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抗日战争百万青年奔赴延安的意义,以及陕北延安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抗日战争百万青年奔赴延安的意义
延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到延安去”成为当时的流行趋势,延安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眼中真理和光明的圣地,成千上万的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投入革命的大潮中,为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提供重要助力。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延安不仅推动了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发展,对当代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也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关注青年知识分子的需求,采取灌输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教育工作。
红色知识我来答
红船精神,四史学习,重走长征路,延安精神,三大战役,百团大战等
1943年从华中赴延安经沂蒙
1.是的,1943年有人从华中赴延安经过了沂蒙。2.这是因为当时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许多革命者和知识分子都前往延安参加革命活动或接受培训。沂蒙是他们赴延安的一条重要路线,沿途经过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3.这次赴延安经沂蒙的行动,延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所在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于了解当时的革命历史和革命者的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延安的宝塔是做什么用的
延安宝塔,原名岭山寺塔,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后经几次毁建翻修,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宝塔高四十四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塔基周长三十六点八米,辟有南北二门。南门额书“高超碧落”,北门额书“俯视红尘”。
在塔边,还立着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一旦发现有敌机来袭,放哨的战士,就“当当”地敲起铁钟,及时地对延安城的军民发出防空警报。延安宝塔,在当时就是延安精神的象征,根据当时的知情人回忆:1938年5月至8月,仅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达延安的知识分子、进步青年就有2288人。他们看到宝塔山的一刻,很多人都是激动地热泪盈眶,跪下来亲吻这片炙热的土地。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不管是日寇还是国军的飞机,如果第一颗航空重磅炸弹投向中共党政机关,那么第二颗炸弹绝对要投向宝塔山,因为炸掉宝塔山,从根本上就等于摧毁了延安的精神和象征,更何况宝塔的旁边,还悬着一口报警的铁钟。
可是事实上,不管是日寇和国军的飞机,都是在拿延安的宝塔,在当空袭的地标,因为一旦没有了宝塔,他们真的无法在空中确定延安城的准确位置。
因为在解放前,延安只是一座小县城,在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曾经对延安,有这样的描述:延安是个理想的要塞,它位于一个深谷中间,四周都是岩石嶙峋的高山,坚固的城墙一直延伸到山巅……就是用飞机来对付周围的红军也证明是不起作用的。红军把机关枪架在山顶——因为他们没有高射炮——结果很有效。
延安县城面积狭小、目标不明显、黄土高坡地形复杂,如果没有这座宝塔,飞行员在天上,几乎无法区分延安和周围富县、甘泉、延长、延川、清涧等几座县城的区别,故此,延安的宝塔不能炸,如果炸了延安的宝塔,以后就没法对延安发动下一轮准确的空袭——“地标”两个字,是日寇和国军不炸延安宝塔的绝密原因。
我延安中央机关的领导,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当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的滕代远主持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把宝塔山炸掉还是挖掉(延安炸药少,为节省炸药的原因)。后来经过权衡,大家都认为,宝塔山在人们心里的地位崇高,它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延安精神的象征。所以,延安中共中央慎重权衡之下,决定不对宝塔做任何处理。
这样大智大勇的决定,反映出的都是当时延安中央机关的领导,对抗日必胜的信心,以及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只要有“信心”,延安精神就会永在,宝塔也会屹立不倒!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