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及和浙江五大冷知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金华在浙江省的地位
金华,这个名字或许在古代,并不为大家所知,但是近年来随着义乌和横店的声名鹊起,他们所属的金华市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
金华,自古为浙江省辖地级市,也是作为浙江省几个土著城市之一,何为土著,也就是历朝历代建立之初,几个城市的建制只会大不会小,在建立之初只会增加许多个代管的县,在浙江省,有这样的存在的城市除了金华,那就是杭州,温州,宁波,就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衢州一度被划入金华专区,而后建德专区也被划入,而同时,绍兴舟山属于宁波,丽水台州属于温州,湖州嘉兴也是各有统领,杭州则是在后来兼并了建德专区。
通过以上说明,大家不难发现,这四个城市恰好吻合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四大都市区所在地,其实这四个城市,也确实是浙江省地理上的区域中心城市。
金华,作为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历来是战争年代,控制浙江的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浙江省中部最大的盆地金衢盆地的中心,金华历来是军事重镇,熟悉地理的朋友不难发现,浙江西部,南部全都是崇山峻岭,从中国的南部,或者西部进入浙江,金华是必经之地,金华不仅仅是浙江之心,也是省会杭州的门户,就算是放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金华依然是华东地区的军事重镇。
金华市,是地级市,下辖婺城玙金东两区,以及浦江,武义,磐安三县,代管了义乌,东阳,永康,兰溪四个县级市,众所周知义乌的强大,东阳永康也均是百强县,有很多人包括义乌人说什么金华没有义乌会很垃圾云云,其实知道点常识就知道,金华本来就是八婺大地的名字,没有了义乌何来八婺,就像杭州去除了萧山余杭一样,那还是杭州吗,而且省里有意促进金义的发展,也给了非常好的定位,需要的就是两者的携手,创建一个更好更强大的浙江之心
“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什么意思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见千般恨未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由妄念躁动之中恍然超越、豁然达观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淤泥生红莲。
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轼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写下了此诗。
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未至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颇有此意。
白话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观潮》一诗,也是继于以往人生体验,看清自己心随境转、杂念丛生的冲动之后的淡雅,不随着冲动妄念走。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都是例证。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住静观心”、“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自己妄念看清,恍然看清自己之后,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未来时的千般期待、万分遗憾,显得很可笑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