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大全流星雨 流行的冷知识

冷知识大全 4 关于元宵不知道的冷知识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冷知识大全流星雨的问题,以及和流行的冷知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流星雨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 什么是流星雨,它是怎么形成的
  3. 什么流星千年难得一见
  4. 流星雨怎么形成通俗易懂些

流星雨(Meteor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

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小天体的体积虽小,但它们和八大行星、矮行星一样,在围绕太阳公转。如果它们有机会经过地球附近,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其上面的物质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物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流星。人们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也是这样命名的。单个出现的流星,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而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周期流星;流星雨的规模大不相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有时在短时间内,在同一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的礼花那样壮观。当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超过1000时,称为“流星暴”。

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87年,中国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夜中星陨如雨”。《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更早的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

流星雨的形成,一般是由彗星分裂出的碎片形成的流星群体。

这些流星群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中。与大气相互摩擦燃烧后,便形成了如同下雨般流星雨的景观。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这一点就是流星雨的辐射点。后来,天文学家便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

1、狮子座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说,流星的数目大约为每小时10至15颗,但平均每33至34年狮子座流星雨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星数目可超过每小时数千颗。这个现象与谭普-塔特而彗星的周期有关。流星雨产生时,流星看来会像由天空上某个特定的点发射出来,这个点称为“辐射点”,由于狮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狮子座,因而得名。

2、双子座流星雨

双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月13至14日左右出现,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且流量极大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双子座流星雨源自小行星1983TB,该小行星由IRAS卫星在1983年发现,科学家判断其可能是“燃尽”的彗星遗骸。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双子座,是著名的流星雨。

流星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彗星分裂出的碎片在太阳系内飞行,并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这些碎片在高速运动中与大气相互摩擦,产生热量和发光,从而形成了流星雨的美丽景象。

这些碎片通常是石质粒子,平均直径在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之间,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几百毫米。它们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形成了如同下雨般的流星雨。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来自夜空中的某一点,这一点就是流星雨的辐射点。天文学家根据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

另外,流星雨也可能会由来自太阳系外的小行星碎片、尘埃和冰块组成的宇宙尘埃流,或者是地球穿过太阳系内的尘埃和冰块组成的宇宙尘埃流形成。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冷知识大全流星雨和流行的冷知识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冷知识 每日冷知识 冷知识大全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