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三国冷知识

真三国无双 黑龙战记 吕曹官渡之战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真实的三国冷知识和刘备背后冷知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真实的三国冷知识以及刘备背后冷知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呼兰说刘备带20万大军啥意思
  2. 刘备出身有多低
  3. 三国演义里的数学知识
  4. 三国计谋冷知识

呼兰说刘备带20万大军啥意思

呼兰是脱口秀演员,所以我也同意不用那么纠结是不是史实,虽然不是呼兰脱口而出的,段子也是需要打磨的,但是我觉得这两句应该也属于没有细想的那一部分。至于为啥这么两个谎言(刘备没有20万,也从没打过襄阳,10万百姓流离失所也与刘备人设不符)会出自呼兰口里,毕竟呼兰一向是高学历知识渊博聪明著称的,我想主观的分析一下呼兰这句话的来源。

刘备出身有多低

众所周知刘备的出身低微,年幼丧父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织席贩履为生。即便是在他起兵之后,依然还有很多人对他的出身十分不齿。在刘备担任平原相的时候,郡民刘平就因为平常看不起刘备,对位居刘备之下感到耻辱,竟然派刺客去刺杀刘备。可是就是这样出身低微的刘备,居然会让汉献帝承认他皇叔的身份,这又是为何呢?

一、出身低微但是志存高远的刘备。

刘备的出身确实低微,年幼时家境贫寒。不过这种贫寒的生活,是因为外界环境造成的。他的父亲早早就去世了,仅仅依靠母亲拉扯他长大,这样的家境肯定不会有多好。但是我们看刘备的家世,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当过官吏,这使得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有着一定的处世能力。

刘备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的志向却十分远大。在东汉末年时期,政局混乱,民不聊生。刘备自幼经历了生活的苦难,心中树立了远大的抱负。他家房舍旁有一棵桑树长得如同车盖一般。刘备与其他孩子玩耍的时候,就指着这棵树说,自己长大了就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皇帝专用的车辆,这让他的叔父告诫他不要乱说话,以免灭族之灾。

刘备并不是一个没有知识文化的人,他的母亲很重视他的学习。在刘备长大后就将他送到大儒卢植的门下学习。刘备不喜欢读书,不过他在卢植门下的学习,也让他受益匪浅。刘备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志向,那就是以刘邦、刘秀为榜样,平定乱世,开创属于自己的朝代。

于是刘备仿效刘邦、刘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结交各方的英雄豪杰,组建自己的团队。他宽宏大度的做派,赢得了很多人的拥戴,连大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都出资资助他,让他能够构建自己的团队。

有了这些资本,刘备在战乱到来的时候,就趁势而起。他经过多年的征战,拥有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在陶谦去世后,刘备又得到了徐州作为根据地。就这样,刘备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在和曹操联合消灭了吕布之后,刘备和曹操一起来到许都,得到了汉献帝的欢迎。汉献帝不但封刘备为宜城侯,左将军,还承认了刘备皇叔的身份。

二、汉室宗亲的身份对刘备的重要性。

刘备一直以汉室宗亲的身份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但是他的汉室宗亲的身份实在有些可疑。他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可是中山靖王是西汉初期的人,如今已是东汉末年。建立东汉的刘秀与刘邦的血缘关系都十分疏远了,更何况刘备这样家道没落的人。可以说,刘备虽然号称汉室宗亲,他与刘邦、刘秀的血缘关系已经十分淡泊了。

可是刘备依然死死抓住这个政治资本,这是因为在他的创业计划中,这个政治资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备想要以刘邦、刘秀为榜样,创建自己的王朝,那就要利用天下人对汉朝的忠心,利用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来吸引他们加入自己的阵营。

在刘备的阵营中,很多人都是冲着刘备的汉室宗亲的旗帜前来投靠他的。比如关羽、张飞、诸葛亮这样的人。诸葛亮在和刘备见面时,就指出刘备的汉室宗亲的身份,说他信义著于四海,这虽然是一句恭维话,可也说明了刘备汉室宗亲这个身份的号召力。

正是有了这个身份,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凭借着这个身份与曹操抗衡,指斥曹操名为汉相其实汉贼。这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无力反驳。而刘表、刘璋这些汉室宗亲的势力,对刘备也有了倚重之心。在刘备落魄之时,刘表收留他,让他休养生息。至于说刘璋为了抵抗张鲁请刘备入川,使得刘备顺利夺取益州,就更不在话下了。

三、汉献帝承认刘备皇叔身份的原因。

但是刘备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可是像他这样的汉室宗亲估计数量众多。不过唯独刘备得到了汉献帝的承认,而且还比汉献帝高出一辈,获得了皇叔的身份。那么,汉献帝为何对刘备如此看重呢?

其实,汉献帝承认刘备的皇叔的身份,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刘备需要皇室的承认,加强自己的政治资本。而汉献帝需要利用刘备的实力,让自己摆脱曹操的控制。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

曹操当初打着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号,把汉献帝奉迎到自己的控制区。虽然曹操表面上对汉献帝十分照顾,送上大批生活物资,使得汉献帝脱离了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处境。可是与此同时,曹操也将汉献帝朝廷的军政大权抓到了手里。

曹操在刚刚迎接汉献帝的时候,就得到汉献帝假节钺、录尚书事的封赏。曹操拥有假节钺的权力,就可以先斩后奏地采取军事行动。而拥有录尚书事的权力,就把朝廷的政权抓在了手中。从曹操刚开始的做派,就能够知道曹操的野心。他只是把汉献帝控制在手中,作为他政治上的傀儡而已。

汉献帝和他的手下当然对这种处境不会甘心。为了夺回政权,汉献帝和他的手下针对曹操进行了一系列的行动。但是由于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曹操的手中,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在汉献帝一方急于扩张自己势力的时候,刘备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刘备有着汉室宗亲的身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处处显示自己对汉朝的忠心。这一切都正符合汉献帝一方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刘备手中有着汉献帝渴望拥有的东西,一支精锐的军队。刘备在边郡起兵,当地人本身就擅长骑兵作战。在长期的征战中,刘备又收罗了大批乌丸杂胡骑兵加入自己的军队。

这样,刘备就拥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这支军队由关羽、张飞这样优秀的将领率领,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虽然刘备随同曹操来到许都,但是他的那支军队并没有解散。再加上刘备在徐州还拥有自己的潜在势力,能够在当地一呼百应。

汉献帝一方正是看中了刘备的势力,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他拥有封赏官爵的权力。不但对刘备进行封赏,还以皇室出面,承认了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还把刘备的辈分落实为皇叔。这样,刘备作为汉献帝的皇叔,自然有着庇护汉献帝和他的朝廷的义务。

这些官爵对汉献帝来说没有多少用处,但是对于刘备来说就意义重大了。正是有了汉献帝的肯定,使得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来行使匡扶汉室的权力。这样,刘备就可以用皇叔的身份与曹操分庭抗礼,不惧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伎俩。

不过让汉献帝一方没有想到的是,刘备虽然接受了皇叔的身份,但是他只想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因此刘备在得到离开许都的机会后,就一去不回头。更有甚者,刘备在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彻底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自立为汉中王,这是汉献帝一方没有想到的。

结语:

刘备自幼家境贫寒,依靠和母亲织席贩履为生。由于他的出身,连普通的百姓都看不起他。可就是一位这样的人,却受到了汉献帝的青睐。他不但对刘备大加封赏,还承认他汉室宗亲的身份,认他为皇叔。实际上,这是双方各取所需的一场交易。

这是因为汉献帝一方为了摆脱曹操的控制,想要扩张自己的势力。拥有一定势力,具有汉室宗亲身份的刘备就成为他们拉拢的对象。他们给刘备皇叔的名分,就是想要借刘备之手与曹操对抗。但是刘备想的是创建自己的王朝,他得到皇叔的名分,就寻机离开朝廷,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了。

三国演义里的数学知识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虽然其中涉及到许多知识和技能,但涉及到数学知识的描写其实非常少。下面列举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描写:

1.某些战役中计算士兵数量:小说中有时会涉及到计算士兵数量的情节,例如刘备攻取益州时会根据前锋损失的兵力来推算敌军的规模。

2.田地面积的计算:小说中经常出现耕田种地的情节,例如蜀国丞相诸葛亮曾识破了对手提出的种田赛李肅案,其中就包含了对田地面积的计算。

3.隆中对:在蜀汉政权建立初期,诸葛亮曾与士元进行一次数学智斗,称为“隆中对”。这场对弈并不是常见的象棋、围棋等传统游戏,而是基于《九章算术》中五行衍变法的数学游戏,其原理类似于今天的“猜数字”游戏。

总体来说,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数学知识相对较少,而且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基础,对于当代的读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国计谋冷知识

十、笑里藏刀

释义:原指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兵书中指让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一有机会,立即动手。

演义中应用:

董卓于洛阳欺主弄权,群臣敢怒不敢言。董卓颇信曹操,曹操因此时常可以接近董卓。一次王允设宴,群臣皆哭社稷衰微,唯曹操允诺愿借王允七星宝刀行刺董卓。次日,曹操佩宝刀来见董卓。待董卓向内倒身而卧之际,急忙抽出宝刀准备行刺,不想拔刀动作让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随机应变,当即持刀跪下: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顺利化解危机,但终归行刺失败。

十一、李代桃僵

释义: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兵书中指损失无法避免时,牺牲非主力,以保全主力。

演义中应用:

益州之战,刘备与刘璋翻脸,刘备兵不血刃先拿下涪水关,又与庞统商议进取雒城。至雒城有山北大路,与山南小路两条。庞统明知小路险僻极易设伏,却主动要求自己领一军走小路,让刘备走大路。临行时庞统坐下马反常掀主下马,刘备嫌军师马劣,故将的卢白马让与庞统骑。刘璋大将张任果然引三千弓弩手埋伏于小路,待庞统至,远望以为骑白马的必是刘备,于是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的射去。可怜庞统中箭无数,殒命落凤坡。

十二、顺手牵羊

释义:原指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而在兵书中则指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利益也必须获得。

演义中应用:

若按照字面原意理解,很多人认为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偶然寻得传国玉玺并据为己有,属于顺手牵羊。但若按兵书中解释,还可参照下面一应用案例。南郡之战,甘宁被曹洪、曹纯、牛金合兵困于彝陵城,于是周瑜留凌统督兵南郡,自引大军来救彝陵。路上,吕蒙献计:彝陵通往南郡小路,可差五百军砍倒树木,以断其路。曹军若败,必走此路,马不能行,必弃马而走,吾可得其马也!此处更合顺手牵羊之计,吕蒙由此初显帅才。

十三、打草惊蛇

释义:原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兵书中指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发现隐藏之敌。

演义中应用:

汉中之战,曹操亲自引军来夺汉水寨栅,蜀魏两军于汉水两岸扎营,隔水相距。诸葛亮欲渡汉水决战,只有等曹操从对岸退却方好渡河。于是吩咐赵云:引五百人,皆带鼓角伏于土山之下,但听到营中炮响一番,就擂鼓一番,不要出战。当夜曹营灯火刚熄,军士歇定,蜀军便鼓角齐鸣。曹兵惊慌,以为蜀军劫寨,及至出营又不见一人。方才回营准备再歇息,蜀军鼓角又鸣。曹兵彻夜不安,一连三日,曹操不堪其扰,连夜下令拔寨退三十里。

十四、借尸还魂

释义:原指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兵书中指借用无用之物,便于操控,以达到胜利的目的。

演义中的应用: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不幸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临终前吩咐秘不发丧,缓缓退兵;司马懿若来追,就将自己的雕像放在四轮车中,推出军前,司马懿见了必然惊走。司马懿听哨探回报蜀军尽退,急忙引大军追赶蜀军,远望即将追到蜀军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蜀军回旗返鼓,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孔明,羽扇纶巾,鹤氅皂绦。司马懿以为诸葛亮尚在大惊而走,背后姜维大喊掩杀,魏兵魂飞魄散,弃甲抛戈而逃,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此外,曹操、司马昭先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利用傀儡天子夺了天下,也是一种借尸还魂。

十五、调虎离山

释义:原指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兵书中指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敌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演义中的应用:

南郡之战,周瑜中毒箭后,将计就计,诈死引曹仁劫寨。曹仁听信降军之言,以为周瑜已死,大喜,商议当晚劫寨,夺周瑜尸,斩首送赴许昌,以报赤壁之仇。当晚,曹仁只留陈矫领些少军士守城,其余军兵尽出来劫周瑜大寨。却中周瑜早已设好的埋伏,曹仁大败,弃南郡投襄阳而去。等周瑜军至南郡城下,发现南郡已被赵云夺了。又有探马来报:诸葛亮利用南郡兵符,诈调荆州守军来救,却教张飞袭取了荆州;又用兵符,诈称曹仁求救,诱夏侯惇引兵出,却教关羽袭取了襄阳。周瑜听罢大叫一声,金疮迸裂。诸葛亮连夺三城,所用计谋皆调虎离山。

十六、欲擒故纵

释义:原指想要捉他,故意先放开他。兵书中指逼得太紧敌人会坚决反扑,而放他逃走,可以消磨敌人的气势,等到敌人兵力士气瓦解,自然降服。

演义中的应用:

南蛮之战,马谡知诸葛亮肺腑:南蛮不服已久,虽今日破之,明日趁虚必复叛。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南王孟获连续六次被蜀军所擒,但心中都不服孔明,孔明均予释放,希望能以此收服其心。终于在孟获第七次被擒释放后,心悦诚服,归顺蜀国,允诺从此南人永不复反。为诸葛亮北伐提供了稳定的南方。

十七、抛砖引玉

释义:比喻自己用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兵书中指用类似的军事动作诱惑敌人,使敌人当真出动。

演义中的应用:

赤壁之战,周瑜欲除掉诸葛亮,以大战在即,军中缺箭为由,恳请孔明监造十万支箭。孔明欣然领命,许诺三日后交付,并立了军令状。周瑜以为此番诸葛亮必死,因为三日造十万只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来孔明早已算到三日后起大雾,于是跟鲁肃借二十只船,要求每船扎千余草人,分布两边。鲁肃心中有愧,当即允诺。第三日四更,果然大雾弥江,诸葛亮请鲁肃到船上,命将二十只船首尾相连,直接望北岸曹军水寨进发。快到曹军水寨时,孔明教把船一字摆开,命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因雾大恐中埋伏,因此只教多调弓弩手乱箭射之,诸葛亮因此得箭十万余只。草船借箭就是抛砖引玉。

十八、擒贼擒王

释义:比喻做事要抓关键。抓住敌人的首领,摧毁敌人主力部队,敌人自动瓦解,无法作战。

演义中的应用:

刘备得了西川,鲁肃多次讨还荆州不成。迫于孙权压力,鲁肃在陆口摆下鸿门宴,邀请关羽赴会谈判,欲先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关羽艺高人胆大,单刀赴会。酒至半酣,鲁肃果然出言索要荆州,关羽毅然回绝。此时,吕蒙、甘宁早已于庭后埋伏下刀斧手准备见机行事。关羽见状以酒醉为由,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走向岸边准备返回荆州。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又怕关羽伤了鲁肃,因此不敢动,任由关羽乘船离去。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个你不知道的正史三国冷知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5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