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三人能力)

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石达开

大家好,关于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骆秉章为什么杀石达开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太平天国最为悲情的英雄石达开为何遭凌迟而死
  2. 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
  3. 石达开的儿子是被怎么处死的
  4. 骆秉章杀石达开后曾国藩如何评价

太平天国最为悲情的英雄石达开为何遭凌迟而死

石达开确实可以算是太平天国最悲情的著名将领之一,父母妻儿惨死天京,提理朝政遭到猜忌,率部出走屡遭质疑,走投无路被迫投降,惨死在清廷屠刀之下。

石达开是如何落到清军手里,遭受凌迟处死的呢?

年少成名突遭变故

石达开,广西贵县客家人,家境优渥,平生喜欢结交江湖义士行侠仗义,类似于晁盖、宋江之类的人物,在当地颇具威名。石达开年仅16岁受洪秀全之邀加入太平军,受封为左军主将,翼王五千岁,是太平天国永安建政时所封五王之一。他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在长沙水陆洲大败清将向荣,幸亏向荣的马跑得快“骑善马得免”,侥幸逃过一死。1855年初的九江湖口战役奠定了石达开在太平军中的威名,在他的指挥下,节节败退的西征军大败曾国藩率领的水陆大军,湘军自此一蹶不振,几年后才重振雄风。

1856年,太平天国爆发了著名的“天京变乱”,石达开的父母妻儿被北王韦昌辉所杀,惨死在乱军刀下。义愤填膺的石达开竖起靖难大旗,请天王杀北王以谢天下,洪秀全诛杀韦昌辉后,请石达开回京提理政务。可当石达开回京后,却遭到洪秀全多方猜忌,派他的两个哥哥处处予以钳制。终于明白上当受骗的石达开逃出天京,到安庆召集旧部实施远征。

众叛亲离心灰意冷

石达开率领二十多万太平军精锐自安庆出走,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大军茫茫然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省流窜。见此情状,军中将士纷纷起义回朝,亲信汪海洋、彭大顺等纷纷劝他回京,连他的族弟石镇吉也背叛了他。心灰意冷的石达开打算回贵县老家隐姓埋名,可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清廷四处派兵对他展开搜捕。石达开只好硬着头皮再度逃窜,经湖南、湖北、贵州进入四川,准备占据成都做为大本营。清军沿途派兵堵截,石达开两次试图强渡金沙江均告失败,无奈之下,只好退到云南重整旗鼓。

1863年春,石达开在昭通府米粮坝成功渡过金沙江,准备渡过大渡河向成都平原进军。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军行进至四川宁远府河西司紫打地陷入四面受阻的绝境,前有大渡河,后有马鞍山,左有松林小河,右有老鸦漩河。这时候,石达开新纳的十四王娘刘氏生子,石达开高兴之余下令全军庆祝三日,错过了最佳渡河时机。大渡河水连夜陡涨数丈,清军也借机赶赴北岸布置好了防务。石达开派兵强行渡河失败,向松林小河突围,土千户王应元率部拼死抵抗,土司岭承恩又趁机断了石达开粮道,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石达开部被困在紫打地,粮饷无继,粮食战马吃光后靠挖野菜充饥。

英雄末路死于凌迟

石达开写信给王应元和岭承恩以利借道,承诺如肯借道将送黄金千两做为酬谢,王岭二人不为所动。石达开只好冒死突围,沿河边峭壁行至利积堡,坠涯落水者达一万多人,王娘七人投水自尽。王应元率部紧追不舍,岭承恩从马鞍山压下,石达开腹背受敌,险象环生。自知大势已去的石达开写下投降信,情愿舍命以全三军,带着儿子石定忠、部将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向清军投降。

窃思求荣而事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全三军,义士必作……大丈夫既不能开疆报国,奚爱一生;死若可以安境全军,何唯一死!《石达开给骆秉章的投降信》

四川总督骆秉章闻讯命人押解到成都受审,1863年6月25日,石达开在成都闹市被凌迟处死,年仅33岁。据说,石达开受刑时神色怡然,至死未出一声,观者无不动容,称他为“奇男子”。封建王朝对于犯谋反大罪者向来处以极刑,石达开做为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被凌迟处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文/历史茶坊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

清军在对待被俘获的太平天国将领问题上,有三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劝降而不杀,二种是劝不降而杀,三种是不劝便杀,而且杀的手段极为残忍。其中,处理韦俊就是劝降不杀。处理陈玉成就是劝不降而杀,处理石达开便是不劝便杀。

那么,为什么清军抓到韦俊和陈玉成后,要劝降他们,而不劝降石达开呢?

(韦俊剧照)

关于韦俊,准确地说,还不是清军抓到他,劝他投降,而是他主动投奔清军的。

韦俊为什么要投奔清军?有两个原因:一是韦俊在守卫武昌的时候,被清军包围了9个月之久。韦俊已经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二是当时正好发生了天京事变,洪秀全借韦昌辉的手,杀掉了杨秀清,又对东王府进行了灭门,而且清洗了东王的部下。接着,洪秀全又让石达开回来,杀掉了韦昌辉。这样一系列的变故,让韦俊怀恨在心,因此,他主动打开武昌城门,投奔了清朝。

韦俊投奔清军后,对于清军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毕竟这是太平天国的将领主动投奔过来,这是第一次。所以,优待韦俊,就意味着瓦解太平天国的军心。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清军封韦俊为参将。让他带来清军围攻天京。

陈玉成被抓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走到了最后的阶段。不过还没有完全覆灭。还有很大一部分有生力量。这时候,清军将领胜保极力劝说陈玉成投降,并以荣华富贵来诱惑他。

清军这样做,其意义也是为了让陈玉成带个头,从而引诱更多的太平军将士投降。当时清军和太平军的交战,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陈玉成能投降,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有一大帮清军将领跟着陈玉成学。

(陈玉成剧照)

不过,英王陈玉成毕竟是英雄,他临危不惧地说了一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然后从容赴死。体现了一个革命英雄的本色和气概,让清军的阴谋落空。

但是,清军对石达开的处理方式完全一样。当时石达开在大渡河边被清军围追堵截,太平军在突破无望,只剩下两千人的时候,石达开为了救这两千人的命,主动前往清营。他当然不是去投降,而是想用自己的命,把这两千人救出来。不过,石达开想得过于天真。清军不但立刻把他抓起来,而且也没有放过太平军这最后的两千人。

清军抓到石达开后,用非常残忍的凌迟手段,杀害了石达开。那么,清军为什么不劝说石达开投降呢?我觉得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石达开剧照)

一是石达开是主动前来赴死的,不是抓住的,不存在劝降他的问题。

二是当时石达开的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如果要劝石达开投降,必然是为了引诱其他人投降。没有什么可引诱的,自然用不着劝石达开投降了。

三是石达开是从天京出走的一支部队,虽然当时太平天国天京政权还在,但是,毕竟石达开的部队,和天京政权是有很大矛盾的,劝降石达开,对于瓦解天京政权没有太大的意义。

四是清军实在很痛恨太平天国,抓到太平天国的将领,劝降的很少,大都是处以极刑,以之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

五是石达开是英雄,他有一股凌然的正气,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投降的。就算劝他,也是白费力气。

总之,清军处理被抓住的太平军将领,都是站在不同时期不同立场来考虑的,因此处理方式不一样。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石达开的儿子是被怎么处死的

据记载,石达开共有三个儿子,均死于石达开遇阻大渡河前后。1864年6月4日石达开军分别抢渡松林河和大渡河失败,转向东进,于6月10日到达大渡河另一支流老鸦漩西岸的利济堡,该处水势比前两处更为险恶。渡河无望,他的五位妻子抱着两个幼子,相拉着投河自杀。石达开身傍就剩下一个五岁的儿子石定忠。

石达开受部下变节分子利诱,为保住所部活命,携石定忠到清营接受遣散。结果最终被四川总督骆秉章凌迟处死。对于石定忠去向,有记载说,因年幼小无法执行凌迟,等长大后再执行。更有说法,石达开托骆秉章抚养石定忠,定忠长大后想为父报仇,被骆毒杀。

我以为以上说法不成立,当石达开携子投清营时,为表明真心放弃武装,下令剃发、打碎渡河器械、把兵器投入河中。当时,还有总兵员八九千人,遣散老弱四千余人,二千壮兵留居大树堡关帝庙,二千人徒手随石达开往清营。到清营后,根本就没有石达开谈条件的可能,一场审讯接一场审讯,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不到半月石达开便被处死。对于石达开余部,被遣散回籍者,遭沿途截杀;未回籍者给奴隶主做奴隶。随石达开到清营及关帝庙居留者,全被清军及地方武装分别杀死。试想,石定忠是被石达开公开带到清营的,为众人所见,谁敢藏匿?谁敢抚养?石定忠断无生理。所谓凌迟杀人,只不过要折磨被刑之人,其目的仍然是杀人,用个残酷的方法把石定忠杀死就交待了,有谁为了个石定忠自找麻烦。骆秉章是石达开同乡不假,但绝不可能抚养石定忠。

骆秉章杀石达开后曾国藩如何评价

1863年石达开在四川被清兵围困,为了手下人的活路,他宣称一人负责,放了他的手下,然后投降。在石达开被俘后,成都受审驳斥清廷官员,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曾国藩判他凌迟处死,被活剐1000刀,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这样的英雄,可惜没有遇到明主。

他的老对手曾国藩是又惊又怕,赞叹不已。曾国藩说“贼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骆秉章为什么杀石达开、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