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知识问答(关于南京的一些常识题)

南京博物院旅游知识问答,南京博物院游玩小知识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南京小知识问答的问题,以及和南京冷知识2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福建冷知识
  2. 鲁滨逊漂流记冷知识
  3. 你知道哪些有用的冷知识
  4. 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福建冷知识

冷知识一:福建鞋业有双霸

福建有个外号,叫“鞋之王国”。能得到如此殊荣的称呼,主要还是其境内两个制鞋大城的功劳。一个是家喻户晓,以仿制品牌鞋做到“以假乱真。青出于蓝”地步的莆田鞋;另一个就是不断推出国有运动品牌的晋江鞋。

冷知识二:福建三巨头,让人摸不清

福州算是所有省会城市中唯一一个比省内其他市级别还低的省会了。放眼境内拥有“双子星”城市的省份,如江苏的南京和苏州、浙江的杭州和宁波、山东的济南和青岛、广东的广州和深圳,这些省份的省会城市级别一般都和省内另一个经济超级发达的城市一个级别,或者高于这个城市。

冷知识三:姓林的名人多半和福建有关系

要说福建哪个姓氏的人最多?陈姓排第二的话,那么也只有林姓敢称第一了。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全福建省林姓人已经占据全省人口的17%,即每六个福建人之中就有一个姓林。

冷知识四:福建是全国唯一一个每个地区都通高铁的省会。

冷知识五:厦门鼓浪屿上看到海对面的不是台湾,而是金门岛。

冷知识六:福建省三明市是福建最年轻的地级市,是70年代后国家新规划的地级市。

冷知识七:古田会议的古田,不是宁德市古田县,而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村。

冷知识八:只有福建省的中石化叫中石化森美,全国其他地方都只能叫中石化。

鲁滨逊漂流记冷知识

鲁滨逊漂流记其实是有续集的。在《续集》里,鲁滨逊由于不安分的冒险精神的驱使,使他自己重新踏上了冒险旅途。这期间,他回到了他所在的小岛,给小岛带来了新生机。后来,在随侄子出海的过程中,因为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土著事件与船员产生不和,而半路下船。随后,又因购买了一艘船,却没了解船的来历。鲁滨逊从而被当成海盗被英国和荷兰船只追击,而一路向北来到了中国的金昌(南京附近)。然后从此地开始了回到故土的旅程。

鲁滨逊来到中国的南京、北京以及长城以外的蒙古地区,以比较的方法描述中国见闻。城市、生活、贸易、军队等等一切都不如欧洲。这一评价虽然充斥着对中国的歧视、偏见和傲慢,但也在其中表现了当时中国人们的精神面貌,尤其是愚昧封建和无限虚荣心。书中同时也有对中国瓷器丝绸文化等的赞扬。随后他在北京跟随商队穿过无人烟沙漠,遭遇蒙古人的围追等,在其中,鲁滨逊的思想受到了教化,从而逐渐体会到了安稳生活的可贵。最后,几经辗转,鲁滨逊在1705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伦敦,结束了一生的冒险生涯。

你知道哪些有用的冷知识

1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纳木错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西藏。

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

中秋节的九个冷知识

1、中秋节昵称多,10多个马甲任意换

中秋节的命名是根据咱们传统的农历来定的,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所以中秋也称“仲秋”。

因为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此又被称为“八月节”、“八月半”。

这天的圆月是主角,所以这天还被称为“月夕”、“秋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

2、中秋的起源

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到了八月收成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就选定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而上升到官方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帝王的祭祀活动。古人春天祈雨,秋天庆收,皇家也选定中秋作为祭祀的日子,普天同庆。

最有意思的说法,指中秋还与考试有着微妙的关系。八月举行的大考,人们往往把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所以到了中秋,又多了一个庆贺的理由。

3、古代中秋也放假

中秋假期的传统可不是现在才有,早在唐朝,官方就规定,中秋放假三天。

南宋时,中秋仍有一天假。元代时期虽然节假日被大幅删减,但中秋假期仍一直保留。

后续断断续续仍保留有中秋假期,尤其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又出现了全国放假三天的情况。

不知道那时的人们在这个小长假期间,是否也会出去旅个游,看看大好河山。

4、月饼极简史,或与贵妃有缘

中秋都要吃的月饼,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时,带货达人张骞出使西域,从国外带回来芝麻(当时叫“胡麻”)。当地人用胡桃仁为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

到了唐朝,传说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秀恩爱、撒狗粮。

杨贵妃拿起一块胡饼,对唐玄宗说:“你看这个饼,它又大又圆,是不是像极了今晚的月亮。”

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据唐代《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中秋节时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宋时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的月饼。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也逐渐流传开来。

5、吃月饼也有讲究

按照传统习俗,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

毕竟这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即使有没有回家来的亲人,也要把属于他的那一份月饼保管好。

等到他们回来时品尝,才算圆满。

6、吃月饼配热不配冷

月饼富含脂肪,吃的同时最好不要搭配冷饮,否则会引起腹泻。

传统来说,吃月饼时,最好是泡一壶热茶,边吃边饮,止渴去腻的同时,还有助于消化。

而且,月饼虽好,也不要多吃,更不要空腹时食用,容易诱发胃肠不适。

7、除了月饼,好吃的还很多

古时在江南,中秋吃南瓜比较盛行,这个时候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应季上市的鸭子,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果然从来就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走出南京……)

中秋节也是石榴成熟的时候,在古代也是祭月的供品之一,石榴形似玛瑙,晶莹剔透,意味着长寿、团圆和吉祥。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桂花糕、桂花酒是许多人家都会享用的美食,再夹上一只大闸蟹,夫复何求。

潮州地区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俗,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芋头的“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中秋吃芋头还有辟邪消灾的寓意。

8、传统中秋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江苏包括上海,民间中秋有烧斗香的习俗。

有的香斗四周会糊有纱绢,画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山东民间就有中秋节祭土谷神的传统习俗,当地人都称之为“青苗社”。

有的地方在中秋节除了祭月外,还有上坟祭祖的习俗,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的,祈求祖先保佑。

广东、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有舞火龙,据说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

9、唐朝时赏月是一项贵族活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文化人也多,整日吟诗作对。

在他们的带领下,赏月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有事没事对着月亮吟几句,绝对风靡万千少女。

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赏月、饮酒、吟诗作对便传开来了。

但是显然,这些“活动”只是上层人士和文人的爱好,普通百姓拜祭完月亮,吃点水果和月饼,就可以洗洗睡了。

OK,关于南京小知识问答和南京冷知识2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史知识小问答,上新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5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