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历史上真实的杨广是怎样一个人,以及冷知识杨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隋唐的知识
隋朝(581年—618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将帝位禅让于杨坚,建立隋朝定都西安,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
历史上真实的杨广是怎样一个人
一个外国人对杨广的评价
首先声明:本人绝不是广告商,也不是为下面这个人作广告的!主要是非常认同崔瑞德这个英国人的观点!现转发给爱好历史的朋友们!以供借鉴,仅次而已!
崔瑞德(DenisTwitchett)是丹尼斯?克利斯平?崔瑞德的简称,文名杜希德,1925年9月23日生于伦敦,最初研究地质和地理学,《剑桥中国史》主编,发起人,2006年逝世。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对这个历史上称为隋炀帝的人的性格刻划是非常困难的,除了一些模糊的感觉外,人们不能期望在集中把他说成是古典的“末代昏君”的大量被窜改的历史和传奇后面,对此人的实际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历史文献把文帝的谨慎节俭与炀帝的放荡挥霍进行对比,但从下面建设东都和完成运河体系这一节可以看出,这种鲜明的对比过分夸大了。民间文学把炀帝描绘成荒淫无度的人——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人们会发现,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隋炀帝毕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他可能有点像政治美学家,这种人的特点可用以下的语言来表达:“的确,自欺欺人也许是一个规律,因为带有强烈的艺术成分的政治个性具有一种炫耀性的想象力,它能使其个人的历史具有戏剧性,并使一切现实服从野心勃勃的计划。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关于他(杨广)对三个年长资深的批评者采取的粗暴行动并在607年将他们杀害之事,我认为并无夸大;而这一年正是颁布刑罚较轻的新律之时。这些严酷的措施预示着以后几年不幸地加剧的暴虐行动方式的来临。即使我们姑且假定处决先皇的三个主要政治家的指控有一定的根据,609年年迈的薛道衡因含蓄地批评时局而被蓄意判处死罪之事,也肯定使炀帝的执政由此进入了更黑暗的第二阶段。“儒家修史者对炀帝道义上的评价的确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间传说、戏剧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观众的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人民生活在一个无节制地使用权力、有豪华宫殿和享有无限声色之乐的世界中,只能产生这种感情上的共鸣。在中国的帝王中,他决不是最坏的,从他当时的背景看,他并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适合巩固他父亲开创的伟业,而他在开始执政时也确有此雄心。但是他希望历史会肯定他的执政以及他追求豪华壮观的欲望,这就使他的判断力不能发挥出来。那种骄奢淫逸的作风只能使阿谀奉承之辈得势,而他周围确有这样一批人,这对他是致命的。远征高丽——这种企图的目的我相信是合理的,即使是传统的——随着每次失败,却使他越来越着迷,而着迷对于拥有最高权力的专制君主及其统治的人民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杨修和杨广有关系吗
杨修和杨广没有关系。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隋炀帝杨广前期是不是很牛都干了啥事
大隋仁寿四年,这一年隋炀帝登基。后人看来这一年也很平常,天下统一了,风调雨顺,你杨广老老实实的当个富二代,当个守成之主也就算了。
但是当时的人可不这么想,因为隋文帝杨坚最后几年和汉武帝一样,老糊涂了。越来越猜忌,开始屠杀功臣,开征各种苛捐杂税。对老百姓越来越严酷,杨广一登基,满朝文武突然放心了。老家伙走了,来了一位少年天子,而且文采风流,名声极好。
杨广也看到了他老爹晚年干的那些事,虽然他不吭声,小心谨慎,装死,但是心里还是有想法的。
所以一上来就干了三件事,第一,把老皇帝临死时颁布的那些严刑苛法全部废除,修改《大隋律》,把谋反大罪的连坐给废除了。你造反杀你,和你家人没关系,多先进的法律呀,
第二就是普免天下钱粮,因为他老爹实在是太能抠门了,把天下搜刮搜刮,整天就跟一个聚宝盆似的,搜刮民间。据说他临死的时候,国家的府库里的粮食足够天下人吃五六十年。这数字我有点不敢信,但是历史上就那么写的,但至少那个时候皇家的粮仓里真的是堆满了粮食。你看,富二代和富一代想法就不一样,杨广说,你搞那么多粮食干什么?最后不是烂了。给老百姓点,普免天下钱粮。这一条要知道,在杨广执政的时间干过多次,而且一次一次的降低天下的税率,所以他不是一个不懂得宽仁之道的皇帝。
第三件事情,杨坚这个人呢,史上记载,叫素无学术。这个人呢,大兵出身,武将出身,看不起知识分子,不太尊重知识分子。杨广不同,他本来就受过完整的儒家教育,所以礼贤下士,开科取士。你看,科举制正式开始,就是从杨广这时候开始的,开启了一代文治,一改他老爹那种素无学术的治理方法。下图为扬州隋炀帝墓
隋炀帝干完这几件事情之后,在天下儒生心目当中,简直就是升起一轮红彤彤的红太阳啊,圣主临朝了,于是雪片一般的贺表称颂飞向朝廷。
但是在杨广看来,这算什么嘛,不过先上几道凉菜,你们先吃着玩玩。要知道我在太子府隐忍那几年,装孙子那几年,你以为我天天真在抄佛经呢?我在构划我伟大的未来帝王生涯呢,我将来要干的事情是你们这些儒生想都想不到的。
果然,当年十一月,一道诏旨下来,说给我征发十万民夫,到洛阳北边先修一条一千里长的堑壕,以备北方的突厥骑兵南下。可是为啥要修呢?十七天之后答案揭晓,一道诏旨下来,皇帝决定在洛水之滨修建帝国全新的都城洛阳。开过年之后,三月十七号,百万民夫集中在洛水之滨,当时世界上可能最大的一个工地,修建洛阳。又几天之后,一道诏旨下来,再给我征发百万民夫,修建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通济渠。又几天之后,几个大臣奔赴南方,要为五个月之后皇帝的南巡打造万艘大船。
你看,你熟悉的那个隋炀帝出现了吧,这是抽风的节奏嘛,找死的节奏嘛。下图为杨广的墓志铭
那杨广为什么要兴建这两大工程?如果站在隋朝当时的历史情境里,你就看得比较清楚。因为在隋朝统一之前,中国已经分裂了四百年,其中只有西晋的时候短暂统一过,所以当时分裂的势力和趋势仍然是非常大的。在当时的老百姓看来,分裂才是常态嘛,统一是个变态,你隋朝刚刚统一,在精神文化上,你敢说你统一了吗?所以如果要锻造一个大一统的千秋帝国,对不起,你必须还要下几招妙棋。
所以你看杨广下的这两招棋,你不得不称之为是妙棋。第一步,把都城移出关中,在洛阳新建一个东都,和原来的长安形成一个扁担之势,这才挑得动整个帝国。原来你只在长安当都城,那好,江南、山东发生的事情,你鞭长莫及嘛。就在杨广登基的那一年,他弟弟造反,消息两个月才传到长安,这才派兵去镇压。虽然也镇压完了,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帝国的中央没有一个中枢机构,那你很多事情是照顾不到的。
这是东西矛盾,还有南北矛盾呢,杨广是带兵并灭陈朝的主将,他还当了将近十年的江南主管,他太知道这个国家南北方人民没有统一嘛,在精神文化上,北方人、南方人互相之间瞧不起,因为长达四百年都属于两个国家,你说他能够在精神上完成统一吗?所以必须修建一个大运河,完成南北双方沟通货物,乃至军事物资的一个大孔道。
所以不管是站在杨广当时看,还是站在千秋万代的之后,我们今天来看,当年这两大工程,都是重组帝国的地缘格局的重要的棋子,也是两招妙棋。
还不仅如此,要知道,杨广可是富二代,他老爹搜刮天下,攒够五十年、六十年够吃的粮食,他作为富二代他会怎么想?接着搜刮?接着囤积粮食?那不是没出息的富二代吗?花呀,打仗呀!开疆扩土呀!
杨广亲自带队进击西方强国吐谷浑,凿通了西域和丝绸之路,把青海纳入中华帝国的版图,设置郡县,武功也是一时稽首。天下的经济也是好得不得了,而且杨广真的是走运,他上任这五年的时候风调雨顺,财富滚滚而来
这就是杨广上台后干的几件事,你说牛不牛?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杨广是怎样一个人和冷知识杨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