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吗(私募基金有固定收益吗)

证监会 推动出台私募基金监管条例

大家好,关于私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私募基金为什么不能公开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证券发行中私募发行、非公开发行的区别
  2. 私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吗
  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合法性
  4. 基金公开募集与非公开募集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证券发行中私募发行、非公开发行的区别

私募发行又称不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是指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人发行证券的方式。私募发行的对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个人投资者,例如公司老股东或发行人机构自己的员工(俗称“内部职工股”);另一类是机构投资者,如大的金融机构或与发行人有密切往来关系的企业等。私募发行有确定的投资人,发行手续简单,可以节省发行时间和费用。私募发行的不足之处是投资者数量有限,流通性较差,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社会信誉。目前,我国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的发行几乎全部采用私募方式进行。我国法律对证券私募发行活动的规范正逐步完善。根据股票发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股票发行方式分为非公开发行(Privateplacement)与公开发行(Publicoffering)。前者只针对特定少数人进行股票发售,而不采取公开的劝募行为,因此也被称为“私募”、“定向募集”等等;后者则是向不特定的发行对象发出广泛的认购邀约。从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非公开发行方式虽曾一度被视为“积极提倡的筹资方式”但却长期受到忽视,有关非公开发行的法律制度极不完整,甚至可以说十分混乱。

私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吗

对于私募有没有固定的场所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可能是对私募基金不是太了解!很多人都是认为私募基金就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经营的业务非常少,缺乏正规性,这其实是不对的想法,私募基金也是中国股票市场比较活跃的交易者。

私募基金是指非公开发行,并且面向特定投资对群体的的股票型基金。和公募资金相比,仅仅是不能够公开发行。并且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非常成功的私募基金公司,比如高盛、黑石等,都是著名的投资大鳄。

中国的私募公司在90年代才开始兴起,最初是外国的私募公司在中国占有主导的地位,但是后来中国也出现了打批的私募公司。

这些公司换句话就是有钱人聚集的地方,发行私募基金手续简单,并且收益率远远要要高于公募基金。因此,在上海豪华的办公室,大多是私募基金公司占用的,因此私募基金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但是投资风险较大。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合法性

依据我国《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建立的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活动就是合法的。但是需要注意几点。

1、私募,既然称之为私募,就不能公开进行募资活动。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加强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严格规范创业投资企业募资行为的通知》,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时如果承诺最低回报或者发布广告等公开募资是不允许的

2、最低投资额:根据《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单个投资者投资必须在100万元以上

3、私募股权基金不能打着股权投资的名义从事高利贷等债权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贷款通则》中企业法人之间不能借贷的规定。

基金公开募集与非公开募集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而言之,公开募集基金即公募基金,非公开募集基金即私募基金。除募集方式不同外,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募集对象、投资门槛、产品规模、投资范围、投资风格、管理者的收入来源、流动性、信息披露等方面。我曾经担任过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于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有比较深的印象。

1.募集对象与投资门槛

1)募集对象

公开募集基金面向所有投资者,往往不限定投资者资格。而非公开募集的基金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对于合格投资者的界定是有差异的,目前中国对合格投资者的界定包括三个条件:(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2)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3)单位投资者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2)投资门槛

从国际市场相比较,不同市场的投资门槛限定也有很大的差异,目前中国市场上公募基金投资门槛为1000元,私募基金投资门槛为100万元。

3)投资者数量

目前中国市场上,非公开募集基金单只基金投资者数量不能超过200人,超过200人则被认定为公开募集。

2.?产品规模

从目前统计的数据观察,公募基金规模通常较大,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通常为几亿至几百亿元。而私募基金规模相对较小,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一般为几千万元至几亿元。

3.?投资范围

非公开募集基金的证券投资范围比公开募集基金财产的证券投资范围更为广泛,主要区别在于能否购买其他基金份额等。

公开募集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上市交易的股票、债券;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但是对于不得投资的活动仍有一些限制,如不得买卖其他基金份额。而非公开募集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买卖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以及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同时也可以购买基金份额等,以及与投资者约定的其他投资产品。

此外,就同类型的公私募基金相较而言,如股票型的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相比较,私募基金股票的投资比例通常较公募基金灵活,而公募基金的透明度相对较高,受到的监管也比较严格。

4.?投资风格与管理者的收入来源

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公募和私募基金的治理机制。公私募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所不同,收入来源的不同也导致了二者投资风格的不同

公募基金管理者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固定管理费,管理费的多少主要基于基金规模及基金管理费率。目前管理费率一般在1.5%-2%左右。管理费费率从高到底排列是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一般而言,基金规模越大,管理费越多。公募基金更多追求相对回报,力争获取超越比较基准如某一指数的回报。

而私募基金管理者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浮动管理费,即管理人在基金净值利润中会提取一部分作为业绩报酬,一般为20%。因此,私募基金业绩越好,管理人能够从中提取的浮动管理费越多。私募基金更多的以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为目标,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5.?流动性

公募基金的流动性较私募基金更强,除去封闭期的考虑外,公募基金可以随时申购赎回,而私募基金往往只在规定的开放期限才可以申购和赎回,目前持续募集的私募基金较多的开放期为每月开放。

6.?信息披露

中国证监会对于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公募基金每个季度都要详细地披露其投资组合,持仓比例等信息。而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在投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保密性,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往往不会向其披露到底层具体持仓。

OK,关于私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吗和私募基金为什么不能公开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基协推动私募基金行业专业化发展解读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