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历史寻迹 浅析宋代到达顶峰的儒家思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上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宋朝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影响,以及历史冷知识宋代儒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宋代儒学和汉代儒学的区别
  2. 宋代儒学复兴的原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3. 宋朝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4. 宋代儒学五大派的不同之处

宋代儒学和汉代儒学的区别

在清朝的时候,对待古代儒学一直有争议,主要的争议点就是汉儒和宋儒哪种对国家有益,能够用来治国。要看汉儒和宋儒之间的异同就必须回到两者诞生时候起。

汉代是儒学高度发展的一个朝代,甚至在东汉灭亡后,儒学依旧存续了许久,直到玄学之风大盛。汉代的儒学大师也是有非常多的,最重要的也是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由于汉代独尊儒术之前,是由道家的黄老之说思想主持朝政的,汉代儒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包容,他能够接纳道家乃至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于一体。

再者,汉代儒学大师们所传承的内容都来自先秦,两者时间间隔不大,很多师承都依然存在。除了被秦始皇、项羽焚烧的内容都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所以汉代儒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具备完整的原始儒学体系。

董仲舒是一位《公羊传》的大师,他所研究的正是《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这样的研究古籍就给汉代的儒生做了一个表率,也是后来汉代儒学中最重要的经学概念。经学就是研究古代经书,从中学习和领悟治国之道,汉代的五经博士和六经也是来源于此。

汉儒取代黄老之说以后主要带来的变化是以仁义治国,提倡了道德和三纲五常一说,同时也为中央集权提供了便利。

宋儒和汉儒从诞生起就截然不同,由于汉儒式微,且历经五胡乱华和佛教入侵,唐朝虽然以儒释道三教立国,但儒家的地位远远不如古代,加上五代十国的战乱再临。宋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振纲常,把丢失的东西捡回来。其中能够引领宋儒思想的第一位大家就是唐代的韩愈。

宋儒复兴儒学就是从韩愈的古文运动着手的,先回到古代文学的创作上,然后把古代贤王的思想拿来作为基准,如何成为一个类似古代贤王的皇帝,就是仁。代表人物自然也是宋仁宗赵祯。

宋儒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古籍因为战火而丢失,很多材料都已经不如汉代那样丰富,儒学大师必须凭借自己对儒学的理解去传授知识,这样一来派别就很多了,不再像汉代那样有一个中心理念,这也是南宋理学诞生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要提的就是汉代的仁指的是孔子的仁,是仁义,在当时孟子还没有那么大的比重,而到了宋代孟子已经成为亚圣,所提出的很多仁政的观念被拿到了朝堂上,这和汉代很不同。

宋代儒学复兴的原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传播,儒学有了新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1、儒学在抨击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宋代较为宽松的文化思想氛围,给儒学复兴提供了环境。

3、宋代儒学学子积极投身实践,如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等。

4、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对加强社会思想管理大有帮助。

表现: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朱熹的影响则是:以朱熹理学体系的形成为标志,宋代儒学的发展已经趋于完备,儒学复兴的目标终于完成。从南宋中期开始,朱熹理学地位不断上升,影响不断扩大,最终占据了思想学术界的主导地位,并上升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之久,在民族精神的塑造及价值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宋朝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宋朝儒学逐渐被官方化,是因为当时理学以儒学为宗吸收道教佛教之长补儒学之短,把天理,仁政,人欲内在的统一为一体,是儒学更加完整和哲理化,因此更有效的维护了封建统治等级特权制度,适应了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

宋代儒学五大派的不同之处

当时儒学的流派众多政治主张,新学、蜀学、濂学、关学和洛学是当时的重要代表。

横渠学派亦称关学,以北宋张载为代表。“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坚决反对道家有生于无、道教长生不死、佛教虚无寂灭把世界看成虚幻等观点。

濂溪学派简称为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周敦颐以《周易》为宗,对宋初道士陈抟讲修炼成仙之术的《无极图》,儒家的《中庸》和阴阳五行等思想材料加以融合铸造,为宋代以后的理学家提供了“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演化模式。

临川学派,因王安石为江西临川人而得名,因王安石推行变法革新,故又称新学。王安石不仅精于儒家经典《诗》、《书》、《周礼》,而且精于道家经典《老子》。他所提出的“万物一气也”、“生物者,气也”的观点,系统阐述了元气生成阴阳冲气,阴阳冲气生成“五行”,“五行”又构成万物,万物在毁灭之后再复归于元气的自然界变化运动的规律和过程。

蜀学指两宋时期包括三苏、周程及其在蜀后学张栻、度正、魏了翁等著名人物融合蜀洛、贯通三教而以宋代新儒学为主的巴蜀地区的学术。

洛学,指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二程同受业于周敦颐,他们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一草一木皆有理"。还认为理是"天理",乃人类社会永恒的最高准则,并以此阐释封建伦理道德,把三纲五常视为"天下之定理"。

宋朝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影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历史冷知识宋代儒学、宋朝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影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陈来 百年来儒学的发展和起伏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4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