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古诗冷知识?杜甫的冷知识(你知道杜甫的诗吗)

9个冷知识 语文课本里的杜甫画像,其实是画家本人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杜甫古诗冷知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杜甫古诗冷知识以及杜甫的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古代好听兵器名字
  2.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兵器和名称往往相辅相成,名称可以体现兵器的特性,兵器则因名称更加霸气,毕竟这玩意没办法萌萌的。所以往往越是霸气的名称,越可以称之为好听。

一、矛长丈八曰槊

我觉得最好听的兵器名称首推槊。《释名》:“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硕硕之声犹在耳边,战马嘶鸣之状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三国演义》曾这么描述:时操已醉......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横槊赋诗”的这段文字增添了槊的王霸之气。槊也被称之为枪中之王,《北史·高敖曹传》:“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可见其在战场之上的傲然之态。在南北朝之时因重装骑兵,也就是甲骑具装的崛起,槊也受到了重视,槊锋可达50-60厘米,有棱,具有良好的破甲功能。

到了初唐,更是随着李世民的玄甲军纵横天下,代表人物秦琼、尉迟恭和程咬金等将领都是用槊的高手。洛阳城大战,玄甲军参加虎牢关大战,槊锋直入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贯穿敌阵,是何等的霸气!

二、掩月刀

偃月刀因关羽,天下无人不知,所以也常被称之为关刀,成为了中国长柄刀的代表。

此刀“刃前锐利,刀后斜阔,长柄,柄末端有鐏”,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名称即来自于此刀的形制。在《三国演义》中又有名为“冷艳锯”。

其实真正的偃月刀要到宋代才出现,而且正式的名称应该是掩月刀。随着宋代冶炼技术的提高,使得制造大型兵器变得容易了一些,此时又有北方骑兵肆虐,掩月刀便应运而生。

但此刀过重,往往并不适合在军阵中运用,多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出现,为提振声势所用,也是宫廷侍卫的仪仗兵器之一,到了清代则更多运用在武举考试的臂力考较中。

三、绣春刀

因一部《绣春刀》的大电影更是名扬天下,此刀是明代锦衣卫所用,但也不是人人都有,因为它是皇帝赏赐的。

刀的名称则是来源杜甫的《入奏子》:“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杜甫描写的是一名御史,文武全才,深得皇帝信任,经常交代其执行重要任务,并直接向皇帝汇报。明代用来作为刀的名称,则是为了表示锦衣卫与皇家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

锦衣卫初期是皇帝侍卫,后期演变出侦察、逮捕、审问等职能。除了令人恐怖的北镇抚司外,锦衣卫也参与收集军情的工作,比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便是依赖其收集了大量的敌军情报,为之后将倭寇赶出半岛立下了汗马功劳。

古代兵器的名称既包含了它的功能和特点,也糅合了传统文学之美。具有如此好听名称的兵器还有很多,但以上三个是真实存在并实际运用于古代战争的。特为君列举如上,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我是@知行读史,欢迎关注、评论和点赞,我们一起畅聊有内容、有故事的历史冷知识。

不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63年春,安史之乱结束,而身在蜀中的杜甫辗转听到这一令人激动的消息后,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与激动,写下了这首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身在千里之外的诗人杜甫设想坐上快船,穿越三峡,转往襄阳,北上洛阳,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但本诗中写到的一些地理名词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还是有许多值得解读的地方,尤其是里面的地理名词如“河南”“河北”,并不是今天的地理位置。所以说只有把诗中的这些“冷知识”一一梳理清楚之后,才可以深入一层地去感知诗意,感知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喜悦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不知道的唐朝冷知识 杜甫一辈子到底有多倒霉
标签: 杜甫 知识 古诗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