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有什么用

价格 图片 品牌 怎么样 元珍商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袈裟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脱袈裟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观音菩萨卖给唐僧袈裟时说了什么
  2. 放下这首歌歌词的意思是什么
  3. 什么是顿悟
  4. 袈裟有什么用

观音菩萨卖给唐僧袈裟时说了什么

“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

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

“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

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簆。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

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

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

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

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

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盈空,

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

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诗曰:三宝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尽评论。明心

解养人天法,见性能传智慧灯。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壶冰。自从佛制袈裟

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参考资料:《西游记》十二回

放下这首歌歌词的意思是什么

《放下》

作词、作曲、演唱:印良

爱过了,恨过了,放下吧

有过了,痛过了,看破吧

虔诚地,顶礼啊,佛菩萨

今皈依,三宝啊

清静了,随缘了,现莲华

了脱了,自在啊,菩提妙法

入空门,着袈裟,摩诃萨

晨钟啊,暮鼓啊

大慈啊,大悲啊,观音菩萨

伴青灯,古佛啊

大慈啊,大悲啊,观世音菩萨

伴青灯,古佛啊

什么是顿悟

六祖慧能大师像

“顿悟”是很奇妙的一种境界,一种感受,怎么可能用语言来表达呢?能用语言来描述,能用文字来表述就不是“顿悟”。

为便于理解,小编讲二则禅宗公案给大家,看能否开悟。

一、禅宗诞生,“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禅宗的缘起,佛祖嘱托大迦叶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此后禅宗在天竺诞生,初祖大迦叶,传衣钵到达摩祖师时已是第二十八祖。达摩祖师的师父对他说,你应当到震旦(中国)传法。达摩祖师按照师父嘱托带着四卷《楞伽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历经磨难在广州登岸。达摩祖师一苇渡江

当时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464-549)是最信佛的皇帝,人送外号菩萨皇帝,一生中三次舍身出家,建寺庙,度僧尼众多。梁武帝时佛教盛行,有诗为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听说达摩来到广州,亲自派人将达摩祖师接到宫中,以最高礼节相待,二人经典对话耐人寻味。以下内容记录了达摩祖师和梁武帝话不投机的禅语机锋,原文摘自六祖《坛经》:

梁武帝萧衍

“原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磨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磨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

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这段话很长,其中心思想就是,梁武帝向达摩祖师邀功请赏,达摩知道梁武帝贪念还没有断除,就用话怼了梁武帝,二人不欢而散。对话里谈到福德和功德的概念,大家必须理解,福德和功德傻傻分不清,如何开悟!不认识自性就不能“顿悟”。

二、几乎是同一首诗,区别在哪里?以此为依据传禅宗衣钵是否令人信服?

中国禅宗五祖弘忍

中国禅宗自初祖达摩西来传二祖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时禅宗所奉持的佛经不在是《楞伽经》而是《金刚经》,《金刚经》教人顿悟成佛的方法,六祖慧能因为听到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开悟。五祖弘忍公开选拔接班人,让众弟子写偈子明志。北派禅宗神秀大师

首座教授师神秀写道: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五祖给他的评价是“尚未入门”,身为行者(寺庙里没有出家的杂役)的慧能也写了一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五祖给他的评价是:“亦未见性”,五祖用鞋底将慧能的偈子擦掉。晚上五祖来到后院碓房,问慧能米熟了没有?慧能答米已经熟了,就差筛了。于是五祖拿拐棍敲了三下,慧能会意三更来到五祖丈室内,五祖用袈裟遮挡住门窗,将禅宗心法口传心授慧能,传禅宗衣钵交给慧能道:“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摘自六祖《坛经》。

这段话是五祖嘱咐六祖不要再传衣钵了,快点跑吧。你现在开悟了不假,但根基不稳,小命难保,还要经历生活磨炼。佛法只有等待机缘成熟了才可以弘扬。

神秀和慧能的偈子区别在哪?神秀的偈子是“渐修”的层次和境界,他还没有悟到自性,五祖说他是门外汉。神秀创立北派禅宗,后世称其为“北渐”。慧能的偈子是“顿悟”的境界,他已经悟到了自性。六祖慧能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慧能创立南派禅宗,后世称其为“南顿”。

“顿悟”不能通过阅读学习佛教经典来实现,也不能通过高僧大德或者上师醍醐灌顶加持来实现。坚持不懈的“渐修”不一定开悟见性,但是没有“渐修”的过程就不可能“顿悟”。

如何“顿悟”?学习佛经是基础,对于佛经的学习要做到,理解、领悟、求证、了脱生死直到超凡入圣,就能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就能真正的到“顿悟”的境界。

喜欢小编,就请点个关注吧!

袈裟有什么用

袈裟的作用很神奇:“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

另外,袈裟的制作更精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簆。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

OK,关于袈裟有什么用和为什么脱袈裟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很好奇,唐僧的袈裟为什么不会掉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29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