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的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

如何选购儿童羽绒服

今天给各位分享羽绒服的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羽绒服什么标志不建议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羽绒服带绿标是什么意思
  2. 不能干洗的标志
  3. 羽绒服的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
  4. 羽绒服的标识

羽绒服带绿标是什么意思

羽绒服上“绿标”是不能随意贴上的,也就是说环保产品由不得商家自封。按照技监部门专家的介绍,只有具备了不得经过有氯漂白处理,不进行防霉蛀整理和阻燃整理,不添加五氯苯酚等化学成分,没有霉味、汽油味、有毒芳香气味等多种条件的产品,才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目前在国内真正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绿色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品牌只有少数几家

不能干洗的标志

买回来的衣服上面都会有很多标志,这些标志的意思都不一样,其中不能干洗的标志是圈上打叉的,这个代表衣服是不能干洗。其他标志还有三角画上叉的是不可漂白,一个圆圈中间一个A,是适合各种干洗。一个圆圈中间一个P或者F,是适合四氯乙烯或者汽油干洗。

干洗就是用有机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包括去除油污或污渍的一种干进干出的洗涤方式。由于在衣物洗涤过程中水不直接接触衣物,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漂白的词义:

1、指彩色片在冲洗阶段,显影后,将彩色底片上的显影药膜转为卤化物的过程。

2、使用化学溶剂将物品(多为织物)从漂染成为白色的过程。

3、染整加工的一个步骤媒体近年常报道的黑心棉就是用漂白过的废品织物粉碎后制成的。一般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有漂白作用,例如过氧化钠等。

羽绒服的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

羽绒服装,是广大消费者的最佳御寒用品,它是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以羽绒为主要填充物的冬季服装。羽绒一般根据来源可分为鹅绒和鸭绒,根据颜色分为白绒和灰绒,含绒量范围50%--95%,比如可以说:90%白鹅绒等。相对来说,鹅绒稍好于鸭绒。价格也相应更贵些。从颜色上来讲.白绒因为色浅,可用于浅色面料而不透色,较灰绒更受欢迎一些。

羽绒服装具有防寒性好、轻柔蓬松、洗涤方便而且绿色纯天然等优点,无论男女老少都适合穿着,所以羽绒服装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1.标准总体情况

国内涉及羽绒服装质量安全的主要有: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甲醛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项目的安全性指标。这是对纺织产品提出的安全方面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保障了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FZ/T01053-2007《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是推荐性产品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纤维含量的标签要求、标注原则、表示方法、允许偏差以及标识符合性的判定。纤维含量是纺织产品的主要品质指标,是决定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商品是否“货真价实”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起着引导消费者购买的重要作用。

GB/T14272-2011《羽绒服装》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羽绒服装的定义、要求、检测方法、检验分类规则等,是目前政府部门监管羽绒服装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除了考核面、里料的理化性能之外,主要还对填充物羽绒的理化指标进行考核,包括:含绒量、绒子含量、蓬松度、耗氧量、残脂率、清洁度、气味和微生物等项目。

2.关键指标分析

(1)性能指标

羽绒服装产品性能指标涉及使用效果、外观形象、舒适度等方面,主要有纤维含量、产品标识、羽绒含绒量、充绒量、防钻绒性等。

1??纤维含量

纤维含量指面料的纤维种类及其比例,如棉、麻、丝等,它影响服装的穿着体感,不同材质的服装洗涤方法也不同,它是决定服装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产品标识

产品标识指随服装一起的合格证、标签等,一般包含品名、产品等级、执行标准、成分、洗涤说明等信息内容,是消费者选购服装时的参考依据。如果标注不规范、不正确,就可能误导消费者,甚至存在欺诈行为,从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3)羽绒含绒量

羽绒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质量百分比。羽绒的含绒量,是考核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4)充绒量充绒量是指羽绒服中填充羽绒的总克重。充绒量的多少,会影响到羽绒服的保暖程度。5)防钻绒性防钻绒性是指织物阻止羽绒或羽毛从纱线缝隙间钻漏的性能,以在规定条件作用下织物上钻出的羽绒、羽毛数量表示,以此来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能好坏。

(2)安全指标羽绒服装中主要安全指标有如下几项:

1)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纺织品在树脂整理及固色处理过程中都会使用。GB18401一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按A类、B类、C类分类后分别进行了限量:A类≤20mg/kg,B类≤75mg/kg,C类≤300mg/kg,与欧美指令和目前的国际通行的实际控制标准基本一致,并且规定: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2)pH值

pH值是考核面料酸碱度的一项指标,由于人体的皮肤呈弱酸性(健康皮肤的pH值在5.0-5.6)。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按A,B.C分类对pH值范围作了规定:A类4.0--7.5,B类4.0-8.5,C类4.0-9.0。同样规定: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目前欧盟及欧洲各国均没有制定控制的法规,我国作为强制性标准进行限量,严于欧盟法规。

3)色牢度

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如摩擦、水洗、汗渍、唾液、光晒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色牢度主要有: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等。

4)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禁用的可还原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为24种,与国际接轨,最高限量值为20mg/kg,严于欧盟禁用染料规定纺织品致癌芳香胺浓度低于30mg!掩的要求。

5)羽绒微生物

羽绒微生物的检测项目,主要与欧盟标准EN12935-1997《羽毛和羽绒安全要求》一致,对羽绒制品中的填充物提出了微生物状态的安全、卫生要求。羽绒微生物共考核:嗜温性需氧菌、粪链球菌、亚硫酸还原的梭状芽袍杆菌和沙门氏菌四类。

6)羽绒清洁度

羽绒清洁度是羽绒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安全卫生指标,它反映了羽绒中残留的杂质、微尘及游离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羽绒的清洁度对控制羽绒及其制品质量、确保人体穿着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7)羽绒气味

羽绒气味是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另一项重要卫生指标。气味超标说明羽绒水洗工艺不够规范,会引起细菌繁殖,对人体健康不利。

羽绒服的标识

1、填充物

羽绒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用于人类保暖的天然材料,经过洗涤、干燥、分级等工艺处理以后,被人们制成羽绒服。跟人造材料相比,羽绒的保暖能力是一般人造材料的三倍。羽绒服的吊牌中会标明填充物的类别,一般分为鹅绒或鸭绒两种。根据颜色分为白绒和灰绒,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冰岛绒鸭产的黑绒等等。同等含量的鹅绒比鸭绒保暖性更好,价格也较贵,因为从更大更成熟的鸟类身上采集的羽毛会较保暖。而羽绒服的颜色对于羽绒的保暖性影响不大,但白绒因为是白色,可用于浅色面料而不透色,较灰绒更受欢迎一些。

2、含绒量

羽绒是由羽(毛)和绒(朵状羽绒)组成,含绒量是羽绒里面绒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范围从从5%到95%。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以上,一般情况下,含绒量也能够在吊牌中看到,挑选羽绒服时,用手摸捏羽绒制品,试其手感柔软程度,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毛片,则填充物较好。

3、充绒量

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充绒量和含绒量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指标,跟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密切相关。但是挑选时不能单看充绒量,还要考虑一件羽绒服的总面积。另外,羽绒的充绒结构(面料包围羽绒形成的一个一个小空间)对羽绒服保暖性和轻便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一件羽绒服的结构空间越小,就说明充绒量越多或者羽绒分布越均匀,绒充绒结构分为立体盒状结构和双层夹片结构。

4、面料

户外羽绒服面料分为防水型涂层(覆膜)面料;高密度防泼水面料;普通梭织面料加防绒布。

关于羽绒服的安全类别和执行标准和羽绒服什么标志不建议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快乐精灵 儿童羽绒服别乱买 健康舒适保暖高颜值,这样选就对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2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