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HBO超人气超口碑巨作《切尔诺贝利》给世人怎样启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切尔诺贝利的冷知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 HBO超人气超口碑巨作《切尔诺贝利》给世人怎样启示
-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为什么不直接用机器设备灭火
- 你觉得切尔诺贝利还有自然恢复的可能吗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什么不用小型核弹将剩余核燃料一块爆炸,将核燃料消耗掉
HBO超人气超口碑巨作《切尔诺贝利》给世人怎样启示
谢邀~刚看完,说一点感受。
全剧最让人眼眶发热的是男主作为专家证人在法庭上的陈词,结尾所提炼的那句话直击人心。
“每撒一个谎,就是欠真理一条债,总有一天会还回去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其致命的设计缺陷早已有科学家发现了。但苏联政府出于争霸的冷战思维,居然把论文的关键两页撕毁,把论文作者降职弃用,而放任隐患存在。以至于操作员完全不知道紧急停止核反应的救命按钮已然变成了引爆核反应堆的引爆器!
荒诞的操作失误固然不可饶恕,但苏联的强权导致核科学家们都不知道核反应堆怎么会爆炸。反复确认的过程一个又一个人无谓牺牲,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中,不知情的民众一再暴露在巨量辐射中......即使这样,苏联还要继续对世界撒谎,尽力掩盖真相,好洗脱政府的罪名。
与之相反,在巨灾面前,民众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以身赴死的科学家们,不知道政府会不会照顾他们未来的矿工们,在核污染水池里冒死关闭阀门的管道工们,清理核污染区而政府对他们的命运都没有记录的志愿者们......
谁都是贪生的,咯血的谢比纳托着蠕动的毛毛虫说,“它真美!”正因为这样,“我请求杀死三个人”、“用肉体机器人”、“政府以后会照顾他们吗?”才句句惊心,句句催泪。
最终以男主为代表的科学家,用自杀来进谏,用生命来逼迫政府修改有同样缺陷的核反应堆,升华了整个剧的主题。这不是国与国的争霸,不是政府与民众的角力,而是真理与谎言、科学与政治的对撞。
“科学家都是些天真的固执狂!”这样的天真和固执,我们现在的科学家们,还都有吗?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为什么不直接用机器设备灭火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有纪念意义,因为三天之前的4月26日,正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发生34周年纪念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不是一场普通的火灾事故,如果想直接灭火,使用任何机器设备都无济于事。事实上,当时爆炸发生仅6分钟后,大批消防队员就赶到了事故现场,消防水炮喷出的水和泡沫干粉灭火剂刚一飞到核反应堆上空,就被核燃料形成的热辐射瞬间蒸发掉。
△直升机投放防辐射物质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核泄漏,根本不是火灾,用灭火的办法,完全行不通。前苏联当时采取的处理方法是:首先,派出直升机部队飞临核反应堆上空,向下投放大量的铅和硼,直至将核反应堆完全封堵,避免核物质继续外泄;其次,动员当年参与核电站建设且熟悉内部设施的建筑工人,从地下挖掘通道进入控制室,关闭反应堆总阀门。第三,建造被人称作“石棺”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彻底盖住发生泄漏的四号反应堆,据说可在100年内将核物质的辐射值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
△四号核反应堆事故现场照片
最终,这起事故虽然经过12天的奋力抢救抢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即便如此,四号反应堆表面温度仍高达300℃,核电站附近地区的辐射值仍高达每小时15毫伦琴,远超正常允许值的0.01毫伦琴。可见,事故发生时的危害极其严重,如采用机器设备实施灭火,炽热的高温将致使任何机器设备都无法靠近现场。而且,剧烈的核辐射也将导致参与灭火的人员遭受严重伤害。
△用于封堵事故反应堆的“石棺”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慕什塔戈!
你觉得切尔诺贝利还有自然恢复的可能吗
很多人没关注这方面的新闻,所以不明真相,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旅游胜地,还成为一些难民的避难所,但被石棺盖住的反应堆依旧是个“定时炸弹”。
切尔诺贝利事故已经过去了34年,爆炸赶走了人类,将地盘让给了野生动物,没有了人类的干扰,野生动物卷土重来,适应了核辐射环境之后,逐渐欣欣向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位置并不偏僻,它距离乌克兰和白罗斯边境只有16公里,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只有110公里,相当于北京市区到天津市区的距离。
1986年事故发生后,核电站周围超过33.6万居民被迫撤离,方圆30公里的范围被隔离起来,形成了约4000平方公里的禁区。从那时起,切尔诺贝利便成为“无人区”的代名词,并成为众多离奇故事和奇幻小说的原型地。由于事故释放出来的核辐射量巨大,所以有人断言这里将在未来几个世纪内成为生命禁区,但出人意料的是,故事过去后几年,野生动物就开始接管这里。
野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而且它们不在乎寿命,只要能活到繁殖期并成功繁衍就算完成任务了,因此繁衍几代就基本能适应这里的环境。禁区的生物群落已经恢复到比事故之前更繁盛的水平,在里面发现的动物有棕熊、狼、欧亚猞猁、普氏野马、欧洲野牛、野猪、驼鹿、獾、狐狸、河狸、水獭、水貂、乌雕、猫头鹰、流浪猫、流浪狗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
河里的鲶鱼由于无人捕捞,有不少长到了2米多长,有人怀疑它们变异了。而狼更是达到了泛滥的程度,《当代生物学》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狼数量是其他未受污染地区的7倍,禁区附近的村民和猎人会设陷阱捕狼,在2016年就捕杀了1700只狼。
▲珍稀动物普氏野马是乌克兰动物学家在1998年放生的,用来监测切尔诺贝利的环境状况,这些野马进入禁区后长得膘肥体壮,能正常的繁衍生息。
2019年3月,针对切尔诺贝利野生动物的研究小组在英国朴茨茅斯举行会议,来自英国、爱尔兰、法国、乌克兰等国的30多名研究人员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当地大型哺乳动物、筑巢鸟类、两栖动物、鱼类、大黄蜂、蚯蚓、细菌和落叶分解的研究表明该地区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的辐射水平对生活在禁区里的动植物群体较少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尽管生活在高污染区域的动物出现了一些生理和遗传变化,但并不影响当地的生物种群。
▲侣行夫妇去过切尔诺贝利。
2016年乌克兰宣布禁区的乌克兰部分为放射性和环境生物圈保护区。切尔诺贝利的旅游业也开始发展,2018年就吸引了7万多名游客前来,2019年估计有15万名,国内的好几个旅行博主都去打卡过,国外还有模特在废墟里拍摄大尺度照片,引发了一些抗议。
除了大量动物之外,禁区里生活的人也不少,有些地方的辐射量已经降到安全标准以内。
▲玛丽卡,1999年出生在隔离区内,并在隔离区里长大,她的父母米哈伊尔和莉迪亚一直没有搬出隔离区。
▲迁回禁区居住的玛莎,已经87岁了,她说:“当你70、80、90岁时,辐射就显得不那么可怕了。”像她这样迁回禁区居住的人被称为“回迁者”。
还有一些穷人和东乌的难民走投无路之后进入切尔诺贝利的安全地带生活,这里房租和房价可能是整个欧洲最低的。
▲一个叫Maryna的女人2015年带着两个女儿从东乌逃到这里,和她们一样的还有几十户人家。Maryna的两个女儿差点死于战争,她听说这里没有战争,就过来了。在这里可以自己饲养家禽家畜,还能种植农作物,或者申请补贴。Maryna说:“战争会立刻杀死我们,但核辐射不会。”
▲还有一个叫Vadim的男子,也是从东乌逃到这里来的,他在切尔诺贝利里开了一家工厂,雇佣了7名工人。这里离乌克兰首都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并不偏远,而且房价和物价都很低。
虽然目前切尔诺贝利禁区里野生动物很多,也有人居住,但是安全隐患并没有完全排除,发生爆炸的反应堆目前是用混凝土石棺盖着的,防止放射性物质泄露,但无法做到完全的保险,所以这东西依旧是个“定时炸弹”。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人类比核辐射更可怕,对于平民来说,战争也比核辐射更可怕。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什么不用小型核弹将剩余核燃料一块爆炸,将核燃料消耗掉
提问者的思路是这样的:为了清除核电站核燃料的污染,用一颗原子弹爆炸来点燃核废料。
这个绝对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原子弹爆炸只能是将堆芯中的遗留的核燃料再次被炸得四分五裂,放射性物质将更大规模的扩散。
首先,核燃料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点燃”的核燃料的“燃烧”并不是通常意义所提到的燃烧,而是在燃料内部发生了链式裂变反应,核燃料装料时进入堆芯是完整的,寿期末换料倒出来是依然是原来的样子,外型一般不会发生发的变化。
图释:核燃料组件
这些燃料组件只有经过严格核物理计算后,不同浓缩度的燃料组件有序摆放在一起才有可能达到临界状态,链式裂变反应才能进行下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堆芯经过爆炸后,里面的燃料结构已经被完全破坏掉了,是无法再次达到临界状态的,更别说用原子弹来启动核反应。图释:转料后的堆芯,可以看到燃料组件是有序的
再次,如果再次启动核反应,堆芯的余热将无法导出假设堆芯中核反应被核弹启动了(科幻片都不敢这么演),目前堆型中一回路冷却剂的循环已经完全被阻断,核反应放出的热量将无法导出,堆芯温度达到2840摄氏度左右时,燃料芯块就开始融化,如果堆芯下部没有冷却装置,这些高温熔融物质有可能继续融穿地面混凝土,进入地下水。
图释:某核电站转料方案,可以看出各个燃料组件都是编号的,浓缩度也不相同
最后,用核弹是无法将这些乏燃料去除的,但是用中子诱发嬗变倒是去除这么放射性物质一个方法。这也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生的一个重大科研项目,ADS项目,首先利用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质子(质子带电,容易加速)轰击重靶核(如铅),发生散裂反应,一个质子引起的散裂反应可产生几十个中子,用散裂产生的中子作为中子源来驱动次临界包层系统,就可以嬗变核废物。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HBO超人气超口碑巨作《切尔诺贝利》给世人怎样启示和切尔诺贝利的冷知识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