把。其实这摩托车上叠罗汉在某种意义上说与飞行表演队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实战化程度很低,当然炫耀成本也很低,这么点人花这么点钱就能娱乐全人类,三哥这么做也是挺务实的。另外其他国家阅兵也有奇葩出现,比如法国外籍兵团的斧头帮,时间有限就不多说了。

世界十大杂技排名

世界十大马戏团排名

1.太阳马戏团,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主要表演项目有:空中飞人、呼啦圈、大力士。

2.美国玲玲马戏团,创建于1886年,以“养团不去请团”的原则,演员从全世界各地邀请和挑选,时时保持新鲜感和创新感。

3.俄罗斯莫斯科大马戏团,以小丑表演闻名世界。

4,纽约大苹果马戏团,主要表演有杂技,马术,走钢丝,空中飞人等。

你知道的杂技艺术有哪些你比较喜欢哪种

杂技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可以想象,七雄争霸,必定人才辈出。那些口把式或身怀奇技之人的表演都算杂技。

两汉时期,人们最初将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统称为“角抵”,东汉以后又称“汉代百戏”。

杂技真正成熟于隋代,盛行于唐代宫廷和民间。北宋和南宋首都的河南开封、浙江杭州都有名为“瓦子乐棚”的演出场所。到了清代,杂技艺人进一步沦落江湖。蹬技、古彩戏法、耍坛子、“剑、丹、丸、豆”幻术得到创新。

如今,在舞台节目和民间,仍然可见类似汉代百戏的倒立、顶碗、杂耍、驯兽和小丑表演。

中国杂技艺术的特色,从艺人看,一般都有严密的师承传统,与姊妹艺术关系密切,个个都身怀绝技,尤其有腰、腿、顶硬功夫。从道具看,都是一些生活用具、劳动工具,感觉生活气息浓厚。从趣味看,工艺美术与形体技巧、超人大力士与灵巧跟斗奇妙结合,感觉险中求稳、平中求奇、动中求静。

为什么印度每次阅兵都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

2015年1月26日,印度举行盛大的共和日阅兵庆典。其中的“保留节目”——印度边防部队(BSF)表演的摩托车叠罗汉特技总是能引来了网友的吐槽。而受邀观礼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除了“点赞”之外,更是称以后再也不要开摩托车了。

那么摩托车上的”人肉金字塔“到底是如何炼成?这一“开挂”的表演形式为何在印度喜闻乐见?

1950年1月26日,印度签署宪法,宣布成立共和国,此后,印度在这一天举行共和日阅兵庆典来庆祝这一纪念日。

BSF的摩托车队“Janbaz”(印地语中意为冒险家)成立于1990年,并在边防部队学院的机动化运输学校进行训练。1992年开始,摩托车特技队开始参加共和日阅兵仪式,随后成为这一庆典的“保留”项目,取名“魔鬼突击(Daredevil)”。Janbaz的特长项目是189位骑手同时“搭乘”34辆摩托车,场面极为壮观。

2006年1月26日,BSF部队的Janbaz成员驾驶9辆摩托车搭载35人在共和国阅兵式上表演。↓↓↓

2011年印度共和日阅兵庆典上的BSF部队摩托车特技表演。↓↓↓

201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日阅兵,BSF部队表演者在一辆摩托车上做出扛枪、放哨等造型。↓↓↓

2011年印度军队日,BSF部队表演者插上“翅膀”扮成丘比特造型。↓↓↓

Janbaz的表演征服了广大印度人民,成为各国家级表演上最令人期待项目。在阅兵式上,观礼的印度民众总是摒息期待“魔鬼突击队”的表演。

“这项表演是为了体现印度边防部队不仅能够保家卫国,在其它方面也能表现出高效、精准和无私奉献”,BSF的机动化运输学校的官网如此介绍这项表演的目的。

2006年,Janbaz创造了26个人叠在三辆恩菲尔德350CC摩托车上的世界纪录,1分16秒行驶1公里。此外还有一辆摩托车上载40个人并以每小时30公里行驶的世界纪录。↓↓↓

2015年1月,BSF部队摩托车队成员为阅兵式进行彩排。↓↓↓

据印度媒体报道,2015年共和日阅兵上,车队表演了“和谐”、“孔雀开屏”、“杂耍”、“并行”、“莲花”、“美洲虎”、“BSF之树”、“边境之花”等极具想象力的组合项目,相较于2014年公布的表演项目有不少创新。

2015年1月26日,印度BSF部队在共和国阅兵上进行表演。↓↓↓

2015年1月26日,印度BSF部队在共和国阅兵上进行表演。↓↓↓

不断挑战极限的“人肉金字塔”

叠罗汉的这一形式在印度的传统宗教活动中常常出现↓↓↓

2014年8月18日,印度青年准备搭起“人肉金字塔”庆祝传统的克利须那神诞辰↓↓↓

2012年8月10日,一名印度男孩在“人肉金字塔”顶端摘取高悬的酸奶罐,两旁小楼上站满了围观的人。↓↓↓

在印度的传统节日黑天圣诞节期间,印度教教徒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庆祝传统的克利须那神诞辰,其中最为流行的是以叠罗汉的方式来摘取悬挂在高空的酸奶罐,印度民族“组队”穿上彩色的统一服装参加比赛,黑天节庆活动的组织者们不断提高叠罗汉的奖金额度,动辄达到数10万卢比(1万印度卢布约合人民币1463元)。为加大难度吸引观众,酸奶罐也悬挂得越来越高,最高时竟达15米,虽然发生过多次事故,但是印度人民仍然乐此不疲。

扒摩托车、火车的“印式”家常

2010年,一辆500CC的摩托车上搭了54个人,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魔鬼突击队”表演所使用的摩托车为印度产的皇家恩菲尔德(RoyalEnfield),排量500CC的恩菲尔德摩托车创下了一车承载54人的记录。↓↓↓

2014年4月26日,印度,一家五口骑摩托车。↓↓↓

摩托车是印度人出行运输的好帮手,不少中低收入人群的最佳选择。据印度《经济时报》2013年报道,在印度昌迪加尔、英帕尔、果阿和喀拉拉等重要市场里,轻便型摩托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自行车销量。

当然,除了在摩托车上“挤一挤”,印度人民扒火车的技艺也早已震惊全球。↓↓↓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摩托车叠罗汉升级 印度阅兵新年首秀 再现大型杂技名场面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6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