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的加热技术

宏达筑路机械 衡水沥青库 沥青储存库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储罐的加热技术,以及快易冷储罐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储罐的加热技术
  2. 汽车油箱都有哪些冷知识新手加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3. 储罐区设计规范

储罐的加热技术

传统的储罐加热方式是这样的:采用罐内安装列管式或盘管式加热器,使罐内粘稠液体通过与热媒体(一般以饱和蒸汽为热媒体)的交换,实现对粘稠液体的升温,降低液体粘度,改善其流动性,以便于泵的输送。 传统储罐加热方式使用的很多年,不免越来越显现它的弊端: 1、换热效率低,蒸汽耗量大。传统罐内加热器对粘稠液体的加热是一种静置式的自然对流换热,其放热系数极低。由于换热效率低,泠凝水温度高,常常随着大量蒸汽排除。同时由于在加热管表面的粘稠液体温度过高,在换热管高温面长时间滞留,极容易产生分解物,结聚于换热管表面,容易结焦,严重阻碍热量的传递,也影响换热效率。2、加热过程不经济。当只需要倒出少量粘稠液体时,也要对整个罐内的粘稠液体全部进行加热,加热的数量是该次使用量的几倍,使大量的蒸汽做了无用功。3、罐内各部分粘稠液体温度不均衡。靠近加热器的粘稠液体温度较高,远离加热器的粘稠液体温度较低,抽取粘稠液体的温度更低,严重影响了出油的流动性。4、影响粘稠液体质量。反复对罐内粘稠液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细小的分解物,对粘稠液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后期处理的成本。 鉴于传统储罐加热方式的弊端,一种新型局部快速加热器技术产生。 新型局部快速加热器 工作原理:1、将“涡流热膜换热器”沿储罐径向伸入储罐底部,热媒介质(蒸汽)走管程,粘稠液体从壳程内德管间流动,壳体吸油口直接连通罐内介质。2、在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设温控阀,通过感温探头对粘稠液体出口的温度的检测来控制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蒸汽进量,从而确保粘稠液体温度的恒定。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元件——涡流热膜管,保持粘稠液体在管间合理流动,热效率是普通换热器的3-5倍,其强化传热机理是:粘稠液体流体在内外表面流动时设计成紊流流动,产生强烈的震荡和冲刷作用,流动的方向不断改变,是紧贴管壁表面的高温粘稠液体流体不断更换,隔热层变薄以至破坏,金属表面热量传递加快,流体微观涡流加强,使粘稠液体流体内部热扩散强化。不会使贴近管壁表面的流体产生局部高温过热,因此可使粘稠液体既得到适当,充分的加热又无结焦分解的可能。既传热量好,又不会阻力很大。 加热特点:1、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2、可对粘稠液体定量加热,需要多少加热多少。3、粘稠液体不会出现局部高温、炭化,保证了粘稠液体质量及加热器传热效率。4、储罐内出油口温度最高,保证了倒出粘稠液体流动性。5、避免了反复对罐内粘稠液体进行加热,保证了粘稠液体色度、降低了粘稠液体处理的成本。6、使用寿命长,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换热器整体性能。7、工艺结构设计先进,保证了粘稠液体顺利流出及较好的“抽罐底”作用。8、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可根据粘稠液体的进出温度及倒油流量控制蒸汽进给量。9、结构紧凑,安装与维修方便,不会因为加热器的安装而影响罐体的安全。与U型管换热器比较,在同等换热面积情形下:涡流热膜换热器的外型尺寸,仅为U型管换热器外形尺寸的二分之一左右。10、相对于电加热方式,更安全,加热更温和,对粘稠液体品质影响更小。 在润滑油储罐加热中,局部快速加热器与传统列管式加热的对比:加热方式热媒出油量升温温度加热时间冷凝水温度蒸汽耗量列管式换热器0.8Mpa饱和蒸汽60T/t30℃-60℃14小时30分100℃14.6吨油罐局部快速加热器0.8Mpa饱和蒸汽60T/t30℃-60℃1小时30分55℃1.96吨注:数据来自中国石化润滑油实测对比表

汽车油箱都有哪些冷知识新手加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一位在油箱厂上班的朋友告诉我:油箱的冷知识有8条,别的可以不懂,但“加200”跟“加满”的危害要懂,否则知道再多冷知识也是费钱毁车!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冷知识,如果你都知道,算我输!油箱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装置。

1、如果油箱按钮不能自动打开油箱盖,是撬?是修?

有第三种选择!坐在驾驶舱拉开油箱按钮,油箱就自动弹开,这是常规操作。按钮一般在主驾驶座位下面、或者方向盘下方、或者中控台等,如果正常操作按钮打不开油箱呢?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撬开,先去加油,再去修理店。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油箱盖既然有自动的,就会配手动的开关。先打开后备箱,再拆下油箱一侧的盖子,里面有一个卡手,轻轻一拉油箱盖就能手动打开,类似于后备箱紧急手动打开装置。

之所以电动按钮打不卡,可能是油箱盖错位、变形卡住了,如果是小问题就不要花钱更换了。

2、加满油自动跳枪,加油站员工说凑整再加一点可以吗?

可以!额定油箱容量,并不是真实的空间大小,这么说吧,汽车手册说油箱有75L,实际它可以装79L-83L的汽油,国标规定汽车燃油箱容量标准,占真实容量的90-95%左右。因此加满自动跳枪,凑整再加一点是没有影响的。

加满油会跳枪的原理:

汽油进入油箱,挤压里面的空气,由于一根加油管道进油出气效率太低,于是工程师在油箱顶部单独设计一个排气管道排气,当油箱满了(加满75L),排气管道的阀门会被油堵住,这时加油管道受到油箱的油压、气压影响,油就加不进去,当油淹没加油枪口时,就会跳枪。

3、随便插根塑料管,吸一口气就可以把油箱里的油吸出来,是真的吗?

以前是真的,现在是假的!很多大货车司机最怕进服务区过夜,可能睡一觉起来,一箱油就被“油贩子”偷光了。实际上随着汽车的发展,现在的小汽车压根不可能用一根塑料管把汽油吸出来,工程师已经把漏洞给堵了。

油箱的加油管,一般都是弯曲的,里面有滤网或者挡板,这就是防盗技术,这种跟加油枪是配套的,只有加油枪能顶开加油,如果还想通过一个塑料管倒吸油,只可能在老款车型。

4、加油口吸气,响声有时大,有时小,是怎么回事?

小声说没事,大声说有事!油箱加油后,里面气体被挤压出去,行驶中在耗油,油箱里面就是负气压,如果没有外界空气补入,在内外压强的作用下,油箱就会变形,所以油箱盖设计了一个单向通气孔,外部空气会随着汽油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动态平衡。

如果是轻微的响动,一般不用担心;如果声音很大,就要检查油箱通气孔和碳罐通气孔是否堵塞,另外也要看下碳罐电磁阀是否异常。

5、洗车时把油箱盖忘记关了,导致积水会不会有影响?

不会!洗车把车身、车外洗一下,可有些司机有强迫症,非要把油箱盖打开,里面用水洗一洗,可事后又担心水残留在油箱盖,从而腐蚀油箱。

实际上多虑了,设计师已经考虑过这种洗车场景,所以在油箱盖下面设计了一个排水孔,积水可以顺着排水孔流出车外,如果哪天里面有积水,多半是排水孔里面堵塞了,这时候用一根铁丝,顺时针旋转基本就可以通了。

6、汽车侧翻,油箱里的油会不会倒流出来?那个加油口喷油又是怎么回事?

不会倒出来!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汽车一旦出翻车事故汽油流出来,遇到明火,后果不可设想。当然设计师也考虑过这种场景,他们在油箱加油口的位置设置一个“止逆阀”,原理就是车辆正常停放,油可以无障碍加进去,如果车辆侧翻、全翻,油就让止逆阀卡主,流出不来。

有些交通事故,油还是能流出来的,其实是油箱撞破了,并不是油箱设计缺陷。

如果有时候加油,发现加油口外喷油又没有跳枪,可能是止逆阀出问题了,这时需要拆下油泵进行排查。

7、为什么油箱的形状因车型而定,而不是规则的几何形状?

很多人有这个感受:油箱在满格的时候,前面两小格的油特别耐用,但过了中线,油垮垮往下掉,很多人以为是开车的习惯造成的,实际上跟油箱的设计有关。

油箱都是不规则的容器,不同车型油箱不一样,就算同一个品牌也会有区别,目的只有一个:把汽车的空间利用率提高到极致。

油箱一般是工程塑料制作的,当然也有金属油箱。

油箱,首先考虑的是碰撞之后的安全性,它的形状尽可能会嵌入到车里面形成物理保护;其次要考虑耐腐蚀、耐火性能,这样避免有安全隐患。

而油箱设计一般都是上大下小,之所以油表前两格油耐用,那是因为油浮子的原因,在油箱上层下浮得慢,油表就降得慢,到油箱下层下浮的快,油就用得快,实际车子耗油量没变,只是不规则的计量造成的。

8、油箱碰撞会爆炸吗?为什么都设计在第二排?

不会爆炸,火烧都没事!汽车追尾,油箱是很难撞爆炸的,之所以后面有爆炸声,那是因为油箱破了,导致汽油泄露,再遇到明火和一些易爆物质而产生的爆炸,油箱本身哪怕用明火烧也不会产生爆照,影视剧中只是为了增加紧张的效果。

之所以将油箱布局在第二排的座椅下面,或者后备箱的前半部分,都是为了尽可能规避碰撞,毕竟油箱不会爆炸,但激烈碰撞会撞破油箱。

以上就是油箱的8条冷知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装油容器,甚至说比较复杂,根据《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对油箱的容积、耐火、耐压、安全措施、环境保护、密封性、抗振动性、耐腐蚀性、抗冲击性能、撞击断油等方面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规定。

其实以上都是油箱厂商该考虑的,消费者略懂一点就行,毕竟生产也不受我们控制,但加油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上,“加200元”和“加满”,如果搞不清楚,轻则费钱,重则毁车,你知道吗?

加油是有注意事项的,一般从这3个方面的考量:

1、油箱满载,有安全风险吗?

2、油箱满载,对油箱碳罐有损伤?

3、油箱空载,警示灯常亮对油泵有不可逆损伤?

一、油箱满载,有安全风险吗?

油箱满载,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没有到夸张的程度。

额定75L的油箱,加满75L油进去,但油箱还有4L-8L的真实空间,这就是油箱的“秘密”:国标规定汽车燃油箱容量标准,占真实容量的90-95%左右,实际上油箱至少可以装到79-83升左右。

如果长期都按满载75L以上加油,那么安全风险还是有的:

首先,油箱满载,汽油会晃荡,遇到油箱盖不严实,就会溢出,遇到明火危险更大。

其次,目前的乙醇汽油本身就挥发,如果油箱过满,正气压过大,就会让挥发的汽油散到车内。

第三、油箱满载,可能会堵塞通气阀,导致内外压力失衡,最终会损伤燃油泵。

二、油箱满载,对油箱碳罐有损伤?

汽车工程师在油箱和发动机之间装了活性炭罐,学名:燃油蒸发排放控制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气化的汽油再利用,原理是:将气化的汽油收集冷凝,再回传到输油管道,同时避免污染大气。

如果长期75L以上满载,遇到高温热胀冷缩的原理,可能会堵塞碳罐,直至损伤,到时候气化的汽油没有收集装置,汽油味会弥漫到车里,还会增加火灾隐患。

三、油箱空载,警示灯常亮对油泵有不可逆损伤?

是真的有损伤!

加油就好比给手机充电,1%充电对手机伤害最大,一般到20%左右就要充电了。同样加汽油也是,不要等到油表灯亮了再想起加油,尽管这个时候还可以跑60公里以上,一次两次可以,长期这样就会对燃油泵有不可逆的损伤。

而发动机的油是靠燃油泵持续输入的,如果油表灯报警,那么燃油泵裸露出来,散热性就会大打折扣。

像电喷车型,燃油泵是完全依靠汽油冷却的,如果长时间低油位,会让燃油泵过热,最终损坏。

友情提醒:饭吃七分饱,油加两百足,油表灯亮起,毁车又伤身!不要等到车子没油再去加油站,偶尔可以,长期这样你的爱车离毁不远了。

为什么老司机加油都喜欢只“加200”,却从不说“加满”?

第一种可能:就是习惯,从买车的时候,别人都是这么加的,自己有样学样,哪怕油价从5元涨到8元,习惯就是这样的。

第二种可能:手头缺钱,有时候去加油站,没带钱包,手机没钱,可是没油,最后只能把烟钱用来加油,很多人10元钱都加过。

第三种可能:一直在市内跑,没有顾虑,买车就没有出过市区,就是上班、买菜代步,因此没油就去加200,当然也不知道长期加满油会“毁车”。

第四种可能:老司机,知道加油满载的危害,不差钱,有时间,就喜欢对加油站工作人员说:“92号,200元”。

写到最后几句话:

1、加油站看到油罐车,果断去下一家加油站,否则你加的是有杂质的陈油。

2、加油站让你用燃油宝,你笑笑就行,真有用为什么不直接融合在汽油里面。

3、低端车偶尔加95号、98号,对车有好处,高端车偶尔加错加92号,轻则影响发动机效率,重则让汽车趴窝。

不管知道多少油箱冷知识,都要懂“加200”是最稳妥的加油方式,如果要长途出行,“加满”也是没有大问题的。

储罐区设计规范

储罐按结构形式分为:球罐、卧罐、拱顶罐、外浮顶罐及内浮顶罐。

1储罐

1.1球罐

常温球罐,如液化石油气、氮、煤气、氧等球罐。

此类球罐的压力较高,取决于液化气的饱和蒸汽压或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常温球罐的设计温度大于-20℃。

低温球罐,这类球罐的设计温度低于或等于-20℃,一般不低于-100℃。

深冷球罐,设计温度-100℃以下往往在介质液化点以下储存,压力不高,有时为常压。由于对保冷要求较高,常采用双层球壳。

1.2卧罐

卧罐容积较小(一般都小于100m3),占地面积大。主要用于酸碱等化学品的储存,在生产装置内也常用于小容量的其他介质(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大于或等于大气压的物料)的储存。卧罐筒体轴向与地面平行,常用鞍式支座,一般为带压力储存,可承受较高的正压和负压,属压力容器。

1.3拱顶罐

?拱顶储罐是指罐顶为球冠状、罐体为圆柱形的一种钢制容器。拱顶储罐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所以在国内外许多行业应用广泛,最常用的容积为1000~10000m3,国内拱顶储罐的最大容积已经达到30000m3。

拱顶罐一般为低压力储罐或常压储罐,广泛应用于流体工业,常用于乙B和丙类液体,也可用于有特殊储存需求的甲B和乙A类液体储存,国外也有用于大型LNG深冷储存。

1.4浮顶罐

浮顶储罐是由漂浮在介质表面上的浮顶和立式圆柱形罐壁所构成。浮顶随罐内介质储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浮顶外缘与罐壁之间有环形密封装置,罐内介质始终被内浮顶直接覆盖,减少介质挥发。

浮顶罐常用于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低于大气压的甲B和乙A类液体储存。

浮顶罐分为内浮顶罐及外浮顶罐。

外浮顶罐,通常用于存储诸如原油、汽油或煤油等有挥发性的石油产品储罐的敞口的圆柱形钢制储罐内,相对于无浮顶的拱顶罐来说没有蒸发的空间。不仅减少产品蒸发损失,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易燃介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的危险性。

储罐壳体与外浮顶浮盘之间存在100~500mm的间隙以保证运行过程中不会卡盘。使用边缘密封系统以减少边缘蒸发,在浮顶上有中央排水系统以保证雨雪天积水可以顺利排出,避免沉盘事故。

内浮顶储罐是带罐顶的浮顶罐,也是拱顶罐和浮顶罐相结合的储罐,外部为拱顶,内部为浮顶。内浮顶储罐具有独特优点:一是与浮顶罐比较,因为有固定顶,能有效地防止风、砂、雨雪或灰尘的侵入,保证储液的质量。

同时,内浮盘漂浮在液面上,使液体无蒸汽空间,减少蒸发损失85%~96%;减少空气污染,减少火灾、爆炸危险,即使发生火灾一般也不会造成大面积燃烧,易于保证储液质量,特别适合于储存高级汽油和喷气燃料及有毒的石油化工产品;由于液面上没有气体空间,故减少罐壁罐顶的腐蚀,从而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二是在密封相同情况下,与浮顶相比可以进一步降低蒸发损耗。

内浮顶储罐与拱顶罐相比,钢板耗量比较多,施工要求高;维修不便(密封结构),储罐不易大型化,目前一般不超过10000m3。

大型酸碱储罐有时也可选用拱顶罐。

关于储罐的加热技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浅析原油储罐清洗作业的安全现状及管控方法
标签: 加热 储罐 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4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