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冷知识100个(地理冷知识 走遍全国)

中国地理的九个趣味冷知识,第一个就惊呆,我竟然一个都不知道 23张图,让你瞬间记住中国地理 100条超有趣地理谜语 白驹街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中国地理冷知识100个,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冷知识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英美冷知识是什么
  2. 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

英美冷知识是什么

白宫名字的由来,它为什么是白色的?1812年的时候,美英爆发战争。1812年战争期间,英国士兵放火焚烧了当时被称为总统宫殿、总统官邸或行政大楼的建筑,里面的东西被彻底烧毁。你可能听说过,后来这栋建筑被漆成白色以掩盖1814年遭遇袭击后的烧焦痕迹。1798年,历经六年的建造,这座建筑的外墙最终完工,工人在外墙刷上一种白色石灰粉涂料以抵御天气对外墙的破坏。墙壁由柔软、可渗透的弗吉尼亚砂岩制成,涂料可以防止水被吸收到多孔石中,以致墙体在华盛顿寒冷的冬天冻结和开裂。亚当斯总统搬进来的时候,白宫这个叫法已经很普遍了。1812年,国会议员阿比雅·毕格罗在给一位同事的信中写道,“正如我们所说的,白宫里,我指总统家,要有麻烦了。”他提到的麻烦是与英国即将爆发的战争。作为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巨大地标,尤其是为了保护房子不受天气影响,不断粉刷白色石灰粉涂料,人们给这座建筑起名“白宫”并不奇怪。

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

1、意大利有比萨斜塔,上海也有一座比萨斜塔,而且倾斜角度更大,也就是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景区的“护珠塔”。

2、上海虹口区有个“下海庙”,是当地渔民和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神庙。

3、上海简称为“申”或者“沪”。在古代时“沪”是一种捕鱼工具,把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上海就在松江口处呈喇叭形的海湾成“沪渎”后来又改为“沪”,而“申”是因为战国时期这里是春申君的封邑。

4、“印度阿三”这个外号其实是从上海租界传出的,因为那时候在租界里印度人多是充当保安维持治安,由于他们的巡捕制服上有三道杠,于是上海人就叫他们为“阿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在租界里,洋人是老大,华捕是老二,而印度人专门指挥交通和守门的,所以被称为“印度阿三”。

5、同济大学以前叫德意志大学。

6、崇明岛并不都是上海的,有些是属于江苏省的。

7、上海最长的马路是沪太路,足足有38.5公里。

关于中国地理冷知识100个和中国现代建筑冷知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中国地理的九个趣味冷知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5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