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家文化里,数字有什么意义(道家什么数字吉利)

传统文化 道家的基本概念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在道家文化里,数字有什么意义,数字科学冷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数学上关于数字的著名名词有哪些
  2. 数字7为什么这么神秘
  3.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有什么区别
  4. 在道家文化里,数字有什么意义

数学上关于数字的著名名词有哪些

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技术一样,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到明代中叶以前,在数学的许多分支领域里,中国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的许多数学家曾经写下了不少著名的数学著作.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算书而得以流传下来.这些中国古代数学名著是了解古代数学成就的丰富宝库.

例如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它们都是公元纪元前后的作品,到现在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能够使两千年前的数学书籍流传到现在,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开始,人们是用抄写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且把数学知识传给下一代的.直到北宋,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印刷本的数学书籍,这恐怕是世界上印刷本数学著作的最早出现.现在收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传世南宋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五种数学书籍,更是值得珍重的宝贵文物.

从汉唐时期到宋元时期,历代都有著名算书出现:或是用中国传统的方法给已有的算书作注解,在注解过程中提出自己新的算法;或是另写新书,创新说,立新意.在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它们是历代数学家共同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候国子监算学科(国家所设学校的数学科)的教科书.十部算书的名字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

这十部算书,以《周髀算经》为最早,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据考证,它成书的年代当不晚于西汉后期(公元前一世纪).《周髀算经》不仅是数学著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学说——“盖天说”的天文著作.就其中的数学内容来说,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当然不能说这两项算法都是到公元前一世纪才为人们所掌握,它仅仅说明在现在已经知道的资料中,《周髀算经》是比较早的记载.

对古代数学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进行叙述的是《九章算术》,它是十部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它对以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像古希腊欧几里得(约前330—前275)《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是非常深刻的.在中国,它在一千几百年间被直接用作数学教育的教科书.它还影响到国外,朝鲜和日本也都曾拿它当作教科书.

《九章算术》,也不知道确实的作者是谁,只知道西汉早期的著名数学家张苍(前201—前152)、耿寿昌等人都曾经对它进行过增订删补.《汉书?艺文志》中没有《九章算术》的书名,但是有许商、杜忠二人所著的《算术》,因此有人推断其中或者也含有许、杜二人的工作.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算数书》书简,67推算成书当比《九章算术》早一个半世纪以上,内容和《九章算术》极相类似,有些算题和《九章算术》算题文句也基本相同,可见两书有某些继承关系.可以说《九章算术》是在长时期里经过多次修改逐渐形成的,虽然其中的某些算法可能早在西汉之前就已经有了.正如书名所反映的,全书共分九章,一共搜集了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连同每个问题的解法,分为九大类,每类算是一章.

从数学成就上看,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还记载有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九章算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代数方面,书中记载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并且在这基础上有了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首项系数不是负)的数值解法.还有整整一章是讲述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的,这种解法实质上和现在中学里所讲的方法是一致的.这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出一千五百多年.在同一章中,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影响还远及国外.在欧洲中世纪,《九章算术》中的某些算法,例如分数和比例,就有可能先传入印度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再如“盈不足”(也可以算是一种一次内插法),在阿拉伯和欧洲早期的数学著作中,就被称作“中国算法”.现在,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已经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

《算经十书》中的第三部是《海岛算经》,它是三国时期刘徽(约225—约295)所作.这部书中讲述的都是利用标杆进行两次、三次、最复杂的是四次测量来解决各种测量数学的问题.这些测量数学,正是中国古代非常先进的地图学的数学基础.此外,刘徽对《九章算术》所作的注释工作也是很有名的.一般地说,可以把这些注释看成是《九章算术》中若干算法的数学证明.刘徽注中的“割圆术”开创了中国古代圆周率计算方面的重要方法(参见本书第98页),他还首次把极限概念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

《算经十书》的其余几部书也记载有一些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例如《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一次同余式解法,参见本书第106页),《张丘建算经》中的“百鸡问题”(不定方程问题)等等都比较著名.而《缉古算经》中的三次方程解法,特别是其中所讲述的用几何方法列三次方程的方法,也是很具特色的.

《缀术》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著作.很可惜,这部书在唐宋之际公元十世纪前后失传了.宋人刊刻《算经十书》的时候就用当时找到的另一部算书《数术记遗》来充数.祖冲之的著名工作——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第六位小数),记载在《隋书?律历志》中(参见本书第101页).

《算经十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到今天,有的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宋元算书

中国古代数学,经过从汉到唐一千多年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体系.在这基础上,到了宋元时期(公元十世纪到十四世纪)又有了新的发展.宋元数学,从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数学著作出现之多和取得成就之高来看,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特别是公元十三世纪下半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秦九韶(1202—1261)、李冶(1192—1279)、杨辉、朱世杰四位著名的数学家.所谓宋元算书就指的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这四大家的数学著作,包括:

秦九韶著的《数书九章》(公元1247年);

李冶的《测圆海镜》(公元1248年)和《益古演段》(公元1259年);

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公元1261年)、《日用算法》(公元1262年)、《杨辉算法》(公元1274—1275年);

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和《四元玉鉴》(公元1303年).

《数书九章》主要讲述了两项重要成就: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解法(分别参见本书第119页和第110页).书中有的问题要求解十次方程,有的问题答案竟有一百八十条之多.《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项成就:天元术(用代数方法列方程,参见本书第121页);也还讲述了直角三角形和内接圆所造成的各线段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数学中别具一格的几何学.杨辉的著作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实用数学和各种简捷算法.这是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为珠算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不愧是当时的一部启蒙教科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到当时数学比较高深的内容.《四元玉鉴》记载了宋元数学的另两项成就:四元术(求解高次方程组问题,参见本书第123页)和高阶等差级数、高次招差法(参见本书第131页).

宋元算书中的这些成就,和西方同类成果相比: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比霍纳(1786—1837)方法早出五百多年,四元术要比贝佐(1730—1783)①早出四百多年,高次招差法比牛顿(1642—1727)等人早出近四百年.

宋元算书中所记载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直到明代中叶之前,中国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处在遥遥领先地位的.

宋元以后,明清时期也有很多算书.例如明代就有著名的算书《算法统宗》.这是一部风行一时的讲珠算盘的书.入清之后,虽然也有不少算书,但是像《算经十书》、宋元算书所包含的那样重大的成就便不多见了.特别是在明末清初以后的许多算书中,有不少是介绍西方数学的.这反映了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近代科学时期以后我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数学逐渐融合到世界数学发展总的潮流中去的一个过程.

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国数学曾经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只是在近代才逐渐落后了.我们深信,经过努力,中国数学一定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数字7为什么这么神秘

有很多人喜欢7这个数字。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喜欢。但7这个数字是个变数。你们细看下,中国历史基本700年一个轮回变化。

同时,妻子这个词的来历跟7也有关系。妻子妻子其实就是7的谐音转发而来的。可妻子为什么跟7有关呢?2*7是14,女人大概14岁来月经,这就意味着性的成熟,也就是女人可以嫁人了。古代女人也基本14岁就可以出嫁了。7*7是49。女人大概49岁就绝经了。也就代表女人青春已去,也基本没有了生育能力了。这里说句题外话,女人从青春年华到容颜逝去也就35年,期间18岁到26岁为青春年华中最鼎盛的时候。如果现在有个20多岁的女人跟着你,你一定要珍惜,因为她在她一生中把最青春宝贵的年华拿出来陪着你,你应该感谢感恩她对你的信任和爱!

好了,我们回到正题。7这个数字有太多秘密了。如果仔细查阅,你会发现无论科学,中外古今都对这个数字极其敏感。无论是一周是7天还是北斗7星还是月亮运转一周需要28天。星象天文都跟7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再看宗教,西方圣经有七宗罪,圣经说上帝喜欢7,7天创造了世界。佛教,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为7宝。包括中国本土神话牛郎织女7月7相会等等例子枚不胜举!

以上例子仅仅是证明7这个数字的不同之处。喜欢7这个数字或者生日中带有7这个数字的人可以听我随便聊聊。以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数字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从易学的角度来说,2、7为火。如果生日中带7的人,比较自大,自我。男人有大男子主义,女的较为敏感。但,工作能力非常突出,比较争强,坚持不懈,无论多难都一如既往的走下去。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工作和事物,喜欢变化。如果遭受打击,或者磨灭了信心会非常沮丧和沉沦。瞬间从正面变成反面!

以上就是我对7的理解。7变化多端,是否拿7作为你的幸运数字还得根据你自身的命里条件来!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有什么区别

比如加法:2+3=5,

模拟电路怎么算这个加法呢?

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运放实现的求和电路(下图),将输入的2V和3V加起来,然后Vo输出一个5V。

由于电压输出不可能完美地达到5V,因此模拟系统的精度和抗干扰性都比较差。

数字电路怎么算这个加法呢?

首先,十进制的2表示成二进制是10,十进制的3表示成二进制是11。

假如,我们将电路的逻辑规定为:1.8V至5V表示“1”,我们称之为高电平,0V至1.8V表示“0”,称之为低电平。(具体高低电平的电压根据电路电源决定)

所以,2在数字电路中就是(5V,0V),3在电路中就是(5V,5V)。

我们再设计一个“逻辑处理电路”,对这些5V和0V进行处理,得到:

10+11=101

101就是十进制的5,这样,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计算结果。

这个逻辑处理电路就叫做“加法器”,它就是一个组合逻辑数字电路,如下图。

总结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主要区别是,模拟电路直接用电压或电流进行计算或处理,而数字电路是用电压表示“0”和“1”,然后用零和一来表示数字并进行运算。

在道家文化里,数字有什么意义

谢邀。道教文化中,数字有着与日常生活相比的不同内涵。而道教文化中最重要的数字不是别的,就是“一”。

“一”,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里,相当于“零”,是万物的起源。在道教教义中,一,又相当于“道”,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道教文化没有了“一”,也就等于没有了根本。而且老子还说了,没有了“一”(道),天将裂﹔地将废﹔神将歇﹔谷将竭﹔万物将灭﹔侯王将蹶(颠覆、挫败);

所以,道家认为,芸芸万物“其变化之源,始生于一,终复于一,所以历万变而不穷”。只有“得一”、“守一”,最后才能“归一”(得道)。

“守一”不仅能够长生,而且“白刃无所措其锐,百害无所容其凶,居败能成,在危独安”,可以“行万里,入军旅。涉大川,不须卜日择时,……终不复值殃咎地”。

道家的练家子还有“真一”和“玄一”之分。这一点和《道德经》里面的“道生一”的哲学思想是有区别的。和中国伊斯兰教中“真一”的概念也不一样。

另外,道教中还有两个大的流派,一个是金元时期出现的,由王阳明创立的“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另外一个就是“正一教”了。

正一教,正式形成流派是1304年,朝廷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三山:龙虎宗、,与茅山宗、阁皂宗)

这些都是道教创立后几百年的事儿了,当时的统治者之所以出面支持,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此是后话,这里就不啰嗦了。

关于本次在道家文化里,数字有什么意义和数字科学冷知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道家符 神秘而古老的道家文化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4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