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扬,那为什么不改名呢(黄梅戏之所以叫黄梅戏的原因)

起源于湖北的黄梅戏,为何能在安庆发扬光大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扬,那为什么不改名呢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黄梅为什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扬,那为什么不改名呢
  2. 湖北黄梅县为什么还不并入九江市
  3. 安庆黄梅戏是因湖北黄梅县得名的吗请问黄梅县又因什么得名的
  4. 黄梅戏为什么叫黄梅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扬,那为什么不改名呢

黄梅戏是中国的五大戏剧之一,虽然是在安徽安庆市发展起来的,但是其发源地却存在许多争议,黄梅戏源头的历史最早记载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三种传说,但并没有最后下结论。

传说之一∶“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后面大多数说法一般是按照陆先生的说法而说的。

当下比较流行的有四种说法:

一说湖北黄梅县

著名相声、口技演员汤金城(1890-1980年)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中,认为“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而黄梅县当地亦有黄梅采茶歌为基础,当地人认为黄梅戏是由黄梅采茶歌演变的。

二说安徽怀宁县

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所以他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山上,其理由与说法也比较令人信服。

三说安徽桐城县

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当地人认为,黄梅戏具体来源以无从考证,但是严凤英是将那些小调、民歌形成一个剧种的,因此严凤英才是黄梅戏的开创者,因此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安徽桐城。

四说安徽宿松县

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中国戏曲志》、《黄梅县志》、《宿松县志》等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例如:

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开始,宿松人就于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

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十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

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

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等等。

根据这些记载,廖先生认为,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于宿松县。这种说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当地形成一种热潮。

不过笔者认为,争这些传统文化的起源地没什么意思,有这份心思还不如将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逐渐的看着它们消亡!

欢迎关注“戏曲说”头条号,小编会为您推送更多关于中国戏曲的内容!

湖北黄梅县为什么还不并入九江市

你可以向国家政府提议,并要说出你充足的黄梅县并入九江市的理由,因为这里涉及到两省区划问题,谁愿意减去一个县?所以你只有向最高一级政府提议。

安庆黄梅戏是因湖北黄梅县得名的吗请问黄梅县又因什么得名的

黄梅戏并不是因黄梅县得名,黄梅戏命名时,黄梅县当时叫黄枚县,1960年后黄枚县才改称黄梅县。黄梅戏是由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众多民间小调汇集而行成,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黄梅戏曾用名小戏、菜篮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也曾被称为怀腔或府调。黄梅调来源于怀宁黄梅山,人们黄梅时节在田间、地头劳动时唱的民歌、小调被称为黄梅调。黄梅调也成了安庆地区民歌、小调的代称。上世纪1952年安徽地方戏曲观摩团将曾用名怀腔、府调和皖剧l的多种戏曲名称的安庆地方戏改称黄梅调统一称谓首次赴上海演出并获成功,黄梅调用黄梅戏之名首次见诸报端。

1953年安徽黄梅戏剧团正式成立,时任安徽宣传部长桂林栖力排众议正式将称为皖剧的黄梅调定名黄梅戏。

今天的黄梅县只有60年不到的历史,前身是黄枚县,解放后,国家将九江小池、安庆龙感湖部分地区与古黄梅县合并成新的黄枚县,同音不完全同字(古黄梅民风彪悍,民俗恶劣,乾隆时期“黄梅县志”记载黄梅县恶名难治)。

随着黄梅戏在上海的演出成功,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上映,使得安庆黄梅戏风靡了全国。大约1960年后黄枚县正式改回黄梅县。至于为什么改回黄梅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黄梅戏为什么叫黄梅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有一种说法是:该县位于长江边上,地势较低,每年的黄梅时节,河水泛滥成灾。人们为了丰调雨顺,祈祷平安,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歌舞戏,这种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所以叫“黄梅戏”。黄梅县因黄梅戏而得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起源于湖北的黄梅戏,为何能在安庆发扬光大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2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