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摄影的设置方案和操作

三星手机怎么设置全屏拍摄 全屏拍摄设置教程分享

style="text-indent:2em;">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舞台摄影的设置方案和操作和舞台怎么弄好看点的图片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舞台摄影的设置方案和操作以及舞台怎么弄好看点的图片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拍摄活动现场照片怎样拍好看
  2. 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
  3. 舞台背景很亮时,怎么正面拍摄可以主题和背景曝光都正常
  4. 舞台摄影的设置方案和操作

拍摄活动现场照片怎样拍好看

1、空镜头拍摄:到场后一定不要忘记拍摄会场以及会场各区域的空镜。包括会场(曝光要以会场主体,如舞台等数值为主)、大门口签到处、一些较大的会议活动还会在会场外布置横幅、氢气球一类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还有就是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奖状特写等等。2、主要人物会前拍摄:活动前一定要和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负责人沟通,确定拍摄人物重点(包括主办方领导以及受邀主要来宾等),并且记录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尽量能够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和环境。3、活动过程拍摄:A、领导讲话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抵近拍摄。这样可以将主席台的横幅、投影等反映会议内容的信息拍摄在画面当中。拍摄时机需要摄影者掌握,一般在讲话者抬头与参会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势时按下快门,这样可使讲话者显得更加生动。也有的领导自始至终不抬头交流,这样的讲话者拍摄一般可在讲话开始时活结束时会出现讲话这抬头的机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低头的时候一定要拍上几张以免内容缺失。拍摄角度一般要与讲话者同高,尽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摄,并和讲话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B、会场拍摄:主席台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的特写。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调较暗,拍摄尽量使用人脸曝光值测光数据,注意不要让麦克风、水杯等挡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会场内前排就坐的一般为比较重要的参会者,所以需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会场进行拍摄。最后还要对会场全景拍摄,拍摄位置一般为后场后左、中、右三个位置各拍一张,曝光值同样应该以主席台测光数值为准。c、活动拍摄:一定要注意主要领导和重要与会者的活动并兼顾其他与会者。拍摄尽量做到人物和能够表现活动的主题的背景相结合。当参与活动的人员走动时,应尽量走到前面拍摄,而不是从后面跟随。还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时宁欠勿过。

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

由于工作关系,本人经常拍一些演出活动,下面分享一下这两年拍舞台的一些感受,没有太多理论上的分析,都是老甘自己实践中的体会,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一、器材准备。拍舞台我常用的的镜头有两个,70-200和24-70。如果是相对重要的舞台活动,哪就带两台机子,尼康D7000+70-200(半幅机身配全幅镜头会获得更长的焦段),D810+24-70。如果是一般的活动,哪就只带D810一台和上述两个镜头。这里强烈推荐70—200,简直是拍舞台的利器啊,多数情况下前排到舞台的距离最适合70-200镜头,至于后排怎么办,老甘还真没在后排拍过,想想带个400的镜头架后排,你是在打鸟吗?看问题描述想必题主和老甘一样经常是活动的参与者,那混个前排是没问题的。好了,闲话少扯,请大家收拾收好相机镜头,装好备用电池和备用存储卡,一起和老甘去拍一次舞台演出。

(至于三角架和外闪,老甘是从来不用的,为毛不用?这还得叨叨几句,先说三角架,重点是在前排中间位置支个架子会阻挡后排观众视线,支到两侧又拍到不好照片,二是不方便移动,三是支个架子站半天实在太累,至于不用架子如何拍到清晰的照片,后文有述。再说外置闪光灯,如果一个舞台的灯光差到需要闪光灯补光或者没有面光的时候,哪这样的活动还值得拍嘛?另外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拍舞台,要的就是舞台上灯光明暗色彩变幻的效果,包括村委会门口的民俗演出,更需要那种昏黄的光影,你说你拿个外闪一下子闪个里外透亮,光影呢?格调呢?都让你闪没了。。。)

二、现场准备。提前到达现场,在前排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的话尽量靠中间。然后调试相机,先装上70-200的镜头从相机里瞅一下舞台,如果70端至少能装进多半个舞台,哪就最好不过,整个晚上就不用换头了,不然的话,偶而拍舞台全景的时候还要换头。下面说重点,敲黑板三下,讲六点内容。

1、将相机设为高速连拍,因为你单拍的话,等你看到这个动作该拍然后摁下快门,人家的精彩表情和动作早过去了。

2、将相机调到AF-C模式。就是连续伺服对焦,因为舞台表演都是活动的,这个模式可以让我们对动态目标持续保持对焦准确。

3、将ISO设为自动,我一般最大是6400或上下一个档,D810完全压得住,照片稍暗一点问题不大,还有细节后期可以提一下曝光,再高的话噪点不好控制。而将ISO设为自动,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以保证快门速度在安全线以上,这就是前面说到的不用三角架也可以拍不糊的原因。

4、拍摄模式,如果舞台灯光变化不大,用M档,快门我习惯320以上,如果舞台灯光变化过大,我一般用光圈优先,单个特写时光圈最大,多个目标时收到F4到6(上图就是没有收光圈,前排小朋友拍虚了)。比如舞蹈类节目,灯光不会全亮,而当主持人上场时,或者语言类节目时,一般灯光是最亮的,用M档的话就要记得根据节目随时调整,比较麻烦。

5、白平衡。我一般是用自动白平衡,因为舞台灯光色彩变换比较大,肤色虽然随之变化,但自动白平衡拍出来舞台感更强,个别需要调整的后期拉回色温就可以了。顺带说一下存储格式,当然JPG,否则用RAW格式不但连拍时有可能存储速度跟不上,而且后期选片都能把人累死。

6、曝光补偿。我拍晚上的舞台演出,一般会把曝光补偿减低一到二个档,白加黑减的理论这里就不多说了,拍舞台的话,降档会使暗部更暗,而人物更加突出。如下图的齐秦,就是老甘曝光补偿减档拍的。

三、进行拍摄。节目开始后,照例先给主持人特写,全景来几张。歌唱类的节目拍摄比较轻松,特写、不多的几个肢体动作拍几张就行,然后你就可以专心听歌了。舞蹈类节目就要上心了,精彩的动作往往一闪即逝,所以基本上感觉有好动作就要一直拍,中间注意尽量多半按对焦,免得跑焦。语言类节目,光线没有什么变化,正常拍就OK。关于不同节目的拍摄要领,其实还是很有说头,这里就不多讲了。下图是我拍过一个魔术节目,正好拍到了其中的奥妙,大家自己找一找。

四、后期处理。每拍一次表演,带回来几百张照片,光选片也是个花时间的活儿。所以我一般只是做三个步骤:选片、二次构图、简单调一下曝光度和色温就OK了。再说舞台表演类照片就是起个纪录作用,所以后期完全可以不用PS,光影看图+光影魔术手就已经足够。我一般是先用光影看图选片,剔除虚焦、人物动作表情不好、没有主题和表现力的照片,然后用光影魔术手二次构图、调曝光度、调分辨率后存盘待发(光影魔术手也就这几个功能特有效率,用其它功能就毁图了)。其中极个别有感觉的片子,才在PS里调整,这样的话效率就比较高了。

以上是我在实际拍摄中总结的的几点体会,学无止境,肯定有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交流。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爱摄影的老甘”,让我们一起进步。(本文所有图片均为老甘原创)

舞台背景很亮时,怎么正面拍摄可以主题和背景曝光都正常

我个人建议:由于舞台上灯光变化很大,点测光无法保证测光准确,应该用评价测光,以保证整个画面光线比较平均,至于主题可以后期处理,

舞台摄影的设置方案和操作

一般而言,舞台前方的乐池两侧是最适合拍摄的位置,在大型演出的现场,往往都将中间位置留给媒体的摄影、摄像工作人员。在拍摄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选择乐池的两侧及四周的位置,这样会给我们的创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使用长焦镜头

舞台和观众席总是有些距离的,在拍摄较为正规的舞台演出时,观众是禁止随意走动的,如果场地不大,通常70-200mm镜头就足够用了。此外,广角镜头也是必备的,可以用来拍摄一些开场的舞蹈类节目。定焦镜头虽然光圈大,但无法满足灵活构图的需求,因此不推荐使用。

使用大光圈

使用大光圈时为了保证能够使用较低的感光度提高画质,以及使用高速快门凝固动态画面,所以镜头的光圈请一定要全开。如果舞台光线条件尚可,那么在不影响画面清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缩小一点光圈,已获得更加优质的图像。此外,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以免影响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

注意快门速度

在拍摄舞台演出的时候,为了获得清晰的画面,安全快门速度是快门速度的底线。如果是拍摄舞蹈类节目,那麽还需要更快的快门速度,在光圈无法继续加大的情况下,需提高感光度的数值,以确保画面的质量。

拍摄户外的演出活动时,我们可以将环境也带入进去,一同进行记录。在光源充足的环境下,适当降低快门速度同样可以获得清晰的画面。

灵活设置感光度

舞台灯光造型都是有规律的,如果你拍摄的这次舞台演出活动,有专业的灯光师进行舞台灯光设计,那麽恭喜你,这次拍摄你不需要太过于频繁的调整相机参数,正规演出的舞台灯光,其光线亮度通常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之内,不同的节目虽然灯光效果不一样,但是主光源的亮度是不会大幅改变的,而且一般而言,现场的光线亮度是足够支持拍摄的,不需要把感光度调的过高。根据不同的舞台灯光亮度,适当调整即可。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海康威视 大华 宇视等牌子录像机及摄像头混搭使用安装设置方法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7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