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了,卖新鲜玉米好还是晒干脱粒卖好(玉米卖干的合适还是湿的合适)

小心 地趴粮 收了玉米要注意储存细节,否则就白辛苦一场了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玉米收了,卖新鲜玉米好还是晒干脱粒卖好的问题,以及和玉米冷知识图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玉米收了,卖新鲜玉米好还是晒干脱粒卖好
  2. 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3. 有哪些冷知识比较有趣
  4. 你知道哪些冷知识

玉米收了,卖新鲜玉米好还是晒干脱粒卖好

现在玉米刚收获连玉米棒子一起卖合适,还是等晒干了脱粒卖合适呢?我是种玉米的地地道道农民,种玉米收入低,实在不划算了。由于本人年龄大了,进城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因此留在家里种地,接受了出外打工村民轮流的土地,一共有一百来亩,冬季种植小麦,夏季播种玉米,全部机械操作,一年下来,也只能纯收十万出头一点,细心一想实在不赚钱。种植玉米和小麦,必须精打细算,处处要以节约成本为目的,否则很难赚到钱的,甚至连糊自己都不够,何况还要养家糊口呢!

我认为刚收回的玉米连棒子以0.35~0.40元/斤,买掉确实不划算,有1/3的利润被人家赚走了。大家知道,刚刚收获的玉米含有38%的水份,100斤鲜玉米棒子晒干剩75斤左右,再脱粒除去11%的玉米芯,可以纯收64斤含水量14%的标准商品玉米籽粒,就可以出售,每斤0.9元。也就是说,100斤新鲜刚收获的玉米棒子晒干能获得64斤成品玉米。100斤新鲜玉米棒子按0.35~0.40元/斤出售,能得到35~40元毛收;而100斤新鲜玉米棒子晒干脱粒去杂剩下64斤,按本地收购价格是0.90元/斤计算,能获得57.60元的毛收。这两种玉米的卖法,产生的差价是17.6~22.6元。这也就是说,出售每收100斤鲜玉米棒子,要少收17.6~22.6元。一般每亩能收新鲜玉米棒子1500斤,新鲜出售只能获得毛收525~600元,晒干脱粒出售得毛收864元,每亩要少收264~339元。我今年种植面积就按100亩计算,就是毛收少收2.64~3.39万元。

这对在农村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2.64~3.39万元是一个强劳动力在城市打工10个月的工资。收获的玉米棒子,秋冬季晾晒也非常容易,秋冬季雨水稀少,天气晴好,脱粒十分方便容易,吃不了多少苦,脱粒加工成本也非常少。这样的高利润让别人赚走,自己辛辛苦苦已经到手的利益让给人家,实在太亏了。

总之,刚刚收获的玉米棒子,是晒干脱粒后出售,使种植玉米利润才能达到最大化程度,出售新鲜玉米棒子是不划算的,是要亏损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我来分享一下清朝几代皇帝的一些冷知识,相信很多人都不曾见过:

清朝的格格正确读音是“哥哥”,正黄旗应该读作“整”黄旗。

额娘是用来称呼父亲的小妾的,不是亲生母亲。

满足不裹脚,但有的家长受汉文化影响,也让自家女儿裹脚。

皇帝大婚前要找个宫女试试手,公主出嫁前也有试婚格格,摸驸马的底。

江浙一带几乎包揽了清朝的状元。

宗人府其实是管理皇家户口的。

爱新觉罗的意思是像金子一样高贵的觉罗族。

说一些皇帝的冷知识,

皇太极

皇太极曾让自己的老婆生了孩子后再改嫁他人。

孝庄死后没有跟皇太极葬在一起,而是在东陵外侧。

顺治

董鄂妃在嫁给顺治之前是嫁过顺治的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因为博果尔发现了他们两的事打了董鄂妃,后来顺治也打了他弟弟几个耳光,导致博果尔半年后抑郁而死。

董鄂妃死后是以皇后的仪式下葬的,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顺治后来出家,但没过几天就被迫还俗。

顺治最后不是去五台山当和尚,而是在伤感时死于天花。

康熙

清朝皇帝中康熙的嫔妃是最多的,但康熙的情商高,没有出现后宫内斗的情况。康熙的生育能力也是历代皇帝中最强的,一共有五十二个皇子。苏麻喇姑是孝庄的侍女,这两人不会有什么感情线(电视剧都是演的)。雍正雍正帝是最后一个信道士且迷恋丹药的皇帝。雍正的眼神不好,造办处为他制造的眼镜多达35副。雍正也是第一个穿西装的皇帝。乾隆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会享福的太上皇。乾隆掌权的时间达六十三年,他也是中国历代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喜欢刻章,因为他刻的章太多,还被太监偷走盗用。史学家认为乾隆是最GAY的皇帝。乾隆拿到的富春山居图以为是真品(其实赝品),便在画的空白处盖满了他的印章。还好他不识货,真品才得以幸免。乾隆曾把干将莫邪宝剑陪葬,后被孙殿英盗走。

嘉庆

嘉庆当皇帝的前几年还是住在太子府里面。嘉庆每天凌晨一两点就要起来,等着给乾隆请安。嘉庆曾在紫禁城遇刺过。

道光

清朝的制度是立贤不立长,道光是唯一一个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皇帝。道光皇帝长的难看,又老又瘦,当时有朝鲜使节描述道光说:“皇长子面貌凉薄”。道光也是历史上很没存在感的皇帝,在几百页的历史书中,对于道光的记载也就寥寥几页。

咸丰

咸丰曾两次摔伤,虽然经过太医治疗,伤病好了,但落下残疾,成了坡子。他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坡脚皇帝”。咸丰小时得过天花,后来被医好,但留下了满脸的麻子。咸丰是个苦命的皇帝,但他还是五毒俱全,贪色、好酒、抽大烟。

同治

同治曾在生病时与皇后说话,慈禧闯进来就抓着皇后的头发往外拉,要揍她一顿。而此时的同治,已经吓晕了。同治的皇后死的时候,已经身怀六甲。同治元年,陕西回族大量屠杀汉人,许多县的汉人被杀光,共约600万人,全省人口减少70%。一年之内,陕甘两省一共有1100多万汉人被杀,时称“同治回乱”。而当时的回族杀汉人,不为财、不为地,只是单纯为杀人而杀人,只因汉人在先前经常欺压回民。光绪光绪其实最喜欢的是珍妃,本来她应该为皇后,结果被慈禧瞪一下,只能选了慈禧安排好的隆裕皇后。清代后宫规定皇帝不能在侍寝的嫔妃那里留宿,珍妃的死因之一就是光绪在她那里带的时间太长了点。

宣统

溥仪曾经把门槛给锯了溥仪投靠日本人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祖坟被盗了,然而没人管他这个事。当时的四大家族都有收到好处,包括蒋介石也收了不少,所以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溥仪的淑妃文绣长的不丑,也不像凤姐,文绣提出离婚只是因为双方没有房事生活。溥仪其实不算亡国之君,他们崇祯一样,只是国家已经强弩之末,无法挽回了。

有哪些冷知识比较有趣

分享一些有趣的冷知识:

NO.1今天的扑克牌设计有52张正牌,是因为一年有52个星期.

NO.2除了闰年外,一年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还是星期几.

NO.3大拇指的指甲长得最慢,中指的指甲长得最快.

NO.4人在打喷嚏时是无法睁着眼睛的.

NO.5在音乐的伴奏下,植物会长得更快.

NO.6长颈鹿不仅脖子长,舌头也长,约60厘米,据说能舔到自己耳朵里.

NO.7你一直以为鳄鱼是浮在水面的,但其实它是站在水里的.

NO.8当你发“fu”的音的时候,发出来的是冷气,当你发“ha”的音的时候,发出来的是热气.

NO.9“我孙子”是日本的一个常见姓氏.

NO.10绝大多数人闭上眼睛不能走直线,不信你试试.

NO.11拍证件照时用舌头顶住上颚,会笑的很自然.

NO.12被疯狗追的时候要拐弯跑,因为疯狗是不会拐弯的.

NO.13键盘里的细菌比马桶的细菌还要多.

NO.14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竟是舌头.

NO.15每皱眉20万次,就会出现一条皱纹.

NO.16看恐怖片有利于减肥.

NO.17一个人每天大约产生1.5升唾液,并把它们中大部分重新吞到肚子里.

NO.18妹子一般比汉子眨眼眨得更频繁。有研究显示妹子一般每分钟眨眼19次,汉子每分钟眨眼11次.

N0.19爱斯基摩人用冰箱的目的是防止食物结冰.

NO.20睡觉的房子越冷,做噩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你知道哪些冷知识

其实这个也不是一个很冷的知识,之所以介绍它是因为这个冷知识居然发挥了一个比较实用的作用。

那就是明朝著名的永乐皇帝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是的,你没看错,他的庙号是明太宗而不是明成祖——在某一个时间点之前。

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明世宗就是以藩王之子入继大统的嘉靖皇帝,改永乐皇帝庙号为成祖,在技术上和帝王七庙的设置和人选有关,在暗线里,提高同为藩王为帝的朱棣,也是嘉靖帝隐隐自抬身价的表现。

这且按下不表。

这个冷知识有实际效用?小编你不是和俺们吃瓜群众开玩笑吧?

还真不是!

所有下表中提到的明朝皇帝在位期间的所有古董文物善本图书名家字画,如果提到成祖,那只有一句话:如果是真,直播吃翔!

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5年,洪熙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天顺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

直接同时使用永乐年号和明成祖这样的情况属于非常低级的错误,比如某一件曾经被媒体热炒款识为“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的东西,庙号是帝王驾崩后才有的称号,永乐六年绝不会“预先”提到,无论叫什么。

但在宣德款、景泰款的骨董图书中,因为某种原因出现朱棣庙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如果提到成祖,就决定是假无疑。

推而广之,这样类型的冷知识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筛选和辨别文物真伪的工具。

明代时候,《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潜判断宋版书的时代(南宋冒充北宋),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本人在帮朋友把关时也使用过类似方法。

当然,这个简单高效建立在大量学习的基础上,愿与诸君共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玉米收获后带棒卖好还是脱粒卖好 玉米收获后如何卖更挣钱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5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