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评价山西这个省,以及关于山西的十个冷知识大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有哪些中国历史的冷知识
冷知识,作为汉语解释,指的是那一些偏门的表现,或琐碎,烦杂的知识且有一定道理的事情。这些知识看似稀奇古怪,或饶有趣味,而且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少人去注意其中的真谛。冷知识的确能让人增长见识,开阔了视野,启迪思维,引发其求知欲。和”冷笑话”属于冷幽默一样,冷知识虽然冷门却有让人忽视的用处,更能耐人寻味。因为其中的问题细小,轻微,甚至有点愚昧,让人感到无聊,“冷知识”多被人称“笨蛋问题”。说白了,冷知识就是在你身边,却总能有让你疏忽的道理或知识,甚至可以说“冷知识”也可以预示着不久的发明。应该说中国历史上的冷知识太多太多了,多得没法回答。如果实在要回答,老漁想说的是:作为另类,冷知识也可以是“脑筋急转弯”的延续和发生。(图片来自网络)
你对山西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谢邀,
我就是山西人,随便大家愿意怎么评论都行。
但是,符合我人品的,鼓励我的,我可以点赞,不符合我人品的,嘲笑我的人我一笑而过。没有什么阶级仇民族恨我跟他计较什么,就当他是小人,信口开河罢了,我都懒得理他。
这就是俺们山西人。
如何评价山西这个省
山西,对于中国而言,主要是人口移民,大半个中国,祖籍都是山西。
首先说陕北,古代陕北是“义渠”等少数民族聚集地,秦代以后数次从山西移民陕北,造成陕北人说晋语,唱晋剧,唱二人台,吃晋菜的传统。
再次说华北(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要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次移民,是元末明初,蒙古统治中国90多年,汉族遭到压制,华北大地千里无人烟,山西因为地形沟沟壑壑,蒙古骑兵不具优势,导致山西人口爆增,明初,朱元璋决定从山西很华北平原移民,人口集合在“洪洞县大槐树”,从此地迁往华北大地,山西人不愿意移民,因此恨这个地方,骂这个地方,于是有了“洪洞县没好人”的说法。此次移民,影响深远。北京大兴很多村名包含山西的县名,例如“大同营”“孝义营”“沁水营”,当地流传“山西多少县,大兴多少营”。
再说说内蒙,一部走西口的历史,造就了内蒙中西部浓度的“山西情”,内蒙春节晚会上播放晋剧,内蒙菜都有浓度的山西特色,内蒙刀削面?就是山西刀削面。归绥厅,曾经是山西省所辖地区,晋绥军,晋绥本一家,为了牵制阎锡山,才有了“晋绥分治”,绥远省后来是傅作义的地盘,傅作义也是山西人。实际上,不光晋绥,晋察冀都是山西人的天下,都唱晋剧吃莜面的老西儿。察哈尔也是山西移民,如果说绥远省叫“走西口”,那察哈尔叫“走东口”,无论西口东口,统统称“走口外”,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历史。据说走西口远到青海甘肃宁夏,西北方言都有浓浓的“山西味”。新疆都有过油肉拌面,也客观说明山西对西北的影响。
一部山西史,半部中国史。
山西最发达的四个城市排名为:太原、临汾、大同、长治,你怎么看
我在临汾,太原都上过几年学,大同,长治的朋友认识的也不少,结合我的地理专业知识,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太原第一是没问题的。现在山西强省会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要知道,20年之前和太原经济水平差不多甚至不如太原的西安,合肥等省会城市如今已经已经超过太原很多。除了政策的偏向外,主要的就是它们的强省会方法,集中优质企业,优秀高校,乃至与周边城市搞同城化,扩大城市规模。当省会发展起来后,自然有辐射带动作用。
太原如今也开始强省会,比如今年的山西师范从临汾迁到太原,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我觉得是长治,长治是山西一个很老牌的城市这没有异议吧?再加上比较平坦的地形,气候条件也非常不错。尤其最近又新开了高铁??,凭借这些,我觉得长治还能居于第二。
第三我觉得是大同。大同的铁路交通有多发达,想必是山西之最了吧?这点很重要。再加上优势的地理位置,优质的煤炭资源,古老的历史,壮观的人文,自然景观,一所不错的高校大同大学。我觉得大同的潜力很大。
第四我觉得是临汾或运城,相比之下我觉得运城更好一点。运城地处三省交界处,山西,河南,陕西,有着著名的盐湖,人口众多,再加上更优势的气候资源,潜力很大。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临汾的人口,光热条件,地形都不差,还是历史文化相当相当丰富的宝地。晋国博物馆,仓颉造字地,康庄(康庄大道一词的发生地)都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但随着师范大学的搬离,似乎也没什么像样的大学了,高铁动车的车次也不多,这些都是限制因素吧。
以上都是本人自己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以及当地朋友的聊天中的体会,纯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