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的知识及概念(关于诗词的知识问答)

高中语文 诗词鉴赏必考手法解析 概念 例句 赏析

大家好,关于关于诗词的知识及概念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诗词冷知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李商隐冷门知识
  2. 关于宋词的冷知识
  3. 宋词冷知识
  4. 你还了解有关宋词的哪些冷知识呢

李商隐冷门知识

1、李商隐被戏称为獭祭鱼,因为李商隐写诗常运用典故,类似水獭捕鱼后,常将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

2、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关于宋词的冷知识

宋词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现代人填词,都格外加题目。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即有韵律的散文。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宋词冷知识

老街曾经写过一篇《诗是歌歌是歌为什么经常叫做诗歌?》。我们最早的歌起源于劳动号子,原都是一些简单的感叹词:啊、哦等,随着人类智力的而发展,感情越来越丰富,于是多了一些词加进去。人们用一些容易记住的这些歌来记忆和传播知识,这就是诗和歌结合的雏形。

文字出现以后,文字书写的“歌”就包括两个部分,音乐和歌词,歌词就是最早的诗。诗的特点是言志,而后来出现的词虽然也是歌词之词,但是以婉约言情为主,这是诗歌与词的区别之一。

你还了解有关宋词的哪些冷知识呢

宋词最初来自民间,就是当时的歌词,因为词经常与乐曲合在一块,所以被称为“曲子词”。像最著名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遇到王菲后,就改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

词跟《诗经》、《楚辞》、《乐府诗歌》很像,都与音乐有关。不过此音乐非彼音乐,而是在隋朝的时候,由中原本土音乐结合少数民族的音乐形成的一种新音乐,也叫“燕乐”,因为这种音乐经常在宴席上演出,所以也叫宴乐。

“燕乐”产生后,立刻大受欢迎。有乐也要有词,人们很快又发现,以前的5言、7言古诗无法满足这种音乐了,有人就开始创新,先是从民间开始,后来很多文人也加入创新队伍。

第一个拿到创新成就奖的就是唐朝诗人温庭筠,因为数量多,质量好,成为花间派词人的NO1。

到了宋代,娱乐性的活动变多了,出现了大量创作词的文人,写出了更多优秀的词。所以词并不是宋代才有的,隋朝就有了,唐代得到了发展,宋代达到了顶峰。

简单说,词从隋唐就有了,但宋词最牛最有名!

从风格来看,诗与词的最大区别,就是诗言志、词言情。什么意思呢?就是诗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的理想和志向的,说的是“我想干什么”;而词更多的是表达词人内心的情感,说的是“我怎么样”。当然这里强调的是总体风格上的差异,诗也是可以言情,有的词也是在言志的。

在形式上,唐诗与宋词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宋词有词牌名,唐诗没有。

作词与作诗不同,你要是作词,一般要按照音律制作词谱,然后再配歌词,所以作词需要“按谱填词”。而作诗就不用了,满足基本的格律就可以挥笔一首。

词牌名就用来规定一首词的音律的,它的平仄和格式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关于平仄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看看小半爸之前写的那篇《在孩子学古诗之前,这3个问题他们必须要搞清楚!》

比如小学课本中出现过两首词,一首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另一首是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村居》和《春归何处》是词的题目,前面的“清平乐”就是词牌名。

那么他们的创作就要按照“清平乐”的词牌来,必须满足这个词牌名的格律。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明白,听一听这首最近在成都很火的一首改编歌曲,疫情版的《当》。歌词不一样,但是曲子是一样的,也可以说他们的词牌是一样的。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 诗词鉴赏必考手法解析 概念 例句 赏析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