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为人知的一面(为什么孔子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身高力大 腹黑幽默 热爱音乐,谈谈孔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孔子不为人知的一面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孔子不为人知的一面的知识,包括孔子的100个冷知识是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孔子的伟大之处是什么对世界的贡献又是什么
  2. 孔子有什么事迹和取得的成就
  3. 孔子关于优点和缺点的名言

孔子的伟大之处是什么对世界的贡献又是什么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鲁国鄹邑(今曲臬),家境贫苦但十分好学。

三十岁时便以礼学一鸣惊人,后立馆授业为生也游说于列国,期间整理编辑創说,死后弟子将他的遗作整理为书。其中言行集为《论语》计二十篇。

孔子在时收集经他增改創作教授的书有六个方面,称为六艺或六经分别命名为“《礼》《诗》《乐》《书》《易》《春秋》。

《礼》是礼仪含周礼与孔子所阐礼记。

《诗》是民间歌谣寺庙诗歌集锦。

《乐》早已佚失,有些之前就存在。

《易》是前代积累由孔子加添编辑属阴阳卜筮的书。

《书》是西周挡案,有出征誓词,封立冊命词及各种告谕,朝底典礼记录。

《春秋》由孔子修订编辑和鲁国史官记录,是一本论理大作。

我们可把孔子学说归纳为三大类。

一、人伦道德修养。

二、政治理念治国。

三、文化数育。

在这三大糸统中,政治理念治国倍受争议。他提出的理念是:无论贵族平民都应安守旧分而不能僭越等级之分,以期达到君臣父子分明,但却忽略了对君的要求。也就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我们看问题要看当时环境所形就的思想认识,用两干多年后今人世界观来批判此思想,显然脱离了当时意识。这些改变,恐怕是圣人也预料不到的吧!

但他也提出在治国中加入仁慈。认为单靠政令来行政不是完美高水平政治,用政令来指导人民,拿刑法来规范行动,只能让人生畏和不敢。它缺少道德这条维糸人性的根,而缺少自身道德所不为拘束,这点和现代社会极相符合,我们缺的就是伦理与道德,这也是孔子之伟的一面。

中国在漫长历史中曾被世界所遗忘,可中国文化却未被遗忘。我们文化被很多国家重视,用我们前人见解融入他们文化,对人性法律政令进行完美结合,这些在东南亚国家常见。

在各国发展中,人的因数和质量不断攀升中,孔子学说提供了可贵的理论标准及行为引导。"不学礼,无以立”和“礼为本"是我们应循的准则。

孔子有什么事迹和取得的成就

他修订六经,特别是注释《周易》,让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没有中断,反而以一种更新的面貌流传下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积善之家等名句千百年来一直塑造着中华民族仁,勇,智,信,礼的特征,中华民族也因此得以历经无数磨难,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挫越强,成就今天世界第一大民族,5000年文明的奇迹!

孔子关于优点和缺点的名言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孔子 苏轼 戚继光等名人那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你知不知道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