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短文答案(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医疗队经过)

抗日战争的胜利下载 历史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短文答案和抗日战争的冷知识及答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短文答案以及抗日战争的冷知识及答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918事变小知识。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抗日战争百万青年奔赴延安的意义
  4. 抗日战争过程知识框架

918事变小知识。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1]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时代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事件经过

日军挑衅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战火蔓延

而与此同时,1931年12月15日,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12月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23]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形势

日军进攻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1931年12月25日,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张不遵令;张学良部队开始从锦州撤退后,12月30日国民政府还急电令其“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29],但已经无济于事。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而此时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早已奉张学良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在张学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撤往宾县。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战争结果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首先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国家人民坚定信念,以及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战斗的结果。

2.日本属于岛国,自然矿产资源短缺以及人口稀少,他们想要发现就必须抢夺资源,而当时不管什么方面我们相对于日本远远落后于他们我们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肯定成为他们抢夺的对象。

3.日本当时不仅在中国侵略,还偷袭美国珍珠港,后因美国在日本广岛跟长崎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抗日战争百万青年奔赴延安的意义

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到延安去”成为当时的流行趋势,延安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眼中真理和光明的圣地,成千上万的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投入革命的大潮中,为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提供重要助力。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延安不仅推动了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发展,对当代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也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关注青年知识分子的需求,采取灌输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

抗日战争过程知识框架

全面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开始的,国共两党的军队经过了八年坚苦卓绝的对敌斗争,才取得了日本人的无条件投降,其中如南京保卫战,长沙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打出了我军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由其是平型关大捷,让日本军队知道中国人不是懦夫!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短文答案和抗日战争的冷知识及答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