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盆景技法有哪些,以及中国盆景冷知识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盆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换盆,盆景种养两年之后要换一次盆,换盆主要更换培养土,培养土要蓬松透气废物,这样使根系发育快生长的健壮。
二,浇水与追肥。盆景养护的过程中,既不能干燥,也不能有积水,因此要定时给盆景浇水,浇的时候要浇头,但不能有积水。每一个季度可给盆景追一次饼肥,这样,就能供养盆景生长所需。
三,盆景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照,但不能过强的阳光,因此可散光照射,通风一定要顺畅。
盆景知识
一、刻芽法,刻芽是对树木某一部位缺枝而采取的一项促芽萌发、抽枝补缺的措施。其方法是春季萌芽前,在被刻芽上0.5厘米处用刀、小钢锯条或小手锯顺齿刻一道,刚达或深达木质部,即可促进该芽萌发抽枝。一般是发长枝,“早、深、近”,发短枝,“晚、浅、远”。
二、涂药法,春季在芽眼处,用含赤霉素2.7%或3%的赤霉素羊毛脂膏(梨膨大剂)涂抹,用量为微量。挤出一点药膏,抹在指头上涂抹8~10个芽眼,速度比刻芽快且效果极好。
三、针刺法,在要萌发的芽眼处,用缝衣服的钢针刺入芽眼正中,可以解除芽眼休眠,促使芽眼萌发,效果也很好。注意:在芽的生长点,即芽的中心位置,轻轻一扎,即可。在芽的萌动期,刺后2~3天芽即萌动,7天后萌发抽枝,效果极为明显,并有明显提高枝条质量的效果。
关于徽派盆景的知识
徽派盆景是以古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以歙县的卖花渔村为代表,包括绩溪、黟县、休宁等地民间制作的盆景,以古朴、奇特、遒劲、凝重、浑厚为其特色,开创一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以游龙梅桩驰名海内盆苑,并于清乾隆年间在绩溪仁里等地形成了每12年一举、规模宏大的徽派盆景展览。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观赏了陈列在上海人民公园内的徽梅盆景。
尼克松总统夫妇对充满装饰类美感、具有浓郁徽派特色的游龙梅桩的英姿雄态赞不绝口。徽派盆景的产生和发展,与卖花渔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洪氏先人为徽派盆景的创始人。在洪氏的辗转徙居过程中,由洪氏祖先将盆景这种特殊的艺术带到徽州,并在绩溪、歙县等地进行再创作,发扬光大。徽派盆景寓意于形。如游龙式为民族的象征,三台式则寓有蓬莱仙境或天、地、人之内涵,迎客式则为恭候嘉宾。游龙式梅桩、扭旋式罗汉松、三台式圆柏等,高大、雄伟、粗犷、古朴,充满着神秘的装饰美感,与古典徽派建筑交相辉映,意蕴深长;黄山松、罗汉松等造型,以黄山古松为典范,充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徽州人文精神。
由卖花渔村培育的梅桩盆景,在全国举办的历届“二梅”展览中,几乎囊括了近1/2的金奖、银奖和铜奖,足见其实力之雄厚。徽派盆景植物种类较多。它以徽梅、徽柏、黄山松、罗汉松为主,其它如翠柏、紫薇、南天竹、榔榆等也比较常见。
通过徽州花农和盆景艺人数百年的精心培育,现已选育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梅花品种,如徽州骨里红、徽州檀香、徽州台阁玉蝶、徽州宫粉、洪岭二红等,甚至连园艺界公认已绝迹数百年的黄香梅,也奇迹般地再现于古徽梅苑。
这些品种的形成是经过花农长期选优、人工嫁接、压条存异等方式培育而成;颜色从紫红、朱红、粉红到粉白、素白、淡绿、浅黄等,无一不具备;花型有单瓣、复瓣、重瓣、台阁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徽派盆景造型手法独特。
花农对幼小的梅条就用棕榈叶片进行定胚造型,每两年重新调整一次,较大的枝干改用棕绳蟠扎;待主干大致定型后再加工侧枝,对小枝则只作修剪不作蟠扎,形成了“粗扎粗剪、剪扎结合”的造型艺术手法;徽派盆景多地栽造型,成形后再选盆配座,在卖花渔村数十公顷的山坡上,培育有各种大小梅桩和树桩造型达数十万株之多,可谓海内栽花卖花“第一村”;在繁殖上,采用压条与养桩并举的方法,在国内也颇为罕见。
盆景造型基础知识
1、垫根法
选取健壮的盆景树材,将全部根系掘起,洗掉泥土,剪去所有向下根系,注意保留四周侧根,清理成放射型,用扁形物体如木板、瓦片等垫在根部下端,再用棕丝或易腐绳带将根系均匀地缚扎在垫物上。
2、盘根法:
选用根部柔软易于盘曲的盆景材料,如榕树、榆树等,春季挖掘起全部根系,洗去泥土,保留适于盘曲的长根,将锥开榨塞入根部中间,把根沿棕外围分开,再编排盘曲长根,粗细有别,自然得体,使根型呈喇叭状,再用易烂绳带缚扎。
3、挤压法: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不断采取物理处理方法,对根基部主根进行抑制挤压,使其形成板根状。
挤压应分多法逐渐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对植物根部造成不可愈合的创伤,严重引起植物的死亡。
4、围套法:
用围套的方法,控制根的扩张,迫使根系向下生长,培养不同形式的悬垂根。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盆景技法有哪些和中国盆景冷知识大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