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久能睡多久(人最多能睡多少天,能睡死)

睡太多觉反而对健康有害吗 到底睡多久才算是多呢 别超过这个数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人最久能睡多久这个问题,睡眠时长不建议超过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最佳睡觉时长是6小时还是8小时
  2. 晚上最好的睡眠时长是多少及对各器官的影响如何,怎样的睡觉姿势更好
  3. 你平均每睌需要多长的睡眠时间
  4. 人最久能睡多久

最佳睡觉时长是6小时还是8小时

我们一生有1/3的时间在睡觉,但对于睡眠是怎么一回事,却知之甚少。

早晨几点起床身体感觉最舒服?午觉怎么睡才管用?为什么睡得越多,感觉越累?

相关的研究显示,熬夜有诸多危害,比如会使得女性越来越胖,而熬夜之后,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偿还睡眠负债。

睡不好觉,或许正困扰着你和身边的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睡眠的相关研究以及远离失眠的小技巧,助你安心睡个好觉。

黄金90分钟法则

“睡得久”就是“睡得好”吗?其实比起“量”来,“质”才更重要。

所谓最佳睡眠,指的是睡眠期间,保持大脑和身体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提升睡眠的质量,从而实现“最强的清醒状态”。

根据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所的研究证据,睡眠质量是由睡眠初期的90分钟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REM睡眠(大脑已经清醒,但身体还处于熟睡的一种状态)、非REM睡眠(大脑和身体都处于沉睡中的一种状态)的周期。

只要能在“最初90分钟”里有一个良好的深度睡眠,就能够实现最佳睡眠。

入睡之后,马上迎来的就是非REM睡眠,最初90分钟的非REM睡眠,可以说是睡眠全过程中最深度的睡眠,在这个阶段是很难叫醒一个人的,即便勉强叫醒,他的大脑也处于混沌状态。

如果这时能保持深度睡眠,之后的睡眠会变得很有规律,而自律神经与激素的分泌都将保持良好的状态,实现最佳睡眠。

黄金90分钟法则的三大优点

1.通过睡眠调节自律神经:

入睡后,随着睡眠状态的加深,交感神经活动趋弱,副交感神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自律神经如果能按照清醒时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休息时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的规律顺利完成交替,大脑和身体可以得到放松和休息。

2.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生长激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激素,在睡眠第一个周期的非REM睡眠阶段,分泌尤为显著,可占其分泌量的70%到80%。

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在促进细胞生长和新陈代谢以及提高皮肤的柔软性、抗衰老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3.让大脑状态趋于良好:

抑郁症患者常常是最初的非REM睡眠时长不足,导致REM睡眠状态提前到来,而嗜睡症患者则是入睡后马上进入REM睡眠,导致身体僵硬、四肢无力。

一旦最初深度非REM睡眠得到改善,之后的REM睡眠状态也会变好,让整个睡眠周期得以完善。

作息规律

坚持每天同一时间睡觉、同一时间起床,最好零点到来之前,夜里11点左右就上床,形成一种模式化的睡眠,即使很难保证每天都坚持做到,但也要确定一个基本的睡觉时间。

当睡觉时间在大脑中被固化之后,也会有助于实现模式化的黄金90分钟。

如果遇到以下2种情况:

加班

如果不得不加班到深夜,犯困时不妨先睡上一会儿,等黄金90分钟结束,在第一个REM睡眠状态下起床,开始着手完成剩下的资料。

虽然这样睡眠总体时长不足,但能将睡眠质量优势最大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黎明时,能让人保持清醒的类固醇激素开始分泌,这时人大多处于REM睡眠状态,因此,在黎明时依然保持深度睡眠的做法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黎明之后睡觉,上床后会睡不沉,影响第二天的精力。

必须早起

平常睡觉时间前约两个小时是最难以入睡的,称为“睡眠禁区”。

如果第二天必须早起,请遵循“往后挪动易,往前挪动难”的睡眠特性,想把睡眠往前挪需要花费很大功夫,最好不要勉强自己,仍然按照平常的时间入睡就好,以努力保证睡眠质量为优先考量。

体温是睡眠的“开关”

高质量的睡眠中,内脏、肌肉、大脑都在休息,人的体温会呈降低状态。

健康人在入睡前手脚变得温暖,体表温度上升,通过体表散发出热量可以让体内温度下降。

顺利入睡的关键,在于缩小体内温度与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值,可以通过洗澡等方式,从手脚释放出热量,使入睡过程变得更为容易一些。

1.入睡前90分钟沐浴

沐浴是有效缩小体内温度和体表温度差距的有效方法之一,沐浴带来的体表温度变化最多为0.8-1.2℃。

体内温度具有上升多少就会下降多少的特性,在40℃的洗澡水中泡15分钟后,体内温度会上升约0.5℃,有助于入睡。

2.足浴具有惊人的散热能力

足浴可以改善脚部的血液循环,是释放热量的一种方法,在促进体温下降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3.强化体温效果的室温调节:

入睡后,体温本身会自然降低,室温过高出汗会导致过多的热量释放,引起体温过度下降,容易感冒,同时温度较高时,往往空气的湿度也很高,不利于排汗。

反之,室温过低会导致血液循环不佳,热量得不到释放,人就难以入睡。

作为解决对策,建议要注意水分的补给、选择吸湿性佳的睡衣和卧具,调节好室温,可以将空调设定为睡眠模式。

真正的“睡眠天才”会让大脑放空,也就是睡前什么也不想

单调法则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容易犯困,原因之一就是眼前的风景一成不变。

通常情况下,无聊的东西都不太受欢迎,但却是睡眠的好伙伴。

比起“看了让人迫切想知道犯人是谁”的推理小说,选无聊的书更容易助眠。

另外,利用大脑恋旧的特性,也许能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入睡流程。

比如,在失眠症认知行为疗法中,常提及“睡不着就起床”,就是为了给大脑灌输一种概念:床是睡觉的场所。

“数羊”的正确方法:

“数羊”是特别古老的一种帮助入睡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指的是用英语数羊,一是sheep的发音与sleep相近,二是sheep发音简单,同时念的时候要屏住呼吸,具有诱导睡眠的效果。

良好的清醒状态有助于高质量的睡眠

攻击是最好的防守,“清醒”和“睡眠”互为一体。

如果早上磨蹭不起,一天会处于困倦中,加上错误的午休方式,夜晚的睡眠开关便难以开启,入睡所需时间变长,就更难以入睡。

1.光

实验发现,老鼠的下丘脑神经肽细胞中有对光产生兴奋反应的受体,对其进行光线刺激,一直处于睡眠状态的老鼠就会立刻醒过来。

反之,用光线刺激对光产生抑制反应的受体,老鼠也可能立刻睡着。可见光对调节身体节律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视网膜上的“黑视蛋白”能感知波长单位为470纳米的光线,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请养成早上晒太阳的习惯,哪怕几分钟也好,极其简单却特别有效。

2.设定两个闹钟

早晨REM睡眠时间(浅度睡眠)变长,从非REM睡眠(深度睡眠)转变为REM睡眠的时间约为20分钟。

假设早上7点必须起床的话,可以将闹钟分别设定为6:40和7:00,留出一定的起床空窗期。

3.咀嚼有助于强化睡眠和记忆

“早晨起床后,感觉肚子饿了”,这是判断睡眠质量优质与否的一个标志。

当整个身体全部醒来之后,内脏开始工作,吃早饭具有重置生物钟的作用。

而咀嚼时,三叉神经会给大脑带来刺激,细嚼慢咽有助于让我们一天中的状态变得张弛有度,强化“清醒”与“睡眠”之间的差异。

4.改变做“重要工作”的时间

用脑、重要的工作都尽可能集中在上午完成,午饭后慢慢转变到简单的工作模式,让大脑渐渐放松,这有利于晚上的睡眠。

作者:周莉——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治疗师

更多健康疾病相关问题,欢迎关注我们!医学微视,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优质的的医学患教微视频平台!

晚上最好的睡眠时长是多少及对各器官的影响如何,怎样的睡觉姿势更好

我个人认为,睡眠时长因人而异,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群睡眠在7一8个小时就很健康正常了,满足人体需求了。睡觉姿式也没有统一模式,不过科学来讲,仰卧和右侧卧最适合人体,放松身体比较容易入睡,而且舒服对身体好。

你平均每睌需要多长的睡眠时间

对我而言,我每天需要6-7个小时睡眠,如果低于6个小时,基本上白天就会头昏脑涨,状态不太好,如果能达到7个小时,那就精神百倍。晚上10点多睡觉,大概每天到4点多会醒,有时就很难再次入睡,有时能再次睡到五点多,一般中午会再睡个半个小时的午觉。

有一段时间我失眠了,觉得睡得太少会影响健康,那段时间每天最多能睡得6个小时,有时甚至于只有4-5个小时。

对于正常人来说,成年人的睡眠在7-9个小时,但是个体差异性很大,前段时间张朝阳提倡四小时睡眠法,引起一片唏嘘。

我有两个女同事,一个每天睡眠时间五个多小时,一个不到五个小时,其中一个女同事每天工作到12点多,早上准时六点起床,白天不午睡,精力旺盛,目前40多岁,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另一个是照顾生病的母亲,每天12点多睡觉,每一个小时都要起床扶着母亲起夜,五点多起来给母亲做饭,白天继续上班,几年如一日,身体也挺好。看到这两个同事,不得不改变我的认知,可能她们的深度睡眠时间够长,不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也不会影响健康,不过所有的一切需要靠时间来验证,可能再过几年就看出身体的变化,我想即使有,这样的人应该也是个例吧。

人最久能睡多久

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是6-8个小时,但具体多长时间要因人而异。除了睡眠时间之外,睡眠的质量也很重要,有些睡眠质量好的人睡5-6个小时就可以满足睡眠的需求,而有些人睡了8个小时还是有一种没有睡够的感觉,仍然不能满足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需要。

人最久能睡多久和睡眠时长不建议超过多少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人一生中要睡多久的觉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