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手抄报)

一年级小学生端午节PPT课件

大家好,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一定要知道的端午冷知识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一定要知道的端午冷知识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端午节的数字知识
  2. 儿童端午节知识问答屈原
  3. 关于端午节的文学常识考试选择题
  4. 关于端午节的数学问题

数字6和8代表端午节。

端午节的日期是每年的五月初五,五和六数字开头,六是顺顺利利的寓意,八是发的寓意,这两个数字都是比较吉利,所以端午节可以用数字6和8代表。

1.端午节是叫法最多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别称超多的,大概有二十几个:如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2.第一个粽子是用什么包的?根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糯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糯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秦国B、楚国C、魏国D、赵国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幸福吉祥B、祛瘟解毒C、避邪驱瘟D、纪念白蛇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B、春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商周时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晋代B、春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商周时期

6、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象征牛祭祖B、象征剑勇猛C、象征果实丰收D、象征塔健康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A、春秋时期B、商周时期C、战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

8、()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B、1980C、1982D、1985

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幸福吉祥B、治病防身C、避邪驱瘟D、阴阳相合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B、米果C、角黍D、香黍

11、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A、踏春B、遍游C、郊游D、远郊

12、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

A、防病B、避邪C、幸福D、健康

1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节日的习俗。

A、中秋B、清明C、春节D、重阳

14、民间有许多关于端午的诗词,其中《南分子·端午》的作者是谁?()

A、陆游B、梅尧臣C、刘禹锡D、李之仪

1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维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谁写的哪首诗?()

A、边贡的《午日观竞渡》B、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C、殷尧藩的《端午日》D、张耒的《和端午》

1.端午节的数学问题有很多,例如龙舟比赛的计时、粽子的制作比例等等。2.端午节是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节日,因为它涉及到很多计算和测量。比如,龙舟比赛需要计算时间和速度,以确定胜负;粽子的制作需要精确的比例和测量,以确保口感和质量。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端午节的相关活动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可以通过龙舟比赛来学习速度和时间的计算,通过粽子的制作来学习比例和测量的应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一年级小学生端午节PPT课件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