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仲孙何忌(孔子 孙子)

大厨细说三国之名字篇,古人的名字,为什么大多都是两个字

很多朋友对于孔子仲孙何忌和不建议也不反对的孔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孔子反对弑君
  2. 孔子仲孙何忌
  3. 为什么孔子不认可大义灭亲的做法
  4. 孔子不与傻瓜论长短的原话

为什么孔子反对弑君

《论语宪问篇》中。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这章经文虽短,却真实的写出了孔子反对弑君,而不惜发动战争的情况。孔子所宣传的王道治邦理念中,孝、悌、忠、信是其根本的观点,而臣弑君则是对这些观点的无视,也是对天下大同的挑战。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仅是人伦关系的准则,更是维护天下稳定的关键,打破了这种关系准则,天下大乱是必然的。所以孔子反对弑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孔子仲孙何忌

仲孙何忌,姬姓,鲁国大夫,本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是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孟子的六世祖。

孟懿子虽然遵从其父孟僖的遗命曾向孔子学习礼仪规矩,但后人却并没有将其列为孔子的弟子,因为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推行“堕三都”(“三都”就是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郈邑、孟孙氏的成邑)一事时,孟懿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抵抗,最终使得孔子功败垂成。

这种不尊师道的行为,自然不被后世之人所认同,所以不被列为孔子弟子完全无可厚非。

为什么孔子不认可大义灭亲的做法

孔子为什么反对“大义灭亲”?因为孔子提倡“父子互隐”。“父子互隐”虽然保住了“父子私情”,但是却丢失了“社会大义”。孔子舍弃“社会大义”而保“个人私情”的危害后果——直接破坏了“法制社会”的建立。

孔子不与傻瓜论长短的原话

不与“傻瓜”争长短

孔子在《论语》中说: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意思是,你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会失掉朋友;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了,这是说错了话。

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既要做到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关于本次孔子仲孙何忌和不建议也不反对的孔子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史上最全的孔子故事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