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nt通过一定做无创吗(高龄nt通过一定做无创吗有影响吗)

胎停过又高龄的我,终于顺利通过NT了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高龄nt通过一定做无创吗,以及高龄产妇不建议做无创dna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高龄孕妇什么时候做无创DNA比较好有何依据
  2. 高龄产妇有必要做DNA鉴定检查吗
  3. 高龄nt通过一定做无创吗
  4. 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一定要做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

高龄孕妇什么时候做无创DNA比较好有何依据

[谢谢邀请]文海捞梦话育儿为你答疑。35岁以上(包含35岁)的孕产妇,都称之高龄孕产妇。因为高龄产妇染色体发生突变的几率会增加,一般没有必要做唐筛了,所以医生会建议孕妈妈直接做无创DNA检测。

无创DNA检测是比较安全而且准确度高的检查项目,医生会通过抽取孕妈妈的血液检测,分离出胎儿的DNA检查21号、18号、13号染色体的及其他染色体,以便及早发现染色体异常疾病如21-三体综合症(即先天愚型)。

对于无创DNA检测项目,医生会建议你做但不会强制你去做。孕妈妈们做与不做这个项目,完全是属于自愿。但是,为了尽早了解到宝宝的发育情况,我还是建议高龄孕妈们以及唐筛高危的孕妈妈们还是很有必要做做这个项目为好。

那么,高龄孕妇什么时候做无创DNA比较好?

一般情况下,无创DNA检测在怀孕16-20周左右做比较好(早的也可以12周做)。因为这个时期宝宝的智力情况已经明朗了,可以从无创DNA检测中得到胎宝宝的遗传信息,从而检测到胎宝宝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三大染色体疾病等等。

值得提醒的是:孕妈妈要做这个项目的话,可以早上空腹去做,也可以不空腹,随时都可以去做,无需刻意。最后希望孕妈妈平常注意产检,注意营养和休息,可以适当运动,健康快乐迎接小宝宝的降生。

文海捞梦话育儿:已出版作品《走过花开的石林》;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探讨、点赞与转发,感恩遇见!

高龄产妇有必要做DNA鉴定检查吗

需要

父母生育时的年龄越大,子女遗传物质中出现新生突变的概率就越高。最近有文献表示,父方产生的突变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幅度比母方更大。从新生突变数量角度,研究者发现,以225组祖孙三代样本作为研究群体时,源自母亲的新生突变数量岁随母亲年龄的增长每年增加0.37个,而源自父亲的新生突变数量是前者的四倍,随父亲年龄的增长每年增加1.51个。但是大家不用过分担心,因为很多突变默默发生并存在于遗传物质中,甚至并不会对后代造成明显的影响。

高龄nt通过一定做无创吗

高龄NT通过,也需要做做无创。高龄孕妇即使NT通过了,也应该做无创DNA。无创DNA在检查胎儿是否有.染色体疾病方面,准确性比NT高。NT是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检查,是孕早期的一种排畸检查方法,但是准确性不高,故高龄产妇需要进一步做产前诊断。

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一定要做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

你好,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医生普遍都会建议不做唐氏筛查而直接做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的。

对于年轻的非高龄产妇,如果自身或家庭史中没有染色体异常的疾病,一般是做唐氏筛查,2次唐氏筛查都是低风险,医生就不会建议做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了。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只是在唐氏筛查高风险时,医生都会建议做,从而来进一步确认是否确诊。

但是对于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由于高龄产妇本身就是唐氏综合征患病的高危因素,虽然唐氏症胎儿并不是高龄孕妇的专利,但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与唐氏症关系密切,年龄愈高,生出唐氏症患儿的机率也越大,而且唐氏筛查的准确不是很高,医生会建议直接做准确率更高的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而且无创或者羊水穿刺检查得更全面。

唐氏筛查是帮助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准确率大概在60%-70%之间。如果结果是高风险,医生会建议接着做无创DNA检测来进一步排查。无创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它是通过对孕妇抽血,检测血液里胎儿的游离DNA,从而检查胎儿13、18、21三条染色体是否有缺陷。无创最大优点就是对胎儿安全零风险。无创结果出来还是高风险,医生就建议接着做羊水穿刺。羊水穿刺准确率超过99%以上,其结果可以说是确诊的了。而且它是全面地检查所有46条染色体的,比无创全面,准确率更高。但它毕竟算是一个小手术,需要插针筒到孕妇肚中抽取羊水来检查,会有小小的一点风险,不过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手术过程还是很安全的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做无创而直接做羊水穿刺了,因为它准确率高,检查也全面,既然去检查了,就干脆做个最全面最准确的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4岁接近高龄,二胎,无创顺利通过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9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