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疫苗(哪种情况下可以不打狂犬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疫苗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疫苗的知识,包括医生不建议打狂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疫苗
  2. 狂犬病对现在的医学来说真的无药可医吗

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疫苗

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疫苗

“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病疫苗”的说法不具备科学依据。一般来说,只有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或近6个月内全程接种过了狂犬病疫苗是不需要打狂犬病疫苗的。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故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后预防注射狂犬病疫苗无禁忌。

若既没有伤口又没有感觉到疼痛,属于狂犬病中的Ⅰ级暴露,不存在狂犬病病毒的感染,只需要对受伤部位用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清洗干净即可。如果肉眼难以判断是否有伤口,可用酒精擦拭皮肤表面,如果有疼痛感,就说明可能有皮肤破损。若没有破皮和出血,但是有痛感;已闭合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都属于狂犬病的Ⅱ级暴露,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并且最好在24小时内注射,最迟不要超过72小时,在打狂犬病疫苗之前还要对伤口进行大约15分钟以上的清洗。若有破皮或出血,尚未闭合的伤口或黏膜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暴露于蝙蝠时,这些情况均为狂犬病的Ⅲ级暴露,不但要打狂犬病疫苗,还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由于头、面、颈、手和外生殖器部位神经丰富,只要咬伤发生在这些部位,就属于Ⅲ级暴露。需要按照Ⅲ级暴露的预防方式处置。若是经常接触动物的人,如动物饲养工作人员、野外工作者等需要提前进行预防接种。暴露前预防接种需要评估是否对疫苗过敏,是否处于妊娠期、发热性疾病或急性、慢性疾病活动期等,再决定是否接种。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于晓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狂犬病对现在的医学来说真的无药可医吗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更准确地说:一旦狂犬病潜伏期结束,就无法治疗。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感染引起并带有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里,可以通过狂暴动物咬伤、抓伤、舔吮传播,由于它可穿过粘膜,因此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狂犬病首次报道于1709年发生在墨西哥。1885年LouesPasteur第1次分离出狂犬病毒(rabiesvirus,RV)。他用紫外线灭活病毒的方法研制出第1个狂犬病毒疫苗,当前使用的一些疫苗还是依照他这种原理进行制备。对狂犬病的控制目前仍然是WHO优先考虑的任务之一。

狂犬病至今尚无特效药治愈,唯一措施是做好狂犬病暴露前和暴露后的疫苗预防。

为此,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对狂犬病疫苗的研制。1885年巴斯德成功制备出人用狂犬病疫苗,这是人类继天花疫苗后发明的第2种疫苗。100多年来,狂犬病疫苗每年直接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在应用疫苗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有力地促进了疫苗的发展。

现在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种类繁多,但经WHO推荐的只有4种: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鸡胚细胞纯化疫苗﹙PCECV﹚,Vero细胞疫苗﹙PVRV﹚和鸭胚纯化疫苗﹙PDEV﹚。

近年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毒中起主要作用的糖蛋白及核蛋白已在不同的载体系统中得到表达,这些载体包括痘病毒、腺病毒、杆状病毒、质粒DNA等,有望最终发展成为安全有效的人用基因工程疫苗。

关于五种情况不打狂犬疫苗和医生不建议打狂犬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被宠物咬伤,什么情况要打狂犬疫苗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8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