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都江堰的地理大题(都江堰的地理区位优势)

都江堰水利工程蕴藏的原理解秘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都江堰的地理大题的问题,以及和地理冷知识都江堰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都江堰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传说故事地理位置外观结构考古历程
  2. 分析都江堰形成的地理自然条件
  3. 都江堰属于川西吗
  4. 都江堰,地理位置

都江堰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传说故事地理位置外观结构考古历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分析都江堰形成的地理自然条件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

都江堰属于川西吗

都江堰不属于四川的川西地区,而是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四川省可以大致分为川西、川东、川南三部分:

川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主要包含乐山、凉山等藏民聚集地,是四川的重要川西战略屏障。

川东:四川盆地东部,主要指成都平原一带,包括都江堰、内江等地。

川南:主要包括雅安、攀枝花、康定、寻甸等地,是四川通往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

都江堰就位于川东地区,具体在四川盆地东北部,毗邻成都平原。不同于四川西部的高山峡谷地形,都江堰地区地势开阔、平坦。

也正是利用地理优势,都江堰修建于前118年,引成都平原的溪水灌溉农田,促进了四川东部的农业发展。

至今已经2200多年历史,仍在履行调节水利、防洪降低功能。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都江堰不属于四川的川西地区,而是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川东地区。

都江堰,地理位置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北纬30°44′54″—31°22′9″,东经103°25′42″—103°47′00″,地跨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市境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南与崇州市相邻。辖区面积1208平方千米,东西宽34千米、南北长68千米,距成都市48千米。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关于都江堰的地理大题和地理冷知识都江堰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利工程 结合下图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5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