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娇惯成性的孩子怎么教育,父母对待孩子只建议不控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娇惯成性的孩子怎么教育
娇惯成性的孩子怎么教育?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让溺爱孩子的父母了解一下娇惯成性的孩子的后果:
一、懒惰成性,诸事不会。河南罗山县朱堂乡保安村河南一个23岁神志正常的小伙子,被父母娇惯成“天下第一懒人”,居然活活饿死在自己家里。“那么大的人了,你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他的嘴里。”当地一位曾经帮过这个小伙子的村民如是说。
二、唯我独尊,处处碰壁。在家里,一切好吃的都得他先尝,一切好玩的都得归他。日后生活在集体中,好东西是大家的、是共享的,于是处处碰壁,格格不入。
三、自私自利,惹人生厌。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会随时随地随意而行事,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势必触及他人利益。这样的人谁能喜欢?
四、目中无人,无理取闹。
?娇惯成性的孩子,往往稍有违意,就会大喊大叫,采取各种手段发泄不满。不管面对长辈还是晚辈,在他眼里只有自己,从不会有“顾及他人面子”一说,无礼待人不说,尖酸刻薄的刺耳之言就让人无法接受。
…………
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目的是让一些家长能“触目惊心”,知其害而生悔意,下决心以除其弊。
以上“跑题”之笔,其实就是怎么教育的第一点: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娇生惯养的危害性。认识决定行动,只有意识到错误才能做出行为上改变,哪怕一小点。
?二、父母要改变教育的观念。作为家长必须清醒,溺爱不是爱而是害。父母应坚持慈爱加严厉的教育理念。子女已成“问题孩子”,自己却依然是“问题父母”,何谈改变?
三、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从改变父母的行为习惯开始。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娇生惯养、一身坏习气,家长本身也不咋地。言传身教可以说是每一位家长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倘若我们只说不做、言行不一,岂不成了严以律“孩”、宽以待己?
四、让孩子改变一下生活环境。由爷爷奶奶抚育的,立即换做父母,因为他们对孙子的爱只有慈爱,缺失严厉。或者定期让孩子在一大家庭——集体活动——中摩擦体验,在父母的引导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容性,再逐步改变。
?五、父母要即时说“不”,尤其在孩子转变的初期,态度要坚决,信心要十足!父母不可“心太软”。当然,可以配之奖罚措施。
?六、制定详细的计划,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娇惯成性,是父母长时间放任纵容的结果;而要去娇惯之性,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父母付出得更多,父母要有心理准备,要时时暗自鼓劲:加油!加油!再加油!
丨
初中生叛逆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
首先,矫正一个不妥的提法,青春期就是青春期,不宜用“叛逆期”来称呼。称呼青春期为“叛逆期”,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一种误导,暗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不再是省油的灯,就要与父母以及成人世界对抗。
这是不对的。青春期不等于叛逆期,青春期就是青春期。
至于父母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顺利度过,那就需要了解青春期的本质是什么。除了人类,其他动物物种没有青春期的概念。那么,人类的青春期是为什么呢?父母需要记住青春期意味着孩子三个成长维度的不均衡。
青春期的标识是性发育成熟,男生是梦遗,女生是初潮,这意味孩子的性发育已经成熟,他们的身体已经具备生儿育女的能力。对于除人类意外的其它动物物种来说,性成熟就意味着个体成年了,进入繁殖阶段了。但是,人类是例外。例外就例外在青春期的人类个体虽然性成熟了,但是孩子们的大脑发育还没有成熟。人类的大脑要到大约25岁才会彻底成熟,所以,也有墨尔本的心理学家建议把青春期的结束延至25岁。如果这样来说,青春期的本质就是性成熟到大脑成熟的一段过渡期。
不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性成熟,但他们的心智并没有成熟,特别是他们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没有成熟,人格和社会性是人类相比于动物不同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这个角度,青春期其实就是儿童期到成人期之间的一个过渡期,其中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是青春期的关键任务,青春期也是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敏感期。
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里。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是以成年人为主导的,学龄前的儿童社会化发展通常以父母为主导,父母怎样,孩子就有样学样成怎样;学龄期的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导是教师,教师怎样教育,孩子就被塑造成怎样。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是成年人,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都是以成年人的要求和期望为指引。但是,青春期则不然,青春期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主导因素不再是成年人,或者说,不再以父母、教师为主导,不再以父母、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为指引,而是以朋辈,以同伴,以朋友为主导。这样,对于那些习惯了以的支配性方式和手段对待孩子的父母和教师感到青春期的孩子“不听话”了。
不仅“不听话”,而且青春期的孩子还高度敏感,他与生俱来的写在基因里的成长程序会驱使他交接朋友,尝试爱情,而这又与中国教育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结交朋友不能耽误学习,早恋更是要严防死守,等等。由于父母、教师的要求没有根据孩子写在基因里的成长程序来因势利导地教育和引导,势必引起亲子或师生冲突,促使青春期孩子与成年人的进一步隔阂。
看出来了吧,之所以长期以来中国家庭、学校和社会把孩子的青春期视为“叛逆期”,根本原因是成年人,父母、教师和社会好事者,对青春期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不符合孩子与生俱来的成长规律,招致孩子的抵触,激化亲子、师生等成年人与孩子的冲突。
那么,也就不难回答题目的问题,家有初中生,父母如果能都懂得如何根据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地教育引导,能让孩子信任并且引为朋友,那么父母也就能在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到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样就就不难帮助和陪护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既不因过于倚重学业而耽误其实更为重要的人格和社会性发炸,也不因不恰当的教育应对促使亲子关系恶化,使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失控。
孩子有一个极其自私的爸爸该怎么办
先谢谢您给的宝贵意见,但我们沟通过,不遇到事,大家相安无事,一有事,哪怕是一点点的事,他都像原子弹爆炸,孩子和我都很痛苦
十七岁孩子叛逆期,不和大人沟通,应该怎么办
17岁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这是很多家长会遇到的问题,不是直接嗯嗯哦哦,就是一言不发。
就我经手的案例的话,这种情况,总结起来就3个原因:
1.不再信任父母父母屡屡失信,又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时“按我说的做”而不是“按我做的做”。
身教>言传。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孩子会不断的失望,而后进入放弃的状态。他在拒绝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这种失去信任感,是点滴积累的。在孩子幼年时期,他最重视的就是父母,当父母屡屡失信,孩子就会积累失望情绪,到最后“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不可信的人”这种观点,就会深深的根植在孩子的心里。
2.沟通无效这种情况是在过去,孩子有用沟通的方式向家长反映过自己的需求,但是所沟通的结果,并没有让孩子满意。让孩子满意不等于迁就孩子的一切意见,而是拒绝得有理有据,让孩子心服口服。
既然说了也白说,为什么我不省点口水呢?我爸我妈就是那样的人。
本质上,就是没有尊重过孩子,没有平等的对待孩子,孩子失去了他应有的权利。
3.对父母的教育方式采用无声的抗议三种情况,这种是最危险的。这是因为,无声的抗议可能引起家长更高压的反应,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孩子并不是单单不认同家长的理念,而是不认同家长。“你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残害我!”,大概就是这样的心理。即便是为他好。
在这情况下,同一句话,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孩子会听,但是从家长嘴里说出来的孩子本能的拒绝。即便是“吃饭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从爷爷奶奶嘴里说出来孩子会好好吃饭,而从家长嘴里说出来,孩子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真烦!”
青春期的问题,夹杂着非常多的家庭问题,甚至还包括社交问题,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能讲清楚。这里提醒题主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解决方式的思考:
1.是否平等的对待过孩子?(请理解好“平等”的定义,具体可以百度)
2.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3.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尽可能的回忆起来,是不是一些无心之失或者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所导致,找到这个转变的契机,以此为切入口。
4.向孩子的朋友求助,孩子此时肯定不愿意和家长开口,但是他会向好朋友开口。间接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娇惯成性的孩子怎么教育和父母对待孩子只建议不控制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