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薛姓名人有哪些(薛姓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白姓 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历史上薛姓名人有哪些这个问题,历史冷知识薛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历史上东吴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
  2. 历史上薛姓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东吴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东吴灭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第一、孙权在立嗣一事上,处置失措,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讧;第二、腐朽、贪暴的统治遭到了广大百姓的怨恨和反抗;第三、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晧的毫无操守。

我们先讲第一个,孙权晚年,统治集团内部斗争非常激烈。孙权本来立长子孙登为太子,但孙登先于孙权而死。孙权只好改立孙登的弟弟孙和为太子,封孙和的弟弟孙霸为鲁王。孙权虽然册立了孙和,但却非常喜欢孙霸,孙霸想夺取太子之位,于是朝臣就分为两大派。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人拥护太子孙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中书令孙弘等支持鲁王孙霸。孙权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置,反而担心自己身后也会像袁绍那样酿成兄弟相残的大乱。于是,就废黜了太子孙和,并命令孙霸自杀,而改立少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孙亮即位,年仅七岁,由大将军诸葛恪辅政。

诸葛恪辅政期间,减免赋税,施政宽和,颇有政名。但是他不久在与曹魏的作战中,大败而还,于是,令朝野怨艾,吏民失望。东吴的宗室孙峻(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利用人们对诸葛恪的不满,借席间宴饮之机将其杀害。诸葛恪死后,朝廷大权落在了孙峻手中。孙峻死后,他的从弟孙綝代其辅政。公元258年,孙綝废黜孙亮,立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为帝。同年,孙休杀孙綝,把统治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在东吴内部为了权力自相残杀之机,北方的曹魏却在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孙休仅仅做了六年皇帝就病死了。这时,蜀汉也刚刚被曹魏所灭,东吴开始从西、北两面同时面临曹魏的威胁。

孙休死后,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认为国家面临危机,宜立长君,于是拥立故太子孙和的儿子,二十三岁的孙晧为帝。

我们再讲第二个,东吴民屯的屯田客过去是不服兵役的,到了蜀汉灭亡后,东吴为了补充兵力,充实长江防务,就取消过去屯田客不服兵役的规定。这些士兵,不但负责军事上的职责,还要担负给皇帝建宫室的任务。有的将领甚至强制士兵到长江上去做买卖,或者受雇去当佃客,而盈利和薪资却需要全部交给将领。在这样一种残酷剥削下,很多士兵被迫逃亡。

东吴有“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而“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平均每十人须负担一个士兵,弄得“民力困穷,鬻卖儿子,调赋相仍,日以疲极”。

东吴统治集团为了满足他们腐化奢侈的生活,打算扩大官营的手工业工场,命交州的地方官员强制抽调民间的手工业工人一千余人到建业,来补充官奴数额的不足。这个作法,直接导致了吕兴为首的农民大起义。不久,又爆发了永康施旦大起义,广州士兵郭马大起义。东吴境内的阶级矛盾已经到了不可缓和的程度。

我们最后讲一下孙晧,孙晧当了皇帝后,粗暴骄奢,荒废国事,濮阳兴和张布非常后悔。孙晧听说后,就杀了他们。接着又杀死了孙休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儿子。驻防夏口(今汉口)的宗至孙秀(孙权弟弟孙匡之孙)为孙晧所不满,为了活命,被迫投奔西晋。侍中韦昭是东吴的著名学者,孙晧竟然因他不肯纵酒,而将他杀害。常侍王蕃,在一次酒会中,本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力不能支,但孙晧认为他是假醉,就当即将他斩杀于殿中。孙晧为了使所有人顺从于他,常常施用剥面皮和凿眼睛的酷刑。好色是孙晧的另一大爱好,一个小小的吴国,有后宫近万人。这对于广大百姓来讲又是一项难以承受的苛政。

东吴被西晋灭亡后,晋武帝问东吴旧臣薛莹东吴亡国的原因,薛莹回答道:“晧之君吴也,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实由于此。”道出了东吴必亡于孙晧的原因。

历史上薛姓名人有哪些

薛讷

唐朝名将、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子;则天时为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节度使之名从薛讷始;玄宗时任薛讷左羽林军大将军。

薛钰

字温如,唐河中府宝鼎县人,中唐时代名吏。《新唐书·薛珏传》称其:刚严,晓法治。提出选择官吏时应:求良吏不可兼贵以文学,宜以圣君爱人之本为心。他死后,朝廷废朝一日,赠工部尚书。

薛居正

北宋史学家。字子平(912-981),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五代后唐进士,后周时官至兵部侍郎,入宋位至司空,曾监修国史。开宝六年(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撰修《旧五代史》毕,晋平章事。著有《文惠集》等

关于历史上薛姓名人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丹阳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啊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4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