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最后嘉靖皇帝为什么会说连孙子都不认自己了

大明王朝1566,为何严嵩非得要和裕王斗,嘉靖皇帝为何不制止

大家好,关于大明王朝1566最后嘉靖皇帝为什么会说连孙子都不认自己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嘉靖为什么不喜欢孙子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大明王朝1566最后嘉靖皇帝为什么会说连孙子都不认自己了
  2. 嘉靖帝一直不上朝的原因是什么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什么
  3. 为什么嘉靖的孙子叫世子
  4. 嘉靖是朱元璋的几世孙

大明王朝1566最后嘉靖皇帝为什么会说连孙子都不认自己了

《大明王朝1566》最后一集中,世子朱羽钧和裕王觐见嘉靖,世子进献了“后元神龟”给嘉靖,说天降神龟,就是要告诉天下海瑞说的不对。此时嘉靖还是很欣喜,问世子朱羽钧皇爷爷该怎么赏他时,小小的世子说:皇爷爷不要赏臣,要赏就赏那海瑞,把那他放出来吧。

在将海瑞带到嘉靖面前,与嘉靖、裕王、世子三人论理了一番后,嘉靖又让陈洪把海瑞押回大牢,然后世子朱羽钧就哭了,嘉靖对世子说: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数!随后让黄锦将世子带下去赏点什么。世子走后,情绪崩溃的嘉靖说出了这句:“朕的孙子,都不愿意认朕了!”为什么嘉靖会突然奔溃说出这句话呢?私以为,要理解嘉靖帝说的这句话,理解嘉靖帝生命最后时光的孤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嘉靖帝心中那堵墙

嘉靖帝,大名朱厚熜,是那个昏庸的成化帝朱见深的亲孙子,是被有的人称为明朝最好皇帝的弘治皇帝朱祐樘的亲侄子,也是明朝、甚至中国所有皇帝中最扯淡、最任性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堂弟,而他自己是明朝、甚至中国所有皇帝中最聪明的皇帝。与他相关的之最还有许多,可能他自己认为他是历史上最孤寂的皇帝。

当他还是他老爹兴献王朱祐杬精囊里的N亿分之一时,他就来到了距离京城千里之外的湖广安陆。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9月16日,他降生在了这个没多少人想得起的地方。从小聪慧过人,受他老爹兴献王朱祐杬爱好诗歌和书法、不喜纵情享乐、热衷于艺术和文学的那些雅趣的影响,熜熜小朋友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深陷其中,有着一个快乐舒畅的童年。若是他那个当皇帝的二货堂哥闹归闹,认真造人传宗接代的话;若是人世间没有灾难和不幸的话。朱厚熜也许会有像他父亲一辈人中,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一样的才情,凭着自己正统帝室之胄做个逍遥快活的富贵王爷,可以过着他那当着皇帝的二货堂哥所向往的自由生活。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不幸袭击了他,明朝历史、中国历史选择了他,势必要他出来露个脸,要他留下一点什么,以供后人瞻仰也好、詈骂也好,嚼嚼舌头也行。

1519年7月13日,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陪了他十二年,给他无尽快活的童年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抛下他,驾鹤西游了。留下了年少的朱厚熜和他母亲以及一个姐姐永福公主相依为命,他一个半大的少年,将袭为兴王,在长史袁宗皋的辅佐下接管王府,在众人的帮助下做了一家之主。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时间会将悲伤抹去,会将幼稚赶走,等平静下来照样可以去追寻自己的人生。可是,历史终究还是选择了他。

正当14岁的朱厚熜可能刚刚平静下来时,他才正式上任兴王五六天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4月20日,他那个二货堂哥正德皇帝也仙游去了,并且他接到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大明皇帝继承人,他将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

受到上天的宠幸,朱厚熜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要启程赴京登基为帝了。然而,当年轻、孤寂的朱厚熜在一般代表团的拥护下,赶到北京时,才发现一群老狐狸、老王八蛋已设好圈套等着他了,连进殿的门都要那群老王八蛋瞎嚷嚷。还好继位名正言顺,还好他天资聪颖,还好皇太后还算讲理,最终才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可是,继位不久,那群老狐狸、老王八蛋就开始来逼他与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理清关系。还好,朱厚熜聪慧、有魄力,要不然自己的亲生父亲都给弄丢了。只是这一折腾就是十多年,时间虽是长了一点,但结局还不错。

本来朱厚熜自己就没什么兄弟姐妹,唯一的姐姐永福公主在嘉靖四年也去世了,后来母亲也去世了,往后他的亲人只有下一代了。大臣都是一群泥鳅般圆滑的老王八蛋,他这个称孤道寡的人,真是太孤寂了。被大臣搞得精疲力尽的嘉靖本想和宫女们开心一些,释放一下压力,没想到她们居然想杀死自己。从此,孤寂、疲惫的嘉靖帝,穿上道袍,修仙问道。臣子呢,他就仿佛孙悟空给唐三藏用金箍棒画个圈子,你们在里面随便玩,要是敢出了圈子,老子将他腿打断或者头砍下来。

往后,嘉靖孤身一人,将年少丧父无依无靠的落寞感、藩王继位那种不安感、帝王的权力欲,连同肉身裹进道袍里,开始了他求经问道的人生。

可是,又有谁能体会到,他心中由这些堆砌而成的那堵心墙是有多么厚重呢?

海瑞“贺表”让嘉靖领悟到什么?

岁月匆匆流逝,转眼就到了人生的尽头。

嘉靖帝常年求仙问道,少理朝政。自己画好圈子,让大臣们在圈子里正常的玩,推动者大明王朝这架机器平稳运转。对于大臣,贤时便用,不贤时便黜;用着顺手便用,不顺手时便罢。在他看来,治理从来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正是老子所言:天之道,犹张弓欤?高则抑之,下则举之;有余则损之,不足则补之。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平稳,正常运行就好。

可是,当他以为大明王朝这架机器在平稳运转,臣民安康时。海瑞、海刚峰这把大明神剑朝他砍来,令他陷入到了进退两难之地,令他陷入沉思,令他拨云见日。当海瑞的“贺表”呈现在他眼前时,他也是逐渐才领悟到的其中真意的。

第一,当嘉靖帝第一次看到海瑞的“贺表”时,是源自他心理那堵墙本能的反应。嘉靖帝认为是他的儿子裕王连同他的心腹们,打算逼自己退位,交出权力;他看到的是大臣们一个个都在撇清与海瑞的关系,没有人站出来挡在自己前面;他看到的是他的儿子裕王和众多大臣,都想努力保下那个詈骂自己的海瑞。嘉靖那种年少时孤寂无助之感、藩王继位那种心理不安感、帝王权力欲控制着他,他感到无尽的孤寂包围着他,身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朕知道了,天下的臣民等了好些年了,就等着有这么一个人出来骂朕,接着逼朕退位……上下一心,内外勾结,朕居然被你们蒙在了鼓里。黄锦!”

第二,等朝廷将海瑞拿下,各种审查后,才发现事情不是嘉靖帝想象的那样。自己的儿子裕王没有和大臣勾结准备弑逆,所有臣子都没有参与时。嘉靖帝,才渐渐相信,当然,也没有放下怀疑。直到嘉靖反复读了海瑞的治安疏,直到嘉靖帝亲自到狱中与海瑞对谈后。嘉靖帝才渐渐明白,海瑞的是什么样一个人,海瑞为什么要上这么一道疏,海瑞那道疏的力量。进而,嘉靖才开始从愤怒怀疑,到深思反省,彻彻底底地明白了海瑞“贺表”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嘉靖默然良久:“那个海瑞在疏里也说过,‘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他谏的是,朕没有顾好这个家,没有做好这个君父。可现在明白朕已然老了,重病缠身了,再想振作起来也管不好这个家了。徐阶,这几天朕一直在想,退了位,让裕王继位吧。”

“万万不可!”徐阶扑通跪了下去,“正如海瑞疏中所言‘陛下天质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百废俱举,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皇上之雄才伟略天下臣工皆慑服之,今贸然禅位,天下震惊,裕王必然举止失措,进退皆难。伏望我皇上善养龙体,然后回宫视朝,举百废而绝百弊,则我大明粲然中兴可望。千秋万世以后传之子孙,则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第三,嘉靖帝明白了海瑞“贺表”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并不代表嘉靖真的读懂了海瑞的治安疏,还需要时间。在排除了一切可能的阴谋,确认安全后,嘉靖开始结合海瑞的治安疏,反思自己的过往,反思自己作为君父的一切后。嘉靖帝,他越读海瑞的治安疏越通透,越读越深刻,越读越有力量,当然也越读越悔恨自责,越读越惆怅。其中几个细节很好的说明了这几点。比如,从前信道教不信御医的嘉靖,让裕王将李时珍找来给他治病开药;最后见世子朱羽钧和裕王时,嘉靖帝让黄锦给他找出了龙袍穿上,将原来蒲团换成了椅子;以至最后给裕王的第一道圣旨时,直接说出了“我们朱家的人真是欠百姓的太多了”。其实,最让嘉靖痛心的是,从前没人跟他说这些真相。如今,海瑞说出来时,他已经垂垂老矣,几乎无能为力了。甚矣,呜呼哀哉!

嘉靖望着他,目光中全然没有了平时那种深寒,透出的是寻找理解的孤独:“朕御极这么多年,这么多错处,平时你们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敢于奏谏?”

徐阶:“皇上自有皇上的难处,天下无不是的君父,臣等但尽本分去做就是,怎能诿过于君上。”

嘉靖:“那么多委屈,那么多艰难,你们是怎么做过来的?”

徐阶的眼睛又湿了:“一个‘敬’字,一个‘诚’字,但凭这两个字做去。”

嘉靖:“这是大道理,有时候大道理并不管用。像那个海瑞一样,说些实在的心里话吧。”

为什么嘉靖突然奔溃说出了这句话?

海瑞“贺表”事件的审理过程中,从嘉靖帝明白了一切后,嘉靖帝就不断示意要赦免海瑞。嘉靖帝明白,海瑞说的对,可是天下人都不愿主动为海瑞请求赦免,也无人愿意、敢于出来维护自己作为君王的脸面。其实也就是说,天下人都认为海瑞说的对,既然海瑞说的对,那错的只有自己,当然嘉靖已经知道自己确实如海瑞所说。可是,大臣们懂的自己的意思,却没人出来说,不肯维护自己作为君父被海瑞骂了还要赦免海瑞的脸面也就算了。最让嘉靖帝痛心的是,他的那些大臣,一点都没改变,一点都没觉醒,一句真话都不愿说,仍像从前一样各有各的心思,能忽悠就忽悠。

嘉靖帝回望自己的后半生,朝政大权握在手,坐观群臣争斗,静心玄修,连儿子几乎不见。在生命终点的门槛,遇到海瑞写的这么一席话,猛然觉得自己对天下、对百姓、对亲子确有疏忽,被海瑞说中了,且也觉醒了。可是,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只能寄希望于后人,惟一能做的就是为后人铺铺路。但是自己的儿子也不懂自己,想保海瑞可是却不敢说真话。连自己在为他继位、改革铺路都看不出来。

当然,最让他伤心到奔溃的是,就连还不懂事的世子,也如同天下人一般。世子朱羽钧所说的那一些都是张居正等人教他的那些话。所以嘉靖说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人都知海瑞是骂自己这个皇帝的,可是没人愿意保护一下自己,人人都不理解自己。天下人不理解也罢了,儿子裕王不理解也罢了。可是,还未世事的世子也和天下人一般,别人骂了爷爷,孙子出于本性的维护一下的亲情都没了!这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自然该有的反应呀!

这是嘉靖帝人生最后期间,回顾一生,觉醒后的幸酸,他这一生是在太孤寂了。

所以嘉靖帝说出了那句让他痛心到落泪的话:“朕的孙子也不认朕了。”

结语

“朕的孙子也不认朕了。”多么悲凉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情感丰富却内心孤寂了一生的人,在人生道路尽头,渴望得到一点本该有的温馨地慰藉,却求而不得的悲鸣!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这一切不都是自自然然地君臣之情、父子之情、爷孙之情么?到底怎么了呢?

三花聚顶本是幻,脚下腾云亦非真。甚矣,呜呼哀哉!

嘉靖帝一直不上朝的原因是什么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什么

自己势力小也干不过那些老油条,还不如躲起来,反正国事都没有落下,在一个,他迷上了修道,炼丹啥的,所以就没上朝。

为什么嘉靖的孙子叫世子

嘉靖的孙子叫世子。嘉靖是我国历史上明朝时期明世宗。首先是在我国封建王朝中,皇帝会给自己的儿子兄弟封王,世子是王位继承人,也是王爷的儿子。所以嘉靖皇帝的孙子是世子。

其次是嘉靖皇帝为了自己能够独揽大权,没有策立太子,所以他的孙子是世子。

嘉靖是朱元璋的几世孙

七世

明太祖朱元璋为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的七世祖,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为明太祖朱元璋的七世孙。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嘉靖皇帝可不是昏君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