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准备考研还是参加校招(应届生考研要去报考学校考吗)

应届生参加校招需要准备哪些报名材料

style="text-indent:2em;">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应届生准备考研还是参加校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应届生准备考研还是参加校招以及专家建议应届生考研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应届生准备考研还是参加校招
  2. 2023年考研三大优势
  3. 考研专业都适合应届生报考吗
  4. 大四学生应该考研还是就业

应届生准备考研还是参加校招

目前来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学校的扩招却跟不上考生报名增加的进度。因此,如果你想考研,那么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防止因为成绩不佳而耽误自己的深造。如果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充足的信心的话,那么建议还是以考虑校招为主。

2023年考研三大优势

1.心态优势应届生相对于二战生来讲,压力比较小。应届生由于是首战,心态比较好,抱着大不了来年再战的心态学习,往往心情放松一击就中。而二战生想要考上的心态就更为强烈,功利性得失心较强,心态往往就会出现问题,变得十分焦虑。从这一点上,应届生良好的心态衍生的强大心理会带领他们走的更远更好。

2.年龄优势相比较于应届生来说,往届生往往有在职的和二战考研的同学。由于应届生年龄小,记忆能力也更有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英语的记忆随着时间而流逝,且记忆力逐渐减退,对知识点的记忆不如应届生掌握的迅速、牢固。应届生刚从大学中学习中,加入考研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应届生只要考虑考研的事情,相对于往届生来说,可能需要考虑到条条框框的内容,所以说在年龄上面还是占据优势的。

3.思维优势往届生还有一个大敌就是“思维定势”,这是发挥创新思维的最大障碍。

考研专业都适合应届生报考吗

关于19考研的常识考研的小伙伴了解多少?34所自主划线院校有哪些?哪些专业又是应届生不能报考的呢?跟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34所自主划线高校

北京大学(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

清华大学(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

南开大学(天津市)

天津大学(天津市)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东北大学(辽宁省)

吉林大学(吉林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复旦大学(上海市)

同济大学(上海市)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南京大学(江苏省)

东南大学(江苏省)

浙江大学(浙江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厦门大学(福建省)

山东大学(山东省)

武汉大学(湖北省)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湖南大学(湖南省)

中南大学(湖南省)

中山大学(广东省)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四川大学(四川省)

重庆大学(重庆市)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

兰州大学(甘肃省)

一般而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

应届生不得报考的专业或领域

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可报名)。

好吧,关于报考信息就先说到这里,对于19考研新生而言,为了帮助你更好的复习考研英语,我帮你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希望能帮到你哦!

基础阶段(3月开始——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

2.阶段重点:考研英语的单词和语法

复习建议:

(1)每天0.5——1h的时间背单词,建议你要用词汇书,坚持每天积累。

(2)让人过你的英语基础不是很牢固,你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推荐资料:《非常词汇》

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20年真题

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精读阅读

复习建议:

(1)继续记单词,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每天2—3篇

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每天分析2-3篇。

分析包括: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

推荐资料:《考研真相》/英语二用《考研圣经》

冲刺阶段(11月-12月)

1.学习目标:对重点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2.阶段重点:大作文and小作文

3.复习建议:

(1)每周写3篇作文,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就整理在一块,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2)继续练习真题阅读。

(3)单词不能停哟!

推荐资料:《考研真相》《写作160篇》

大四学生应该考研还是就业

谢谢邀请。

对于绝大多数大四学生而言,大四毕业面临着两种出路,就业或者考研升学,恰巧又是开学季,对于刚刚走过大三,迈入大四的学生,是否对未来的抉择做好了准备呢?考研还是就业,两台路究竟应该怎么选择?

1、考研和就业本质的区别在哪?

考研意味着继续2~3年的学习,对于本科专业不满意的童鞋,还可以通过这次机会来一次“跨考”,转换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上,除了跨专业考试外,还有一次择校的机会,可以重新选择目标学校进行努力。所以考研可以说是大学生涯的继续。

而如果选择就业,则意味着自己一下子离开了大学这个“象牙塔”,将直面残酷的社会竞争,当然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参加工作后可以更具方向性的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一番规划。所以就业大学生对原有生活方式一次脱胎换骨的变更。

2、考研的优势和问题

首先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对于绝大多数专业而言思想政治和外语是必考科目,而工科和管理学专业还统考数学,这些课通常都是安排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的,所以对于选择考研的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重新拾起之前的课本进行复习,而且是4门课程都要兼顾,对于一个人而言精力是有限的,所谓的顾此失彼,选择了考研便会失去很多工作的机会,也可以这么说考研像是一场破釜沉舟的战斗。

当然考上研究生意味着拥有了更高的学历,在虽然目前每年统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超过了50万,研究生学历已经不是好工作的保证,但却可以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而对于那些不满意于现有专业和学校的童鞋,考研提供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当然考研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最必须考虑的就是万一考研失败怎么办?对于任何考试都有名落孙山的可能性,考研亦是如此,又如前文所说,选择考研意味着放弃很多工作的机会,考研放榜往往已经是来年3月份,此时距离6、7月份的毕业离校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此时的春招几乎已经是找工作最后的机会了,甚至很多企业已经招满,部分落实就业的同学已经进岗实习,所以一旦考研失败,将面临无学可上和工作难找的双窘境。

其次我国的学历红利在最近几年已经快速消失,不要说本科生工作不好找,很多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状,而且研究生少则2年多则3年的学习,意味着未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以一个19岁进入大学的学生为例,本科毕业时是23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则已经26岁,26岁的年龄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已是成家立业的尾巴,研究生毕业除了面临工作的压力外,还要面对来自成家的压力,而本科毕业23岁的年龄却是进可以创业,退可以安心打工,回旋余地比较大。

3、就业的机遇与挑战

大四学生选择就业最大的优势是使自己从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快速转变为一个人格和经济都完整的人。就业意味着经济报酬,意味着可以自己决定和支配未来的方向和道路。

但同时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经济独立意味着什么都要开始靠自己打拼,而且大四直接就业有一种突然离开“象牙塔”的错觉,从单纯的师生关系一下子走进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会迷惘,会错愕,相比之下读研的学生虽然还在学校继续生活,但由于研究生导师的存在,进入一种比较初级的就业状态,等到研究生毕业再就业的时候可能情况会相对好一些。

工作、家庭、房、车……都将成为就业后难以回避的话题。

4、究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考研,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直接就业?

首先,以下几类学生适合考研:

能耐下性子复习的、对现有专业或学校不满意的、有比较强的科研兴趣的、非常在意高学历的、想读博的

以下这些同学则建议直接就业:

厌学的、非常想改善经济条件的、有创业想法的、有明确职业规划的

写在最后:

都说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大四显然又是大学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实无论考研还是就业,如果实现规划好,做好利弊分析,就一定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OK,关于应届生准备考研还是参加校招和专家建议应届生考研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里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校招,45种岗位首次对应届生开放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1/6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