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禁止“校园贷”是好是坏,校园贷为什么叫停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江苏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贷遭退学,离家出走后仍继续贷款,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好多人没有。各种贷款,信用卡套现等行为屡见不鲜,一个个都是没有公主命得了公主病,而且病得不浅。
从个人来说,应该量力而为,量入而出,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嫉妒,羡慕,攀比是原罪,只有从心里认识到自己和家人的收入水平才能有符合自己的消费水平,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从平台来讲,现在很多平台真实恶,为了利益不断降低贷款门槛,有没有消费和偿还能力都给贷,管杀不管埋,贷出去了就采取各种手段收回本钱和利益,这样的平台,这样的人没有道德底线,应该封杀。
为什么捷信,校园贷,各种网络高利贷借贷平台,不下台呢
捷信早就停止学生业务了,一直合法合规,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信息了。,
大学生校园贷“悲剧”为何频发
感谢头条邀请啦~
先说一下校园借贷在大学校园风行的原因:
1.诱惑大
一些借贷平台打着“0利息”,“12个月免息”的旗号,让不少同学加入了分期付款的浪潮。例如“京东白条”推广期的活动,蚂蚁金服推出的“蚂蚁花呗”的“先消费,后付款”的口号,都让不少同学在“双十一”时选择分期付款。
2.欲望大
大学生有不匹配自己能力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冲动,攀比现在也比较普遍。
除此之外,校园贷门槛低,手续方便,可以直接可以贷到现金。而且,校园贷到款速度快,有同学表示,最快的只要几个小时贷款就能到账。
3.易推广
如今学生的地推团队很容易建设,只要这些小额借贷平台为学院和学生组织提供资金赞助,便可以随意推广。例如某高校某毕业晚会拉到“京东白条”赞助,几乎强制性的要求每名大一新生必须注册白条账户,学生要上传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且需要手持身份证拍照留底。
综上所述,大学生缺乏对金融知识的基本了解;消费欲望与虚荣心作祟,而自身并没有经济来源;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有漏洞,让借贷公司有空子可钻,从而部分大学生误入歧途,最终利益受损;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一起加入借贷行列.....都是“校园贷”频发的原因。
禁止“校园贷”是好是坏
近些年,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因“校园贷”而陷入困境的新闻屡见不鲜,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校园贷”的压力之下,为了还钱,走上了“援交”的道路。“校园贷”的问题一再集中地暴露在人们眼前,向学校和社会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些金融创新产品,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凡事都有两面性。
“校园贷”是一种消费贷款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P2P模式的非银行中介机构纷纷抢滩校园,将其作为一个生利工具而向校园广泛推出。可是,任何贷款产品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需要借贷人在约定时间内归还本息,因此尽管现在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热衷于开发并推广各种贷款产品。
通常来说,借贷对象一般都是有工作岗位的社会人士,有一定的还贷能力。而贷款方大都也会充分考虑到对方还贷能力而再行借贷。这为借贷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而“校园贷”面向的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有不同于成熟消费者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尚未就业,在校生活和学习费用都由家庭负担,一些贫困家庭学生虽然可得到学校补助,但也是很有限的,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不需要另外的开支,因此严格地说“校园贷”的市场不应该很大。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正在人格形成期,心智尚未成熟,对各种超越自己财力范围外的金融贷款产品很好奇,因还贷而产生的心理约束防线极为脆弱,而他们又能够熟练地在网上操作各种电子产品,“校园贷”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手一滑钱就进来了。
“校园贷”的流行,其实是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自己利益的扩张,利用了学生们自控力差的特点来拓展业务,是一种唯利是图,不讲社会责任的表现。一些学生为了还钱,不得不继续借贷,最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终酿悲剧。
针对“校园贷”出现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曾经出台过管理措施。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也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扎紧了“校园贷”的笼子。
这些措施固然有利于减少因“校园贷”而产生的问题,但是,“校园贷”是在借贷平台与学生之间直接办理手续的,因此,这些措施再严密,仍然不能完全阻止问题的产生。
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不应该成为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的目标,向他们发放贷款会使他们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也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因此,对于“校园贷”这类所谓的“金融创新”,有关部门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出几个文件就完事了,而是应该果断叫停,将所谓的“金融创新”挡在校园门外,让大学校园重归宁静。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禁止“校园贷”是好是坏和校园贷为什么叫停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