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开学了,不适应,怎么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专家不建议开学怎么办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 孩子听不进父母教导,学习不用心,怎么办
-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用道理感化,用语言鼓励,用物质刺激,似乎都不管用,怎么办
- 开学了,专家说家长要以身作则,关于普通家庭,学历不高,能力有限的家长你怎么做的
- 开学了,不适应,怎么办
孩子听不进父母教导,学习不用心,怎么办
01
家长的焦虑
我儿子刚上小学四年级,但孩子在学习上有诸多问题:坐不住,糊弄作业、上课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基本上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我们安慰自己:孩子可能是大器晚成,等哪天开窍了就好了。可这次家长会,班主任私下找我们谈话,说儿子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会不能升级。
孩子这么小就对学习没兴趣,我们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已经赔上了工作之余的时间来陪孩子学习,就是没有效果。非常头疼!
——一位妈妈的来信
上午上班时,我在邮箱里看见了这封信,一个无助、焦虑的妈妈试图在找寻所有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的孩子。
在路上,总能看见三三两两结伴、或者长辈带着的小学生,他们背着大大的书包,晃悠悠地走进学校。心里不免想着:这些小孩子也真是辛苦。
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想想我们读书的时候,倒也没觉得怎么辛苦,就是感觉有些枯燥。学生时代,不是背书就是做题考试,偷摸着看点小说、漫画、去游戏厅就是罪大恶极的事情。
那个时候,天天被逼着读书、做题,除了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知识和内容,其他的比如“出师表”、“余弦定理”、“万有引力定律”、“厄尔尼诺现象”早就不记得是什么了。现在偶然翻书或杂志,字里行间透着一点熟悉感,但再也说不全其中的知识了。
想起我的一个同学,他高中辍学,后来开始打工、创业。偶然得知,他原先喜欢看一些古典书籍,一些生僻的典故倒背如流、讲出门路来。问起原因,回答倒也简单:兴趣。我们随即打趣他:当初,如果你上学也有这样的兴趣,就不会辍学了吧?
朋友笑笑回应:读书都是被逼的,哪里有什么兴趣啊?
由此可见,兴趣是人学习的原动力。当某个东西在自己的兴趣之内,我们可以为了它废寝忘食,并且处于一个精神亢奋、愉悦的状态。即使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依着兴趣,也很开心的去完成,这就是兴趣的魅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由内而外的兴趣常常因为过多的逼迫、压力和缺少坚持而死掉。那么和上面的家长来信一样,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03
三条黄金法则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件复杂、因人而异的事情。这里介绍的三条法则,家长运用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上必定会有所收获。
1
设定恰当的期望值
给孩子够一够苹果的机会
学习知识从来就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接收——反思。现在孩子不愿意学习,很大部分就栽在了第一步上。是自己主动去接收还是被家长逼着接收呢?亦或是老师把知识放到了孩子面前呢?
就拿吃苹果来说,孩子在果园里摘苹果,哧溜地爬上树摘苹果;有时用水冲冲,有时洗也不洗,往身上擦擦就吃掉了。相反,孩子在家里时,父母都是把苹果皮削掉再切片,牙签插好放在果盘里再递到孩子手中,就这样,孩子还一副懒得吃的模样。
孩子学习也得是“够一够就摘到的苹果”,我们要把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努力一下就能实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忠告:和孩子一起把学习的目标分解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比如不做第一名,每次只追前一名。
Tips
如何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轻松的?
1
让孩子做“会做的内容”:从爱学的功课入手、做以前做过的题……
2
让孩子对学习的印象不再是黑暗与痛苦:多说“别勉强”少说“学习去”、使用提议式不用命令式
3
在学习中加入游戏的因素:有趣的文具、给别人找错可以让孩子热衷做习题……
2
少用物质奖励法
内在的动机最重要
有这么一则有趣的轶事: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德西效应,在我们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现实中有些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孩子,以此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你这次考到100分,妈妈就给你买玩具……
女儿啊,如果你在班上前10名内,爸爸就带你去迪士尼玩……
孩子,如果你这次能……,我就……
诸如此类的话,相信不少家长都说过。物质奖励,在孩子低年级阶段尚可用用,但是一旦孩子大了,到了高年级就不管用了。“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质刺激所激发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淡薄的,也是短暂的。
兴趣是内心的渴望与选择,兴趣能否培养出来,重点在于自主选择,有自主性,遇到好的环境,就会开花结果。
?忠告: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表扬更有效果。我们在表扬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孩子关注自己的成长。
Tips
促使孩子想学习的诀窍
1
调节孩子学习的心态:新学期更换学习用品、尝试制定“禁学”时间……
2
把孩子喜欢的功课培养成擅长的科目:利用家教的擅长学科来培养孩子擅长的科目,向孩子“赠书”提高其专家意识……
3
一些小东西让孩子愿坐下来学习:学习时周围光线调暗,只在书桌点台灯;睡前让孩子写几行日记;将书籍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
3
获得成就感
有成就才会有兴趣
有记者曾问莫言为什么喜欢写作?他回答说,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作文当做范文读出来。
我有个同事的孩子,数学总也学不好。后来有次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是班上唯一一个做对压轴难题的人,那次数学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他。孩子得意极了,后来才知道他的课外辅导老师给他做过类似思路的题目。
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数学,不仅在课上听课积极了,课外的辅导更加用心来跟上之前落下的基础。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孩子要鼓励,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
?忠告:简单科目的高分、难题的攻破、短时间的迅速提分……这些都能给孩子极大的成就感,提高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孩子学习兴趣不浓,用道理感化,用语言鼓励,用物质刺激,似乎都不管用,怎么办
《孩子教育重在自小的性格培养》
前言
此前,我大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和较大篇幅,结合自己三十多年教育工作感悟,对李玫瑾教授关于孩子的早期扶养和性格培养系列讲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受益匪浅。今天,又在网上偶遇网友“芭芭麻玛”的汇总文章,感觉不错(只是少了些诸如马加爵、药家鑫、李磊等案例),稍做整理如下:
李玫瑾教授:育儿讲座笔记整理
李玫瑾教授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在育儿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独特的理论,之前网上关于她的一段“孩子要六岁之前管教”的视频,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现将李教授整个视频完整版中讲到的育儿经验进行总结,有如下八条:
一、父母要先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要教育好孩子,请先审视自己。
二、父母亲自扶养: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孩子三岁前最好由母亲抚养。孩子对于母亲的依恋是人类最早的情感现象,由此父母才获得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孩子对父母依恋,父母才对孩子有控制力,否则,对孩子的管教就会显的软弱无力,没有作用。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丢在老人家养育,尽量利用工作之余,能对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
三、克制任性教育:无理取闹,无理要求,要的东西不能给,怎么办?六岁之前,一定要进行一次克制任性的教育,做到四个不:
一不要骂;二不要打;
三不说教;四不走开。
在他安全的情况下,看着他,让他哭闹,等到哭完了,再安慰教育。
比如他要买某个玩具,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他还要,在商店开始闹起来,说我就要这辆小汽车,我不走。这时候,父母就一定要对他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把他抱回家,不要打不要骂,也不要管他,任他闹。抱回家把他放进卧室,因为卧室没什么危险,把门一关,一个人来管。
四、问题的滞后性:大量的案例表明,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是滞后问题,比如当你发现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很难教育了,其实问题发生在很早之前,大多是3-6岁。
五、一定要苦着养:人在早年,吃得苦越多,他到后来承受力就越好。尤其家里有儿子的,一定要苦着养,千万不要照顾太周到。逆子很多时候是百依百顺造成的。
六、6岁之前六培养:
①克制任性——说不(有闹回家卧室教);
②防止压抑——要东西,多交流,三比一;
③学会控制——防诱惑,等吃有奖;
④学会忍耐——防诱惑,等吃有奖;
⑤防止自私——饭桌不动筷。
⑥经历挫折——跑步,游泳。
6岁之前对孩子说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滚,可是等他12岁再说不行,他可以拔腿离家出走,他可以说你不答应我,我就跳楼。
七、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关: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韩:如跑步、游泳锻炼)。
八、教育方式的对称性(韩):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背景中的问题,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就用什么方式对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开学了,专家说家长要以身作则,关于普通家庭,学历不高,能力有限的家长你怎么做的
感谢您的邀请和信任。
我是一名三十多年教龄的老师,非常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问题。
说真话,作为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心情都是相同的。但是,我们不能苛求每位家长都是教育专家,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在有些方面我们能稍微注意一下,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我来谈几点看法,供您参考。
1.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你一定首先做到,比如不玩手机,比如少看电视等,你做好了,孩子自然会把你当榜样。
2.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不要再过于溺爱孩子。学习,说到底还是一个付出劳动的过程,肯定不如玩乐让孩子喜欢。你松一尺他松一丈。
3.多鼓励。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鼓励他,让他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必要的时候你要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
4.多和老师联系。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让你心中有数,也能及时沟通孩子在家情况,便于老师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5.给孩子创设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孩子在家,不要让一些人到家里闲谈喝茶打麻将。
这是我的回答,不知道您满意吗?
您也可以关注“杏坛泛海”,里面有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都是原来做报纸专栏的时候写给家长朋友看的,比如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怎么办,怎样顺利和孩子分床等等。
开学了,不适应,怎么办
快要开学了,小孩也该开始收拾心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不过,以以往的经验看来,经过了一个悠长的假期后,小孩重新回到校园学习不免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开学不适应症”。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产生了焦虑、不适应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甚至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
1、心理准备比物质准备更重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针对“开学不适应”,如何积极应对,如何亡羊补牢?专家建议,缓解开学不适应的关键在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学习和放松的关系,应抱乐观的态度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给孩子以信心,让其从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学期。而且要针对放假期间孩子生活秩序被打乱的事实及时地加以纠正和改变,让孩子的心理尽快从“放假”中挣脱出来,以便及早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这种调整的心理准备,家长们不妨提前点实施,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2、从细节着手准备,家长陪同度过过渡期(1)督促孩子进行课业准备,总结假期生活暑假作业是孩子假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到目前孩子还未完成作业,那么家长就要督促孩子利用假期的最后一段时间加紧完成。对于已经完成作业的孩子,家长可以建议其对假期生活进行一下总结,看看自己在假期中有怎样的收获和感受。还可以让孩子对上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做一个回顾复习,使自己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开学后在知识衔接方面的生疏感。(2)帮助孩子调整节日期间的不规律作息孩子在假期中比较放松,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时间相对较长。家长在假期对孩子约束较少,因此很容易使孩子的作息时间极不规律。所以,在假期的最后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全面调整作息时间。首先,要恢复正常的夜间睡眠,减少白天的休息时间。其次,要缩短娱乐时间,适当增加学习时间。第三,可以模拟开学后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起床、就餐、运动。(3)共同制定新学期计划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新学期是一个新的开始,即使原来做的不够理想,那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新的开始就意味着新的机会,如果能够从以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努力改变,就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为新学期制定一份计划,这份计划不仅包括学习,最好还包括个人兴趣等,使孩子对新学期产生期待和希望。开学后,家长们也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而要多与之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3、学生多同学交流,自我调整作为学生自己,除了在家长的帮助下积极做到以上几点外,还要增加与同学们的联系。经过一个暑假,同学之间可能会感觉有些生疏了,不过没关系,回想一下上学期的开心时光,一起聊聊假期中的趣事见闻,相信同学们很快又会熟络起来。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你发现,学校生活有很多的乐趣,这样不安情绪自然就减少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