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冷知识与技巧,加油常识(加油时有哪八禁忌)

奔驰邀您一起来了解加油的冷知识

大家好,加油冷知识与技巧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加油常识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加油冷知识与技巧和加油常识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汽车加油冷知识
  2. 汽车加油技巧
  3. 自己给车加油的小窍门

1.不要在加油时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免发生电火花,引发爆炸。

2.不要在加油时吸烟,以免吸入有害物质。

3.加油时应将车辆停在平稳的位置,以免发生意外。

4.加油时应保持车辆与加油枪的距离,以免发生碰撞。

5.加油时应仔细核对加油枪的编号,以确保加油的准确性。

6.加油时应将加油枪插入加油枪孔中,并插上油箱盖,以免发生漏油。

7.加油时应将加油枪摇晃几次,以确保汽油充分混合。

8.加油时应定期检查汽车油箱,以免发生漏油或油箱损坏。

9.加油时应遵守加油站的规定,以免发生违规行为。

步骤/方法

1

技巧之一:选好时机

1、在油杯灯亮时加油最好。一般而言,电喷车最好不要等燃油快要耗尽时加油,这主要是考虑电喷车的燃油泵安装在油箱中,靠汽油来冷却,如果燃油即将耗尽,容易引起燃油泵散热不及时而烧坏。另外,如果燃油将耗尽也会导致燃油供应不足而熄火。

2、去加油站加油的时间最好选在夜间或者凌晨比较划算。因为汽油是以体积而不是以重量计费,夜间或凌晨汽油的体积比较小,同体积的汽油可以有较好的质量,也不太容易起泡与挥发,所以夜间或凌晨加油,可节省不少钱。

3、最好避开加油站为储油罐加油后的一段时间再为车辆加油。这是因为汽油的储存、运输都可能导致杂质的混入,加油站的储油罐底部会有一些沉淀物,在给储油罐加油时会把这些沉淀物激起,加入这样的汽油,会增加发动机的积碳,严重时会损坏发动机。同时尽量以加多少升的方式加油,而不以加多少钱的方式加油。因为四舍五入以后,常常会无形中损失你的金钱。

2

技巧之二:在大型的加油站加油

鉴于国内目前的汽油油品(其实有时不是油品,而是“人品”的问题),某些加油站为了牟利,有时会在汽油里加甲醇等化工产品,加入这样的汽油后,不仅动力表现差,而且还会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车用汽油从外观上很难辨别质量的优劣,因此在选择加油站时,应尽量到一些正规的大型加油站去加油,而且加油后要索要发票,以备出现问题后进行索赔。

3

技巧之三:不要一次将油箱加满

油加得越多,爱车自身重量就会越重,科学检测表明,车内每增加10公斤重量,行驶1000公里后,将增加油耗400毫升。一些车主每次加油一定加满箱。其实每次加多半箱油,加到七八成的样子就足够用了。好处是:一、少小半箱油就能省掉几十斤的负重,可以降低油耗。二、在油箱口附近有一个溢出口,就算你加得再多再满也会溢出,白白浪费了。三、在市区内行驶,由于大型加油站很多,加油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四、可以避免加油后驾驶室内有严重的汽油味。驾驶室内有严重的汽油味,有可能是油管及连接处有泄漏;或加油过满造成汽油从油箱溢出口回流到后排座位下的油泵安装盘上,汽油挥发后很容易就蹿到了驾驶室内。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除了在检查发动机舱内各油管没有泄漏的情况下,还要改掉平时加油一次加注得过满的坏习惯。

4

技巧之四:使用乙醇汽油有讲究

目前我国有9个省在强制使用乙醇汽油,这意味着汽车开始大规模“吃草”了。乙醇汽油,就是酒精汽油。我国的技术规范是将10%的乙醇加入到汽油中。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和玉米,都是我国所盛产的。

注意事项:一、行驶3万公里以上的汽车,在首次使用乙醇汽油前,应对油箱和燃油系统做彻底的清洗,费用约为200元左右。低于3万公里的可以不用清洗。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车主们必须注意,否则您的爱车可能会因此而“罢工”。二是长期使用乙醇汽油时要把塑料的油浮子换成不锈钢的或者铜制的。三、我国使用乙醇汽油地区为“东北三省、河南、安徽、河北(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邯郸)、湖北部分城市(如武汉)、江苏北部、山东西南部;四、乙醇汽油标识:E90#、E93#、E97#,其中E是乙醇的标号。

1.加油的最佳时间在早晨,这个时候加油站里的油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沉淀,杂质都在油罐底部,选在早晨上班路上去,由于温度比较低,汽油的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较小,挥发较少。注意油不要加的过多,容易损坏油浮子和传感器。

2.避开油罐车卸油时加油,大型油罐车在卸油,这时候应该避开,这段时间油库底下的油剧烈翻涌,杂质油泥什么的都会浮上来,如果你的车加上了这种油,就会增加发动机的积碳,增加保养费用,得不偿失。

好了,关于加油冷知识与技巧和加油常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油价又双叒涨了,汽车加油冷知识了解一下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