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高三,认为自己有明显的抑郁和严重焦虑的情况,想去看心理医生但家人不理解,我该怎么办

抑郁症正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 想要摆脱,教你3个方法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本人高三,认为自己有明显的抑郁和严重焦虑的情况,想去看心理医生但家人不理解,我该怎么办,以及不建议去看心理医生的理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该不该结婚呢
  2. 能说说你认为的不建议养猫的理由吗
  3. 我有心理问题,该不该继续读书怎么办
  4. 本人高三,认为自己有明显的抑郁和严重焦虑的情况,想去看心理医生但家人不理解,我该怎么办

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该不该结婚呢

我是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我是一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在高校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你提出的“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该不该结婚呢?”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听我的解答。

第一,有心理疾病,那要看是什么心理疾病(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分为神经症、精神障碍、人格障碍三大类。

神经症又有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躁狂症、神经衰弱、厌食症、贪食症等。

精神障碍又分为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癔症、躁狂症等。

人格障碍分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自恋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你说的这个人他是哪种类型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

这样才能给你提供能不能结婚的建议。

第二,从我们心理咨询的角度、以及对人负责的态度看,如果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癔症、躁狂症,以及各类人格障碍者,建议慎重考虑,例如精神分裂症,如果是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通过治疗,可以彻底治愈;如果其精神分裂症有家族遗传因素,这种精神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反复,不仅对配偶不利,也会影响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再比如人格障碍,这种精神疾病是在青少年期就形成的一种固化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成年以后不容易矫治,如果对方是冲动型人格,那婚后轻者争吵,重则拳脚相加,而且人格障碍者对自己所犯错误一般不会接受,同时下次还会更加厉害。

因此,一个人有心理疾病,一定要看它是什么样的心理疾病。正如我上面说的,在你有想和有心理疾病的人结婚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是得的什么心理疾病,并请你咨询当地的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

第三,我建议你看看有关法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两部法律,对心理疾病患者结婚有规定。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能说说你认为的不建议养猫的理由吗

我家里养了一只蓝猫,虽说很可爱,我们也很喜欢。但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养猫。

说说我不建议养猫的理由!

第一:猫屎尿味受不了。猫屎真的是奇臭无比,猫尿味道骚的刺鼻子。不管你用多么贵的猫砂,或者多么好的猫砂盆,都是无法掩盖猫屎尿的味道,只能勤换猫砂子,每天当铲屎官,还得每日消毒,喷香水掩盖,真的很麻烦。

第二:猫咪性格高冷范。不习惯跟主人亲近。每天就知道躲在角落里睡大觉。或者跟你藏猫猫,让你找不到她。我家猫一般不让人抱,一抱就喵喵叫唤,拼命挣扎。一点不粘人,而且谁给她好吃都吃,几天不见,也不知道找主人,不如狗忠诚!

第三:爱挠人,咬人。猫咪有时候跟你疯玩,没有深浅,不小心给你手上,腿上划拉一道口子,留印迹,重了会留下伤疤,有时候出血了,不放心还得去医院打疫苗。增加不安全感。

第四:金钱投入大。花销有猫砂子,猫盆,猫粮,各种小零食,饮水器,猫抓板等等。尤其是猫砂子,就是日用品,消耗量大,几天就一包猫砂子。特费钱!每年还得带她打预防针,病了还得去医院等等,花销真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五:猫损坏物品。大家看我家里的地毯被她挠的千丝万缕,只要家里物品带装饰的,尤其带穗穗的,无一幸免,每天上去就是一顿挠,磨爪子,让她气的又爱又恨!

第六:叫声扰人,影响生活。我家猫没绝育前,开始发情声嘶力竭喊叫,吵的你没发休息。绝育后还叫唤,尤其早上大声叫,非把大家吵醒才行,估计她是寂寞,找人陪。特闹人。

第七:严重掉毛!家里所有的地方都有她的毛毛,每次打扫卫生我都气急败坏,因为怎么也收拾不干净。每天上班前都得用刷子把衣服刷一遍,否则衣服上都是她的毛,很烦恼。掉毛问题,用了很多方法都收效甚微,无计可施。除非给她剃成无毛猫。

总结:养猫不能一时冲动,必须深思熟虑后决定!你要是养了就得养她一辈子,直到生老病死,因为越养越有感情,绝不能抛弃。如果不喜欢怕麻烦,索性别养!图个清净!

我有心理问题,该不该继续读书怎么办

您好,您说您有心理问题,该不该继续读书,怎么办?

首先,要看是什么心理问题?目前心理问题比较多,有的是可以读的,有的需要停下来去治疗的,有的是边治疗边读书的,具体要问诊后才知道。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特别提醒的是,时间也很重要,过去了就不来了,需要珍惜,但是心理健康,也要重视,及时调整,治疗,对学习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

有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不仅对自己有影响,自己难受,自己痛苦,影响学习和社会功能,也会影响他人。那么出现问题,问题不可怕,它是提醒我们,有积极意义,我们去应对就好了!

有的心理问题,要停下读书,去做治疗。

比如,被害妄想症、精神分裂症、重抑郁症、严重失眠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烟瘾、酒瘾、厌食症、性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学习障碍、自闭、老年痴呆、各种人格障碍、精神障碍,适应不良、创伤、应激障碍,这些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读书学习、社会功能,就要及时治疗,好的差不多了,再去读书。

有的心理问题,继续读书,边读书,边咨询。

比如偶尔忧愁烦恼、心情不好、人际关系冲突、感情遇到麻烦、注意力不集中,这类由于不是很严重,可以一边处理心理问题,一边学习,一边咨询治疗。我们知道读书也需要全神贯注的,有心事,难免会影响读书的。

总之,可以看下心理问题是什么?每种心理问题治疗方法不同,不同的心理问题决定读书安排。所以感觉有心理问题,主动寻求专业问诊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有时不妨走进心理咨询室,体验一下,和心理咨询师聊聊。特鲁多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西方医生对健康和医学的态度。

来访者要主动求助,这样也好得快,当然有的来访者不愿意,这需要家人或关心他的人鼓励支持去咨询。越早咨询越好,扁鹊见蔡桓公就是例子。

相当一部分人是被心理问题折磨的不成样子了,严重的影响到工作生活了才会去找心理咨询师解决。很多人的由普通的心理问题拖延成严重心理问题,甚至造成心理障碍,解决起来费时又费钱,甚至多少前都来不及了,比如一个人情绪不好,一直拖,最后伤害他人或自杀,再比如夫妻关系,一点小矛盾,最后搞得离婚,或者出人命;再比如孩子问题,错过那个点就什么也来不及了。愿人们及时心理咨询。心理不仅会影响工作、生活、学习,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通常哪些人需要心理治愈?心理医生李孟潮说: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我这个行业,就是针对正在发病的病人,和将要发病,还没有发病的人工作的。人生每个阶段,都带来创伤和疗愈,无论童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幸福是种能力,取决于你是否会从创伤中转化,转化出爱、智慧和自由,对人生历程中正常的创伤感到心满意足。

那么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做妥当安排。要看是什么心理问题,有的患有心理问题是可以继续读的,有的需要停下来去治疗的,有的是边治疗边读书的,具体要问诊后就清楚了。

(弗洛伊德故居)

第二,您说读书,具体指的是什么?是去学校读书学习,还是在家阅读?您是学生还是成人?这也与答案有关。我们知道,读书也是需要脑力的,有心理困扰,会影响读书。

我们知道读书每一项,都与心理有关,不是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就是心理状态(注意力集中、分配、转移、心情等),如果心理存在障碍,势必会影响读书学习。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影响孩子读书学习的三大心理问题:恐惧、不自信、焦虑。

那么孩子如果存在这些心理问题,势必会影响读书效果。大人如果有心理问题,即使意志力再强,恐怕也会有影响。况且读书本来是很享受的事情,结果可能由于心理问题,会变得痛苦!

如果感觉有心理问题,是学生,那么可以和学校心理咨询室约下,一边读书一边康复。如果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师,可以去医院或者社会寻找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条件,配的有心理咨询师。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不过,有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在学校老师不放心,就干脆让休学放心,而在家呢,又没做心理干预,心理治疗,任其自然发展,其实是很可惜的,因为这种耗费时间长,错过了上学读书的最佳年龄。自然发展,有些自生自灭的感觉,如果生,万福,如果灭呢?孩子小认识不到,家长作为有识之士,要认识到,为孩子成长积极干预。如果是成人,那就社会上寻找心理咨询师。读书学习,心理成长,两不误。(下面所谈,主要与成人有关)

(爱书的王强老师)

第三,您说怎么办?如果您清楚上述一二(是什么心理问题,是什么人『学生or大人』),就好办了,就有具体方法了。愿心理困扰解除,快乐享受地继续读书。更意想不到的是:读书也是一种疗愈方法。

治疗有道,更况您问是有心理问题该不该继续读书?!而读书恰是一种疗愈方法。如果做其他事情,可能对心理健康恢复不利,也做不成,比如一个人有心理问题,做飞行员、空姐、会计、司机、幼儿园老师、医生,这些肯定是无法继续做的,执意去做不仅对自己心理问题恶化,而且对他人也不利,而读书就不同了。虽然心理问题会影响读书,但是读书却可以治愈心理问题。而且这种治疗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治疗方法是温文尔雅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h.A.Maslow)和密特曼(Mittelman)关于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是:

有充分的安全感;了解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在集体中能够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愿心理健康,读书继续!读书亦是种实用的疗法!

心理健康多么重要!读书多么好!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读书是一种疗愈,对心理和人格发展有益。

阅读疗法,源于古代,流行于现代。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达到修生养性,建立新的认知,调节情绪,重塑行为,改变生命。

北大王强老师曾回答为什么读经典能改变我们的生命呢?文学的功能是什么?在他看来,文学的功能就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在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所以那些人类最高的价值,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就会融入我们的血液。一旦人的身体里有这三样东西,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暂时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观扭转。

可见可见…

传闻一年轻人很崇拜杨绛,他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以及许多人生困惑。杨绛回信,除了必要的寒暄和鼓励晚辈的句子外,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这是对大部分人精神苦恼的最简洁而朴素的概括,惶惑迷茫时,常以此警惕。

正是所谓“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不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和不读书的人,连颜值都差很远。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有句话说得极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

有心理问题,最好主动寻求心理治疗。评估是什么心理问题,用什么治疗方法,心理医生会根据您情况,与您探讨。

如果不是上学的读书,就是单纯的读书,治愈之门就在“此时此地”:读书也是一种心理疗愈方法,有心理问题,或许您可以选择阅读疗法。书也读了,心理也疗愈了!

读书能够彻底摧毁你旧我,过去的我,狭隘封闭的我,然后诞生一个崭新的、开阔的、阳光的我。

我是@解忧心理医生

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师,抑郁症心理治疗、婚恋情感咨询10年积累。喜欢心理和情感分享,热爱读书,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分享成长里的酸甜苦辣,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人高三,认为自己有明显的抑郁和严重焦虑的情况,想去看心理医生但家人不理解,我该怎么办

孩子,我家也有个和你一样上高三的儿子。听你这样说,很是担心你。陌生阿姨建议你,一定要跟父母好好沟通,让他们带你去看下医生。另外,自己也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比如每天抽出点时间去运动,或者听听音乐等等。总之,要给自己喘息的空间。高考虽然重要,但不是你人生的全部,不用太焦虑。往后的路还很长,最重要的是健康的活着。

关于本次本人高三,认为自己有明显的抑郁和严重焦虑的情况,想去看心理医生但家人不理解,我该怎么办和不建议去看心理医生的理由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世界精神卫生日 人人都会遇到心理问题,请全面理解精神卫生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