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和古代商业冷知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打压商人
这与治国理念有关。压制商人,能压制歪风邪气!商人做买卖,多使奸诈盘剥手段,投机钻营,一切以逐利而为之。这样社会风气就容易被腐化,大众都趋利拜金,那么孔孟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治国方针就会受到撞击!
古代封建王朝都是以孔子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教育上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举考试的题目内容就离不开四书五经的范畴。
儒家思想,治国理念,核心八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很严谨的治学之道,历代士大夫都是以此为做人处世之准绳!
如果放任商人大展拳脚,处处用资本摆阔操纵,还给他们一定社会地位,那么社会风气必受腐蚀和污染。读书人也会被感染,而无心读书,走向堕落,加入到经商逐利的氛围中。
在封建君主眼里:社会不能缺少商人,但也不能抬举商人。在统治者眼里:无商不奸。
吕不韦就是一个千古奸商典型。
历代商人被压制,与吕不韦有点关系。
吕不韦原是一个商人,在各国之间贩货赚取差价。
这家伙有政治头脑,有敏锐洞察力:居然打起秦国王子异人的主意!
异人是秦国派到战国做人质的,本来毫无继位的希望。就是吕不韦用钱用心用力用女人把异人弄回秦国,经过一番狡猾狡猾的运作,竟然被异人继承了秦国王位。
吕不韦拥立有功,由一个商人一跃成为秦国宰相,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他还操纵秦国朝政,成为秦国权倾一时的权臣、红人。
有野史绯闻传说,秦始皇就是吕不韦与赵姬的儿子。
就因为吕不韦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从一个贩货商人变成一个宰相!让历代皇帝深刻认识到:商人有钱可以操纵政治!所以就压制商人的地位。古代人的社会地位:士农工商。读书人排第一,农民排第二,手工业者排第三,商人排最后。
当然,这是官场政治上的划分阶级。民间则不同,商人有钱,当然腰板粗,口气大。
在宋朝、明朝,商人地位如何,没去查究。这里讲讲清代道光年间商人的政治地位。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禁烟,他是钦差大臣、新任两广总督,挂兵部尚书头衔(这个头衔很厉害的,不仅两广军队可以调动,江西、湖南军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遣,湖南巡抚必须配合)。
林则徐一到广州,就召集地方官员开会,传达朝廷禁烟的命令。随后,林则徐召见广州十三行的行商。
广州十三行,就是行业协会,专做进出口贸易,由地方政府指定,专门与洋人接洽。最初是十三家商户组成,后来增加许多户。这十三家行商也有领头的,今天叫会长,一般由财力最大、资格老的商户担任。
因为清朝政府、包括地方政府都不跟洋人直接接触的,凡是与洋人有关的事情,一概撇给行商处理。
就是说,当时的英国商人根本不能与中国政府官员对话!更别说平等互利了。
十三行的行商拜见林则徐,双脚都跪到发抖了,林则徐才叫:都起来吧。
(管你有十二亿身家,见到知县就要磕头!更别说拜见总督巡抚)
林则徐首先把十几个行商训斥一顿!责令他们即日起要密切配合官府查封鸦片!
这时候,英国商人都集中住在广州荔湾区沙面(珠江边上)那块“洋人居住区”,有啥事,只能通过行商递“禀帖”。
什么是禀帖?就是清朝广东地方政府专门印制给行商、洋人“怀着诚惶诚恐之心”禀报事项的格式便条。
行商和洋人只能用这份禀帖,给官府老爷禀报事项,而不能随便整一张白纸写信!他们连写信资格都没有!
就是这份禀帖,把英国远东商务监督义律(英国政府驻远东主管商贸和外交官员)气得忿忿不平!义律的地位连中国农民都不如!
林则徐强行从公海(英国人把鸦片转移到公海大船上屯放)收缴鸦片后,烧毁。英国商人当然抗议!义律代表英国政府给广州知府说事,也要用禀贴,通过行商转交,“信访”。
就因为清朝政府官员高高在上,官威十足,不跟洋人对话,所以导致后来鸦片战争爆发!
可见,英国商人在清朝社会(鸦片战争以前)没有地位。国内商人也没地位,有资料显示:十三行有个姓潘的会长,几百万身家,大富商,有啥用,见到广东布政使下面一个经历(大概八品官),都要跪下磕头行礼。人家是朝廷命官,你是奸商,牛逼啥?
古代十分重视科举制度,明清两代,考中秀才的学生,进衙门见官,不用跪拜。这就是尊严!面子!
每三年一届会考,各省举人上京考中进士,就可以做知县、知府!手上有权了!这就是为何有些读书人熬到头发花白了还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根本原因!
朝廷极大地抬高读书人的地位,考中举人,在本县就是名人了!进衙门见官,知县也要给他面子,安排座位。
官府既然抬举读书人,肯定就要压制商人的地位。如果商人有钱又有地位,那么很多读书人就受影响:不读书不参加科考了,赚到钱也是大爷!
可是,在古代,商人不论怎么有钱,见到知县,都要乖乖的跪地磕头!这是规矩。
明清两代,都有很多富商给自己或儿子捐官衔,比如捐个知县、知府、道员等,搞一套官服穿在身上,摆摆威风,抬高身份。
但假的官衔有时也别扭:见到大官还得跪拜。
有一本清朝时期的小说描述:行商潘某,捐了道员官衔(三品),而粤海关监督(广东海关监督,三品)开会,召集行商布置事项,潘某穿着三品官服也要跪拜!
这就是古代商人的地位。
看早期香港电视剧《大地恩情》那个容举人,他是地主,又考中举人,在本县就是一霸!哪个商人比得上他牛逼哦!
还有一条很重要原因:古代都是以粮为纲的经济发展路线。历代统治者都是重视农业生产,多收粮食是根本。自然就轻视商人的作用和贡献。是鸦片战争以后,洋人资本渗入,洋人地位提高,商业日趋重要,清朝政府也改变旧观念,开放,重视工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也有所提高。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古代有哪些经商的书籍
1、《生意世事初阶》总结了乾隆盛世江南商贾的经营大智慧,是当时最为畅销的书籍。胡雪岩在学徒之时,就读到了此书,此后几十年一直潜心研究。
2、《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明代二京十三布政司水陆路程,各地道路的起讫分合和水陆驿站名称;
3、《客商一览醒迷》记载了从商经验和商人训诫;
4、《天下路程图引》汇集明代水陆路引100条,以记录水陆路线的站名、里距为主,兼及各地食宿、物产、风景等。
中古古代商贾云集,受到历史、人文、自然等不同条件的制约,让当时的商贾经商会有很多的阻碍,于是成功的商贾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籍,以帮助后人,流传于世。
为什么感觉中国古代权贵、商人兼并土地远胜过投资经商
因为封建社会,主要经济是靠农业,手工业只处于辅助地位。封建社会釆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认为农业才是根本,商人称之为奸商,有无商不奸之说,从道德上就把商业摆在不利的地位。一般有了钱的商人,都会买田置业,过着收取地租,房租,过着安稳,舒适的日子。而经商可得担风险,既担心自然的风险,那时主要靠船运货,有人为的风险,土匪占山为王,截道抢劫,一旦遇上风险,就会血本无归。买田置业比经商安稳得多,所以古代权贵,商人置业比投资多的根本原因。
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因素:
①发展基础.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富裕,手工业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商人通过商业完成的.所以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②国家的政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
③交通条件.比如,秦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元朝疏浚大运河,这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货币发展.货币的统一,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⑤政府政策.长期以来统治者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统治者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
关于本次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和古代商业冷知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