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西安市人素质怎么样

西安人有多会排队 上热搜,厉害了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你们觉得西安市人素质怎么样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你们觉得西安市人素质怎么样以及西安五个冷知识是什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有什么关于郑州的冷知识
  2. 西安的简介,大家可以来说说吗
  3. 你们觉得西安市人素质怎么样
  4. 近代历史有多少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郑州的冷知识

关于郑州的100个冷知识,看完你比真正的郑州人还了解郑州。

(一)

1、郑州的一些公交卡坐公交车是不限人数的。

2、老西郊主要是上海、天津等地的祖籍比较多,郑州大多数厂子都是当初从沿海城市迁过来的,洛阳陕西人不多。

3、郑州火车站附近有很大一片建城区域曾归铁路局管,而非市政府。

4、郑州生产iphone,有航空港,有期货交易所,能造地铁。

5、驱动之家位于郑州

6、郑州东西城区几乎是割裂的,尤其在解放路立交桥修通以前。

7、郑州人民公园曾为胡公祠,纪念胡景翼将军。

8、郑州碧沙岗公园曾是烈士陵园,纪念北伐将士,曾名白沙岗。这里曾经也的确是一片沙丘和坟岗。

9、郑州靠近黄河,然而却是一座淮河流域的城市。

10、郑州是有城墙的,民国时甚至还有城门。郑州市中心还有古代皇宫遗址。

11、郑州有很多打着外地小吃的名称其实味道更本土化甚至可以被列为郑州特色的小吃,比如大盘鸡,热干面和牛肉拉面。

12、郑州有很多在本地很出名出去就名不见经传的商场或店铺,比如丹尼斯,双凤皮鞋。(郑州的内销市场很强大)

13、郑州最富特色的小吃是老三记,合记烩面葛记焖饼蔡记蒸饺,然而除了合记烩面外地人对剩下两个知道的并不多。(甚至包括部分本地人。)

14、金坷垃总部位于郑州。

15、郑州实力其实很强,她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往往被低估。

16、郑州金水路上的中州酒店年代其实很久远。

17、郑州作为北方城市入春很早。

18、郑州是有渔民的,而且很有钱。

19、郑州的地形并不是一马平川,在郑州南部,地形千沟万壑。

20、郑州的一大特色是电摩交通,出行靠电摩,甚至打车也靠电摩,虽然宇通在公交方面投了不少钱。

(二)

21、郑州的医疗很发达,有世界上最大的医院郑大一附院,有服务很棒人又相对不多的郑州人民医院,隶属南方医科大学。

22、郑州有两条酒吧街。

23、郑州虽然和开封离得很近,但在饮食方面的习惯却相差相对较远。与开封相比,反倒是远在陕西的西安饮食与郑州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24、郑州一些区域很乱,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却怡然自得。

25、郑州火车站附近有天主堂,有教会学校和教会老年公寓,甚至还有专属的教区。

26、郑州和开封离得很近,而且近年来扩展出来的市区近乎连在一起。

27、郑州的羊肉汤店并非都是清真的,要看他卖不卖肉夹馍。

28、郑州有一座空军基地,所以楼房是限高的。

29、郑州高校教育虽然是短板,但中小学教育体系却十分强大。郑州民间很重视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改革也走在全国前列。而贵族式教育,西方式教育在郑州的一些中小学和幼儿园也遍地开花,有的中学校服甚至穿的是西服。

30、郑州有一座科技市场是极客天堂,在那里可以淘到很好的黑莓与诺基亚库存设备。在火车站附近还有一座通讯器材城,可以组装出你想像不到的任何品牌翻新手机。

31、郑州曾有许多游戏机专卖店如闯关族和方圆电玩,后来他们都卖起了手机。

32、郑州有自己的说唱艺术和街舞艺术,老郑州则多流行豫剧。

33、现在的郑州几乎没有城中村,所以租房的话价格很高。

34、郑州有一个叫做新郑的县城,是个很(tu)洋(diao)气(zha)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私立学园和国际学院。

35、郑州中心城区在郑州市行政区内有一块飞地,叫上街区,那里有一座机场。

36、郑州人爱吃羊肉,但不一定都是回民。

37、郑州的黄河含水河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时在郑州这边,有时会离开郑州到新乡那边。

38、黄河航运观光一般是快艇和气垫船。

39、郑州的街道错综复杂,市中心道路是放射状的,混搭着周边正南正北的井格状道路,因为郑州刚刚设立为市的时候,最早的规划是苏联人设计的,后来苏联人的蓝图被叫停,中国人接着苏联人的烂摊子又按照自己的审美建设了一排排经纬路(据说经纬命名法则来自于纺织)

40、你以为郑州的街道都是苏联人和中国人设计的吗?不,还有日本人设计的,那就是郑东新区。

(三)

41、郑州的历史建筑以文革遗留建筑居多。

42、郑州的支线铁路曾强大到可以直接开进宾馆和医院(黄河迎宾馆,解放军153医院)

43、郑州的道路隔离护栏是十分有特色的波浪形金属银色不锈钢护栏,不同于北方常用的白色环状栏杆和南方常用的蓝白相间的直棱栅栏。

44、郑州很容易招黑,你说她是中国北方地区省会城市中的一颗经济毒瘤也不足为过。

45、郑州有很多烂尾的工地地基几年不动不是真的烂尾,而是挖到了文物(比如人民广场,新田大厦)。

46、在郑州看到大型吊桥或拱桥不要认为到了某江边或河边,它们的下面往往是跨度很远的铁路线股道。

47、不要试图在郑州寻找报刊亭,郑州是没有报刊亭的。而且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报刊亭的省会城市(好像是一夜间没有了)。

48、郑州市地下防空洞的面积比老城区的地上面积还大,因为作为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郑州在70年代修建的防空洞规模巨大。

49、郑州的自来水并非都是黄河水,省委和省军区附近的自来水用的是地下水,是没有氯气和水垢的(目前可能已经用上丹江水)。

50、现代郑州的方言更像是一种仅仅变化了声调的普通话,所以郑州年轻人说普通话是没有口音的。但老郑州的方言,语调以及词汇都与现在的流行方言有很大的区别。

51、郑州的老城区除去市中心地区可能并不是真的很老。比起开封和洛阳,郑州可以说并没有老城区,现在所谓的老城区是针对郑东新区说的。

52、郑州人有很浓的社区意识和邻里意识,而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市民意识,所以有很多郑州市民对郑州并没有太多归属感(目前年轻人中慢慢建立起了市民意识,年长一些的大多来自于上世纪的移民,所以市民意识并不强)。

53、郑州没有特别好的大学,但在外地上学的学子却大多恋家。

54、郑州有个火车站叫“海棠寺”,其实正确的名称应该叫做“海滩寺”,叫错的原因是因为当年报备站名的时候铁路局官员普通话不标准造成的。

55、郑州曾有一座叫做“夕阳楼”的唐宋楼阁。

56、合记烩面总店楼上楼下同名的烩面品种并不是同一种风味。

57、郑州有很多台商,虽然她是个内陆城市。

58、二七广场在以前叫“长椿桥”。

59、郑州在隋朝设州。民国时期郑州被称为“郑县”,但民国时期的县与今天的“县”不同,而是一个直属省管辖的行政区域,是变革时代当时政府对古代“州”和“道”的沿袭。民国时期郑县县治所位于管城(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区)。当时的郑州德化街、普乐园与北京大栅栏、老天桥齐名,被称为“华北大都会”。1948年郑县解放,在郑县区域内(当时成为专区)设立郑州市,并成为后来河南省郑州市的原型。

60、和南京鸭血粉丝汤类似,郑州烩面其实是一件“新事物”。

(四)

61、砂锅伊府面曾差点成为郑州特色小吃,但随着长春饭店和少林菜馆的纷纷倒闭这种小吃最终没能在郑州流行起来,而曾经的伊府面如今也变种成为了“三鲜烩面”。

62、郑州人对吃的热情和创造新吃法新菜式的能力不亚于武汉长沙等传统省会,但提到“郑州有什么特色小吃”却没人能叫出多少来,这也导致很多外地人冲着郑州特色小吃来的却看到满眼“一点都不正宗”的外地菜而认为郑州除了烩面之外根本没什么吃的。所以如果有谁来郑州被当地人请吃大盘鸡,请不要抱怨。

63、郑州曾经有电车。

64、郑州西郊有很多废弃的厂房是冒险者的乐园。

65、郑州的发展十分迅速,也导致整座城市一直处于大工地般的大范围建设状态。

66、一些东西向的高铁途径郑州会停三座车站:郑州东站,郑州站和郑州西站。除了这三座车站,郑州还有郑州南站。

67、不要拿郑州和武汉比,两个城市是冤家,尤其交通方面。

68、郑州最早的机场位于现在郑东新区CBD的位置,航站楼在民航路。目前老机场已经被拆除了,只留有民航家属院和空军家属院。

69、西流湖曾是有很大一片湖的,现在已经快被填平了。

70、郑州曾有很多沟壑与沼泽地貌,随着城市的开发被填平,才变成如今平原的模样。

71、郑州东站的官方LOGO是“郑妙东站”(仔细看)

72、北闸口有宠物市场,贩卖猫狗甚至黄鼠狼。

73、郑州有一些区域被铁路线硬生生的分割成两半,在空间位置上相距很近的两个地方有时候要走很远。

74、并不是所有郑州人都爱吃烩面,而一些从外地回郑的人选择回故乡吃的第一顿饭并不是烩面而是胡辣汤。

75、西郊并不是郊区,而是泛指嵩山路以西的大片区域。而两个区域的生活节奏也有十分明显的不同。

76、万象城区域有一个更容易被老郑州接受的名字“老坟岗”。

77、郑州在古代就是一个雾和风沙很大的地方,东南起雾,西北刮沙的现象在郑州经常出现。50年代为治理郑州的沙患,曾大量引进法桐种植,郑州才有了如今的面貌。

78、郑州城东路有个更被老郑州熟悉的名字“东门口”。这里曾经的确有座城门。

79、郑州人民广场时常会有许多纪念毛泽东的人在那里集会朗诵或者唱红歌跳尬舞(真的不能称之为广场舞)。

80、郑州虽然作为交通枢纽,但长期以来从郑州到斜方向城市的铁路线却并不发达。

(五)

81、郑州作为城市的历史很悠久,而如今的郑州人对待郑州的历史就像一群欧洲移民对待美洲印第安遗址一样。

82、郑州在二次元爱好者口中被称作“邪都”,洛天依的声优山新就出生于郑州。

83、郑州早在唐代即被称为“商贾汇集之地”。到了明清时期,还出现了有关“郑州八景”的记载。即“古塔晴云、凤台荷香、圃田春草、汴河新柳、龙岗雪霁、梅峰远眺、卦台仙境、海寺晨钟”而这些景色在近代被太平天国、军阀和土匪毁于战火。

84、在气象方面,郑州有自己的魔法结界,除了雾霾风沙挡不掉外,雨和雪经常会被结界挡掉,所以在郑州经常会遇见周边暴雨倾盆,郑州滴雨未下的壮丽景观。

85、裕达国贸那栋楼中间有个凹,据设计者称是为了吸收宇宙能量,想像一下三体人在裕达国贸里放了多少质子。

86、郑州曾爆发大名鼎鼎的二七商战,当时的商战之王就是“野太阳”亚细亚,如今亚细亚已经变成了一座挂着“亚细亚”牌子的“五星电器”连锁商店。

87、郑州虽然没有711、全家和罗森等日式便利店,但“正道百货”“左右间”“四邻”等本土便利店却遍地开。(据条友@音乐启蒙张老师@肖申克报道近日711在郑州已经开业)

88、郑东新区在中牟附近有一片地预留给了未来的省委,但随着禁止新建省委大楼的政策出台,省委东迁的计划暂时落空。

89、紫荆山地区是古代都城内城所在地,挖一铲子地下就是遗址,因此也被称为“楼房开发商的坟墓”

90、河南没有副省级城市,但现在的郑州和洛阳市委书记是高配的副省级干部。

91、101中学(前郑铁一中)在归铁路局管辖时期实力与市一高不相上下。

92、郑州八中是短发控把妹的好去处。

93、紫荆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有一座卷烟厂,骑车经过能闻到一股生烟草的特殊香味。

94、大学路是成人性保健用品一条街。

95、漯河有特产名叫卫龙,郑州也有自己的特产——豁达食品厂推出的火爆鸡筋。

96、新密是一个地势高低不平的县,当地人喜欢用“上去”“下来”或“去上面”“去下面”来形容去往新密的各个地区。

97、上街区有一大片区域并不归郑州市或区政府管,而是归中铝集团。

98、在郑州,喜欢狗的人比喜欢猫的人多30%。

99、郑州是百度大数据“逃离北上广”人口输入最多的城市。

100、除了科技市场,文化路更是一条十步一学校的路,学校密度令人发指,而且很堵。

西安的简介,大家可以来说说吗

西安,中国古代著名都城之一,同北京、南京、洛阳并成为中国四大古都。中国古代周秦汉隋唐十三朝古都。今天的陕西省省会,周朝时被称为镐京,是平王东迁前西周的政治经济中心,被称为镐京,汉朝以后时被称为长安,今天这一西安的名称是从明朝洪武年间开始的,沿用至今。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南靠秦岭,是当下中国中部重要城市。地理位置重要,是中国中西部两大区域的结合部,西北甘肃、新疆同东部地区的重要节点。

作为中部重要城市,西安的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来说,比较缓慢,商品房价格也是当下社会一线城市中较低的。生活节奏比东部慢的多。

西安市著名古都,有着较多的名胜古迹,像兵马俑,大雁塔,骊山,碑林,华清池等,是中国著名旅游城市。

在高校教育上,西安是中部重要高校集中城市,也是国家科教中心,西安当下有49所高校,其中有像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211,985工程大学有八所高校。

西安的小吃也比较丰富,今天西安的回民街是很多去西安的旅游的吃货必去的地方,像羊肉泡馍,肉夹馍,臊子面等,都颇有西安韵味。

西安当下人口大致为800多万,城区建设完好,社会基础设施完善,是一座宜居城市。

你们觉得西安市人素质怎么样

西安人很有荣誉感,类似于以前的胡同老北京,但没那么爱说话。我在西安旅居了整整一年啊,不能一以概之,但接触的几个西安人和事例还是能看出一些当地人的素质的:

西安房东

这是第二个房东,第一个是民宿公寓,也挺有意思的,在回坊那边,里面可以做饭,还送了我一袋小米;第二个房东有两套房,出租这一套是老房子,那个位置大概在西三环了,房间里的电费水费还有煤气费还有一些,都给你用,把这些用完了你再交,而且告诉我旁边有一家食堂,是某厂办的食堂,可以进去吃,你就说某家属院的就行,那家食堂有时我不愿意做饭了就去。走的时候,非常痛快的房东,交接顺利极了。西安人没有天生热心肠,灰扑扑的朴实,就象去酸汤饺子,或者小炒泡馍馆里,你坐下,进来一汉子,一口腔,汤宽点啊。我学好久了这句话,没学会,有次天冷,我掀开帘子进去,老板在门口那口大锅那,旁边好几摞的白瓷碗,生意蛮好的样子,我拢着袖子,汤宽着点啊,掌柜的也回了一句,好,汤宽点,不过,人家说的是西普。之前有个回答里讲西安的吃,葫芦头泡馍馆里,老板捧着个小茶壶,我总感觉他穿得像长袍,然后端给我一碟梆梆肉,送的,然后就走了。西安人不那么外向,不像北方人天生热心肠,有点古道热肠而又内敛的样子。

西安牛羊肉泡馍

听秦腔

有一次闲逛,我喜欢从回坊那边穿过来,然后有一个莲湖公园,从这里可以穿到另一头去,出去之后,有个小剧场,里面正在排练,我便踅进去了,象个90年代的小礼堂,椅子也是长的靠背椅,台上演员没换装,在排练,一会儿进来一个穿西装的,不是电视里那种笔挺西装,是西安的西装,里面一件毛衣,毛衣里面衬衣敞着领子,西装和毛衣都是黑色的,拿着烟,像个导演,我连忙说,我进来看看,他就说,看嘛。坐那开始排练,我听了好久我听不懂的秦腔,像是回到了90年代。

西安秦腔

樊川八大寺

在西安去找当年樊哙食邑的樊川,当地应该叫塬,就是两边是高地,中间是川,高地两侧原来有八个寺,我一一去寻了,有三个还在,还有两个在修缮,其中一个在学校里只有遗迹,我是在寻找的时候,问路边一个中年人,禅经寺在何处?中年人指了指后面的学校,就在学校里,现在没有啰,然后和我讲了许多樊川的事,和八大寺的事,他就是樊川人,当年,城南韦杜,离天尺五,而樊川也不遑多让,他算是个老西安人。

樊川八大寺之兴教寺,玄奘法师骨塔在此,旁边是他的两个弟子圆测和窥基法师

搭便车

那是去草堂寺。我们看金刚经时,开头有一句,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草堂寺就是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我去时大雪刚过,院内除香炉甬道外,都是积雪,门口有几个老人在下棋,卖票的却不在,老头说,进去嘛,出来时卖票的也不在。我在草堂寺盘桓得久了,出来赶车没赶上,从草堂寺要走一段这个村间的公路,往大路上去,好象是60几这么一趟车,晚间18点收车,我没赶上末班车,冬天黑得又早,这有点麻烦,那里离市区很远。路边有个卖种子化肥农资店,我便去打探一下,看能不能花点钱,他有车,我给钱,帮我送到西安市内。

老板是个老汉,正是逗孩子,应该是孙子或外孙,听我一番描述,冲里面喊了一嗓子,一个小伙子出来了,应该是儿子,老板说,走吧,把他也带回去。小伙子看我一眼,没吱声,便进屋了,我想是不是不愿意,结果人家穿上衣服,拎着包拿着车钥匙就出来了,走吧。在车上人家也不怎么说话,我便自我打开话匣子,他也不问你到哪?到了一处路口,他说这里有车,我说要给钱,他看我一眼,摇摇手,我下车,人家就走了。他是草堂寺那边的人,在西安工作。感觉西安这种地方很能产生那种风雪之后,问陌生人,晚来天欲雪,共饮一杯不的地方。

西安草堂寺

一日旅行团

我在西安也参加过一次往法门寺景区的一日游,有购物,吃饭的地方很贵,那个biangbiang面的地方,有三个陕西人,不是西安人,好象是哥哥带妹妹和妹夫这么个关系,见我一个人跟团,就说一起吃嘛,我们四个人在这个小团里临时组了个团吃的饭。

西安的峪

终南山是个总称,重阳宫也在终南山西面,不过离着十几公里,终南山有许多山间的谷口,叫峪,沿着山走,有许多条路,我有次从高冠峪(那边有瀑布),沿着村与山之间的小公路往沣峪口走,这条小路与自驾的关中环线有一段是平行的。路过往右,有村庄有市集,穿过村庄中的小路往山上有,有庵,有寺,我便上山,先路过一个庵,是两位修行的尼姑在院子里打水,我便没进去,又往山上有个观音寺走,山上好多的柿子树,在雪的映衬下挂在枯枝上。山上的观音寺锁着门,我便下山,接近山脚下,便是村边上,我看着那柿子树发了一会呆,有个小孩子,我问他柿子怎么卖?那小孩子就跑进去,有个大爷出来,拿给我几个柿子,拿着拿着!这东西也不值钱。陕西的那种小红柿子,比圣女果大一些,我有次在西城墙下面有个露天农贸市场买过,冬天特好吃,里面没舌头,冰冰甜甜的,3元一斤,三亚我今年买过,10元一斤,热的地方不好吃这个。

终南山

终南山

西安人素质高不高?反正我对西安的印象挺好的,在西安一年,走遍了大街小巷,西出宝鸡天水,北往延安榆林,各出几百公里,没有遇到什么令人侧目的事情。

毁我塑我原创

近代历史有多少冷知识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危险的厕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堪称惨绝人寰,大抵相当于几百万人用现代武器打古典战争,最后抗不住伤亡的对手只能挖堑壕对峙。号称绞肉机的索姆河战役就是这时候上演的,两边从1916年7月1日死磕到11月18日,足足伤亡130万人。

战役的漫长和惨烈并没有阻止欧洲逗逼们开脑洞,连一直死板的德国佬都开始走下三路。比如他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英国佬有个习惯,每天7点起床后第一件事儿是组团去厕所蹲坑,还聊天增进友谊。

英军阵地一般都修建的很有章法,堑壕的厕所虽然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右侧。于是德国佬就开始了每天日常的炸屎大作战,清晨必然炮轰英军厕所一小时,炸的英国佬苦不堪言,即使不去厕所的人也得领略漫天飞翔的恐怖......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新发的靴子

被巨量便便折磨到神经衰弱的英国佬只好学习印度人,随便找个地方就放飞自我,时间长了以后,整个阵地都弥漫着恐怖气味,仿佛回到1858年的伦敦。这并不是英军无法忍耐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伤亡还是太惨重了。

士兵死掉太多自然就得有新兵补充,新兵来了自然就要发新装备,可是他们硬如钢铁的新靴子简直让人欲仙欲死。这时候老兵就会给他们指引,往靴子上尿尿就行,几泡尿后靴子就软了,可是气味就实在感人......

另外在堑壕里尿液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比如给过热的枪管降温,在比如在毒气攻击时尿湿手帕捂住口鼻。那帮刚刚走出校门的小英国佬就这样从格调奇高的绅士变成了一群专走下三路的逗逼......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惨烈的空战

索姆河战役那会儿双方其实已经有空军了,只不过很多时候那些螺旋桨飞机只是用来侦查对方阵地,要么就是往里面扔点毒气弹之类的。时间长了两边的飞机经常会遇到,在缺乏日本鬼子的神风精神下,他们想尽了办法干掉对方。

最初他们在飞机上架起来机枪,可很快就发现打中对方之前经常会先打中自己硕大的螺旋桨。之后他们又觉得手枪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单手开飞机总归是个难题,而且很难瞄准对方。

最后两边不约而同的找到了杀手锏,他们每次空战的时候都朝对面扔板砖,空中流氓的战斗就是这么市井!对了,据说有些真正的高手是用飞刀的,只是下面陆军的危险系数就呈几何倍数上升了......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成分复杂的英军

事实上如果你在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阵地找一个纯粹的英格兰是很困难的,那会大英帝国还不像现在这么逗逼,他们还能自称日不落来着。所以一战中的英军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可惜也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汇聚在一起。

这群人里包括还在说法语的加拿大人(魁北克地区大量法裔移民)、和英国关系险恶的南非人、被冻成死狗的澳大利亚人、被甘地老头忽悠来的印度人,另外还有新西兰人,以及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

这么大群乱七八糟的士兵混在一起的日子可想而知,他们非但没有培养出什么战斗友谊,反而成天闹内讧。比如某澳大利亚士兵嘲笑穿女士连裤袜保暖的苏格兰士兵被群殴后找来南非大哥报仇事情.....嗯.....天佑吾王......

文章分享结束,你们觉得西安市人素质怎么样和西安五个冷知识是什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西安人有多会排队 上热搜,看完也想试一试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4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