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叙利亚难民非得去欧洲,而不选择路途更近且很富裕的沙特,阿联酋,卡特尔

叙利亚战争下的真实生活 5岁孩子被拍摄直言 叔叔我投降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为什么叙利亚难民非得去欧洲,而不选择路途更近且很富裕的沙特,阿联酋,卡特尔,叙利亚的冷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库尔德人和叙利亚,土耳其,美国,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什么关系
  2. 有没有人分析一下中东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国之间的恩恩怨怨
  3. 为什么叙利亚难民非得去欧洲,而不选择路途更近且很富裕的沙特,阿联酋,卡特尔
  4. 叙利亚经过九年战争政府军损耗巨大。现在巴沙尔军队兵员充足吗

库尔德人和叙利亚,土耳其,美国,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什么关系

库尔德族是一个生活于中东地区的游牧民族,一直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库尔德斯坦国。

库尔德人在叙利亚: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口占其总人口的10%,叙利亚坚决拒绝对库尔德自治的要求,叙利亚征服也曾动用一切手段压制和淡化库尔德人的民族特性,2004年曾爆发库尔德人反抗叙利亚政府的暴动,叙利亚内战给了库尔德人可乘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了库尔德武装,为库尔德人自治甚至独立而战斗。

库尔德人在土耳其: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约占库尔德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土耳其自建国以来就一贯奉行“土耳其领土内没有库尔德族人”的政策。在三次库尔德武装起义失败后,库尔德政治团体相继成立并开展武装游击斗争,成为土耳其东部最大的政治势力。90年代后,在欧盟的推动和施压下,土耳其有限度地放松了对库尔德人语言、文化方面的限制,但同时,其强硬政策并没有改变。随着库尔德武装在叙利亚内战中不断做大,土耳其展开了“橄榄枝行动”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试图解除其对土境内的影响力。

库尔德人与美国:美国是主要支持和利用库尔德人的国际力量之一。伊拉克战后美国主导重建进程,库尔德人都获得了空前的政治权利和地位。库尔德武装背后支持者是美国,不仅仅从资金上提供帮助,而且还在物资上提供支援。另外美国想通过扩大库尔德人的控制范围来肢解叙利亚,而这个也关联到在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以及在伊拉克的库尔德人。美国希望三个国家的库尔德人能够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这也是叙利亚库尔德人参与内战的原因之一。

库尔德人与叙反政府武装:从广义上来说,库尔德武装属于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一部分。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力量的发展经历了三阶段:一、叙利亚自由军,这场战争就是其打着为自由而战的名义发起的;二、“伊斯兰叙利亚解放阵线”,该组织人数不亚于自由军;三、库尔德武装力量。由于前两派内部成员复杂,且有不少极端分子,因此美国当前最倚重库尔德武装。

各方势力都利用库尔德武装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库尔德武装也利用域外大国来完成建国,不过目前来看,稳住阵脚的叙利亚政府和土耳其是不允许库尔德人真正自治的。

有没有人分析一下中东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国之间的恩恩怨怨

谢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看利益。至于正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扯得清楚。以下,分别介绍一下,伊朗、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与以色列的恩怨。

一、伊朗与以色列的恩怨

1925年,巴列维家族推翻了波斯帝国的卡扎尔王朝,建立起了伊朗巴列维王朝。因为在卡扎尔王朝时期,伊朗受到了英国与沙俄的侵略,新生的巴列维王朝采取了亲美国的外交政策,以摆脱英国的影响。1948年,在美国的支持下,犹太人成立了以色列。因为都与美国关系密切,又都是非阿拉伯国家,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密切。

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爆发了“伊朗人质危机”,伊朗扣押了52名美国外交官与家属,美国与伊朗关系破裂。伊朗不仅仅与美国关系破裂,又因为是什叶派主导政教合一的政权,对于占据伊斯兰教圣城的以色列自然也非常敌视。两国从巴列维王朝的关系密切,变成了敌人。

二、土耳其与以色列的恩怨

1923年,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建立了世俗政权,土耳其共和国。同样,新生的土耳其与美国关系一直不错,特别是在1952年,土耳其加入了北约,成为了北约中唯一个穆斯林国家,美国出力甚多。土耳其以土耳其人为主,而中东多数是阿拉伯国家,再加上美国的关系,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日益密切。

2003年,埃尔多安开始执掌土耳其,开始抛弃凯末尔的世俗传统,宗教色彩十分明显。在对外关系上,埃尔多安试图恢复土耳其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影响力,成为穆斯林国家的领导者。埃尔多安激烈的反对以色列,以便拉拢中东的穆斯林国家。特别是2010年,以色列击沉了土耳其前往加沙地带的国际救援船,造成8名土耳其人死亡,两国关系彻底破裂,互相驱逐了大使。尽管在美国的协调下,两国又互相派驻了大使。不过,两国关系一直不睦。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三、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恩怨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恩怨介绍起来很简单,不过仇怨非常大,根源在于联合国在美国的控制下,作出了不公正的决议。1946年,联合国作出了关于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分治方案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在联合国181号决议中,只占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获得了1.4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占人口三分之二的阿拉伯人,只获得了1.1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联合国181号决议招致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因此,在1948年到1982年这34年时间里面,阿拉伯国家联盟与以色列爆发了5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全部获胜,并且不断占领了大量原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目前,巴勒斯坦只控制6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余地区,全部被以色列占领。

四、叙利亚与以色列的恩怨

上文提过,因为不满联合国181号决议偏袒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进行了五次中东战争。在五次中东战争中,除第二次中东战争以外,其余四次叙利亚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反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甚至,叙利亚可以称为反以色列最积极的阿拉伯国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定要推翻阿萨德政权的原因之一。至今,以色列依旧占据属于叙利亚的1200平方公里戈兰高地。

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以色列空军经常对叙利亚境内军事目标进行空袭

总结:伊朗、土耳其与以色列更多是宗教矛盾,巴勒斯坦、叙利亚与以色列更多是民族与领土矛盾。

为什么叙利亚难民非得去欧洲,而不选择路途更近且很富裕的沙特,阿联酋,卡特尔

所谓难民,基本是政治上无地位、经济上无生计、家园不复、落魄逃难者。他们不是移民,可以堂而皇之,优雅签证,从容登机,不时衣锦还乡......

叙利亚难民能去路途更近的海湾富豪国家吗?

一句话:难上加难!

从地理上看,难民一般走陆路、海路,叙利亚距离波斯湾沿岸国家“图上距离”不远,陆上要途径沙漠等恶劣环境

叙利亚危机乃至战乱以来,难民出逃路径按照接收国数量排列:土耳其(350万+)、黎巴嫩(100万左右)、约旦(60多万)、伊拉克(30万左右)。海湾富豪国家不是没有,人数却寥寥,从地图看,穿越伊拉克、约旦就是海湾富裕国家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但地理上的沙漠让人望而却步,他们没有能力跨越地理阻碍。

与地理阻隔相比,叙利亚人与海湾王国的心里距离更远

同为阿拉伯世界,道理和教义上从来都是“兄弟”,实际不然。翻看海湾一干王室国家外来人口组成,来自南亚、东南亚的穆斯林与域内阿拉伯国家在人数方面不相上下,甚至非阿裔居多。其中道理不言自明,都是穆斯林,非阿拉伯裔听话、好驾驭、又省钱,阿裔牵涉母国关系,一有事端,必受其害。

叙利亚与约旦、埃及和巴勒斯坦人等还不同,他们一直在世俗化的威权社会中,意识形态与海湾王室国家距离不小,后者不喜欢叙利亚人的,虽然他们多数是逊尼派。

从叙难民出走路径看,向西、向北更方便,欧洲社会主流虽然是基督教,但他们还是易于接受穆斯林

叙利亚人文地理分三大块,从西向东排列,沿海地区是什叶派阿拉维人的聚集区,主要有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再往西纵轴线为国家地理的核心地带,北起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南经第三大城霍姆斯,到首都大马士革,构成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中心和重心;再往东是农业耕作区和半沙漠地带,包括东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区。

由此可见,人口集中的“纵轴线”居民向西、向北移动距离更近、更方便,经黎巴嫩、土耳其到欧洲是“捷径”。

世俗的叙利亚人易于融入欧洲,他们不属宗教虔诚者,更能接受现代事务,极端和偏执较少。

叙利亚经过九年战争政府军损耗巨大。现在巴沙尔军队兵员充足吗

现在的巴沙尔政府兵员非常紧缺,并不像外界想的那样现在政府军实力强悍,相比内战之前,现在的政府军不仅规模大为缩水,而且多为新兵蛋子,虽然装备水平提升了一二十年,但是真正具备战斗力的部队没有几只。据悉,九年的内战让政府军伤亡数字达到将近十万,阵亡将士接近五万,这是很可怕的一个数字,因为叙利亚政府军战前总编制为24万人,接近一半有生力量都消耗掉了,总计损失坦克装甲车4000多辆,在俄罗斯源源不断地支援以后,为叙利亚送去了三百万吨弹药,而三百万吨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除了老虎师、,共和国卫队、第四装甲师,加起来实战能力较强的不到四万人,其他的部队几乎就是弱鸡,尽管装备换了,但是老兵油子也消耗殆尽,例如第五军团和第九军团,现在被称为“苏联驻阿富汗集团军”,因为他们的装备与八十年代苏联驻阿富汗军队几乎完全一致,但是很多都是新兵,实战经验不足,编制也不足,有的叙利亚政府军师级部队只有几千人。不过如果单凭叙利亚政府军这么打下去,早就被叛军武装干掉了,伊朗在2013年介入叙利亚以后,圣城旅为政府军招募了近十万人的民兵武装,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民兵武装、阿富汗民兵等,编有五个方面军,他们可以说为叙利亚政府军补充了大量的血液,所以政府军战斗力才能够坚持下去。现在的巴沙尔政府可以说依然是紧缺兵源,不过精准的说紧缺的是优质病源,因为新兵蛋子在叙利亚是不具备实际效能的。在东古塔战役、德拉战役、阿勒颇战役中,每次大规模会战政府军组织的都是十几万人的规模,这十几万人可以说就是巴沙尔政府军的最后家底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叙利亚难民非得去欧洲,而不选择更近且很富裕的沙特等国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1/9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