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

冷知识大讲堂 传说中的美人鱼居然是它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的知识,包括苏轼的历史冷知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苏轼与张淳的故事
  2. 水浒传里的苏学士是谁
  3. 苏轼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4. 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

苏轼与张淳的故事

苏东坡与张惇年轻时是十分要好的朋友,苏东坡比张惇小一岁。张惇是苏轼签判凤翔时结交的朋友,当时任商州令,他性格狂放,胆大敢为,而又志向高远,很投合东坡的脾胃。

章惇心高气傲,不甘为人下,遇到东坡,算是撞上了他“五百年前的孽冤”。论才学,苏轼远超同侪,其他人想一较高低,几乎不可能。另一次,二人小饮山寺,闻报有虎,借酒劲“勒马同往观之。去虎数十步外,马惊不敢前”。苏轼转回,子厚取铜锣在石头上碰响,“虎即惊窜”(《耆旧续闻》)。通过几件事,苏轼能看出子厚内心那股破落户的不要命的狠劲,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方式上,内心的狂傲逐渐转化为暴戾和凶狠,原先的一点情调荡然无存。果然,就是这位章惇,后来当了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后来又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道: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惇睡不着觉了,他妒忌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就把他贬到更偏远的儋州。章惇在迫害苏东坡的时候,还不会放过他的弟弟苏辙。曾经做过宰相的苏辙一度被贬为化州别驾(在今雷州半岛),并且下达文告要求州里严治苏辙。与此同时,苏轼遇赦放还。子厚的儿子章援担心苏轼重新上台,会进行报复,于是给苏东坡写了一封信,章援的信哀凄动人。

对于张惇几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人,苏东坡还是以大海般的宽容之心宽恕了他。当苏东坡知道65岁的章惇被放逐雷州后,他在给人的信中说:“章惇到雷州,我知道后很惊叹,这么大年纪寄迹海角天涯,心情可想而知。好在雷州一带虽偏远但无瘴气,望以此开导他的母亲。”后来还托人给章捎去治疗当地常见病的药方。

说苏、章交恶,其实只是章打击迫害苏,苏轼则一直当子厚为朋友。苏轼和张惇的故事,是两个朋友的故事,也是两个知识分子的故事。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多伟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一个人可以多卑鄙。苏轼于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大度和仁爱精神,在古往今来的人物中,实属鲜见。

水浒传里的苏学士是谁

水浒传里的苏学士,指的是苏轼。那时苏轼正是翰林院学士,历史上高俅也确实,给苏轼当过一段时间的家仆。这也是后来,高俅发达了以后,对苏家子弟和后人,比较照顾的原因。其实高俅也在苏轼那里,学到了一些知识,历史上的高俅也是个有文化的人。

苏轼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许多年长的人都来苏家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在这种自满的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书房挂了一幅自己写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话的意思了。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不应该。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地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母亲微笑着点点头。

苏轼从小就是这样,在学问上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一定会提出来,即使对方是老师,也会直言不讳。正是从小养成的这种认真对待学问的好习惯,成就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也让他受用终生。

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于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什么意思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4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