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干部能不能提拔成行政单位领导(事业单位干部可以转为行政编吗)

为什么提拔到行政机关当了领导的人,退休前都要求调回事业单位

style="text-indent:2em;">很多朋友对于事业干部能不能提拔成行政单位领导和行政程序法 专家建议稿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事业编与行政编有什么区别
  2. 事业干部能不能提拔成行政单位领导

事业编与行政编有什么区别

编制是我国行政体制区别身份的特有存在。要了解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首先要弄清楚编制的概念。

一、什么是编制?

编制简单地理解就是一种身份,由国家定额管理,纳入身份管理系统。比如一个单位领导有多少,中层岗位有多少,基层员工有多少,干部有多少,工人有多少,名额的分配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个地方也是如此,比如县,县长多少名,副县长多少名,正科领导多少名,副科多少名,科员多少名,分布在哪些单位,具体属于什么岗位,机构编制部门都有详细的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定方案,定编,定岗,定职。编制说白了就是人数和名额,把不同的名额分配在不同地方和单位。人数满了叫满编,超了叫超编,没满叫缺编。

国家对编制实行严格管理,目的是控制人数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2012年后,机构编制部门按照要求对编制实行限额管理,以当年编制为底数,实行严格控制,原则上只出不进,不再允许扩编增编。编制因此日趋紧张。

二、编制有哪些类型?

目前,我国体制内的编制只要有两类,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1、行政编制。行政编制分两类人员,一类使用行政编制,即公务员,属于干部,一类使用行政工勤编制,属于工人。公务员主要存在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按照公务员法管理,像政府系统的政府办、财政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工信局等,党委系统的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等,群团组织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包括人大、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上到领导,下到科员,基本上是公务员。

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对应的职务和职级,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执行晋升,每个职务与职级对应各自的岗位履行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责,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行政工勤人员从中辅助,承担一些辅助性工作,比如打字、维修、司机等,人数有限。

公务员有三个特点:一、有行政执法职能;二、由国家财政负担;三、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获得编制。

2、事业编制。事业编制是是指机构编制部门为国家提供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设立的编制。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使用的都是事业编制,不过分岗位管理,区分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种岗位。管理岗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单位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比照行政机关实行等级晋升,分一到十级,分别对应正部到办事员。管理岗人员人数总体有限。专技岗位人员是事业单位的主体,主要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按照职称等级晋升。工勤岗位人员提供辅助性工作,身份是工人,区别于管理岗和专技岗人员。事业单位三种岗位人员可以相互转岗,不再唯身份论。

事业编制中有一类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但执行公务员的工资和晋升待遇,与普通事业编有所不同。另当别论。

三、行政编与事业编制的区别

行政编和事业编人员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因为身份不同存在诸多区别,具体有:

1、工作职责不同。行政编制人员是国家党政机关的管理者,负责制定、执行、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具有行政执法职责;事业单位提供科教文卫等公共领域的公益服务,主要是技术支持,不具有管理职能。

2、管理关系不同。行政编制人员执行公务员法,事业编制人员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参公除外)。行政编制人员集中在机关,事业编制人员多在二层,前者是管理者,后者是被管理者。

3、财政供养方式不同。行政编制人员由国家财政全额保障,没有其他供养方式。事业编制人员部分由财政全额拨款,但也有差额拨款、自收自支性质,不一定全部由财政全额拨款。

4、工资待遇不同。行政编制人员按职务晋升提升待遇,事业编制人员除管理岗位外,专技和工勤岗位分别按照职称和技能等级晋升,工资执行标准不在一个序列。因为有车补等待遇,行政编制人员收入总体上高于事业编制人员。

5、晋升空间不同。行政机关除了少数几个工勤人员外,其他全是公务员,职数相对较多,晋升空间较大,而且除了晋升领导职务,还可以职级并行。事业编制人员区分三种岗位,按比例设定,相当于10个岗位区分出三种人,按照不同方式晋升,岗位职数较少,晋升受限。

事业干部能不能提拔成行政单位领导

事业单位干部是可以提拔到行政单位任领导的,但有严格的程序,比较难。

一、事业单位干部到行政单位任领导干部的方式。

目前来说,事业单位干部到行政单位任领导干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任,一种是选任。调任,就是指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选任,就是非公务员身份人员通过选举的方式进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法规定,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

二、事业单位干部进入机关担任领导干部的条件比较严。

事业单位干部要进入公务员队伍,有严格的资格的条件。比如说,要求是事业单位的副科级领导,或者是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还有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等方面的条件,满足不了就没办法办理。选任,也是有一定的资格条件的,因为这是从体制外往体制内进人,能力水平、年龄、文化,领导班子结构等方面都要考虑。能被选任担任机关领导职务的人,都是具有一定能力和关系的人。

三、事业单位干部进入机关担任领导干部的程序比较复杂。

《公务员调任规定》中对调任的程序作了规定,共有八个步骤:即:1、根据工作和队伍建设需要确定调任职位及调任条件;2、提出调任人选;3、征求调出单位意见;4、组织考察;5、集体讨论决定;6、调任公示;7、报批或者备案;8、办理调动、任职和公务员登记手续。

这几个步骤缺一不可,而且还是相当的难办,时间也很长。一般情况下,调任批准任职后,还要实行任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此时才办理公务员登记。公务员登记后,才是正式的公务员。

选任一般是选举担任乡(镇)长、副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乡(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等领导职务。就是要通过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让全体人大代表来直接选举。这种选任一般只在换届选举时才有机会,在平常一般是没有机会的。而且人选审核等比较严,其程序也有严格的纪律规定,一定要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选任工作。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完善补充。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为什么事业编制干部可以担任行政单位的正职领导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1/5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