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冷知识视频(朱棣真狠)

历史冷知识 明成祖

今天给各位分享朱棣冷知识视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棣冷知识视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大明风华朱棣旁边的太监
  2. 朱棣的应该如何发音
  3. 朱棣的爷爷
  4. 朱棣永乐大典深度解析

大明风华朱棣旁边的太监

大明风华朱棣旁边太监是郑和。

郑和:原名马三宝,陪着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皇帝赐姓郑,成了地位仅次于司礼监的一名内官监太监。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

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3年,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朱棣的应该如何发音

朱棣读作[zhūdì]。

棣有多种读音

[dì]

1、〔棣棠〕落叶灌木,花黄色。果实黑色,供观赏。

2、同“弟”:贤棣。棣友(兄弟友爱)。

[dài]文雅安闲的样子。

[tì]通:~通(通达,贯通)。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是明成祖或称永乐帝。

朱棣的爷爷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爷爷也就是朱元璋的爹。朱棣的爷爷名叫朱世珍,生于1281年,死于1344年。享年63岁,本名朱五四。朱世珍,这个名字是朱元璋称帝以后给他爹起的,生有四子二女,分别为南昌王朱兴龙,鱼台王朱兴盛,临淮王朱兴祖,明太祖朱元璋,太原公主和曹国长公主。

朱棣永乐大典深度解析

我们知道,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分类,概括知识全貌、进行知识管理。古代没有计算机,不能做关键词搜索,如果想寻找某些内容怎么办?读“类书”。它将书籍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词文章、俪词骈语等有选择摘录,并根据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结合,以便寻检和征引。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诏编修的《永乐大典》就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类书,也是世上罕有的皇家编纂的百科全书,共22877卷,分装为11095册,3.7亿字。

《永乐大典》以韵为纲,以字隶事,根据文献中的语词来确定词条,典籍中凡出现过这个条目的记载,甚至整部书都被抄录进来,而且对所收文献甚少修改,堪称“典籍渊薮”。比如在“人”字册中,就有韩愈的散文《原人》。

可叹的是,当明万历年间重修《文渊阁书目》时,大典所收之书已十不存一。难怪清早期徐乾学、全祖望等人阅读大典后惊叹,其中很多是“世所未见之书”“或可补人间之缺本,或可以正后世之伪书……不可谓非宇宙之鸿宝也”。

编纂《永乐大典》时从全国征召了2000多位饱学之士,将收集来的书整本拆散,按韵编排。清代学者发现,反向操作可以将已遗失的古籍恢复原貌。清四库馆臣进行了大规模的辑佚,共辑出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许多名著靠这次辑佚才流传下来。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后,拥有更多史料的《旧五代史》不传。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来,得十之八九,又旁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数十种书籍补齐,成为正史“二十四史”之一。

《永乐大典》自永乐六年(1408年)完成后,史料中只有弘治、嘉靖两位皇帝真正翻阅过此书。隆庆元年副本录毕,文献中再难找到关于正本的记述,也未发现正本实物存世。正本到哪里去了?而《永乐大典》副本历经兵火之灾,星散域外,如今仅余400余册、800余卷。

600年前没有复印机,如何编纂是个谜。

《永乐大典》开本极大,每册高半米,宽0.3米。数百年过去,纸张依然完好,而民国图书才100多年已不堪翻阅。大典所用台阁体书法挺拔秀美,有欧阳询之风……

《永乐大典》的故事说不尽,想了解更多,可到展览现场一探究竟。除了60余种70余册大典(其中“人”字册、“陈”字册等9册嘉靖副本近年来首次展出)。观众可通过“名家带你临大典”触屏游戏和永乐版式透明屏互动游戏体会当年书手们一笔一画写下文字的专注,学习古籍版式知识;笔墨纸砚互动游戏和《永乐大典》知识互动游戏,让观众感受《永乐大典》所用纸墨之精良,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医养生、书法、动植物等知识。

朱棣冷知识视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朱棣冷知识视频、朱棣冷知识视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明朝冷知识层出不穷,说说十条更冷的冷知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5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