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西安事变何应钦的目的,以及为什么不杀何应钦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西安事变何应钦的目的
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平时谦和忍的何应钦,一反常态,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主张谈判的宋美龄翻脸,力主出兵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并扬言要派飞机轰炸西安。
他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破坏国共两党协商与密探,并择机会取代蒋介石,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二战中的日本军官为何人手一把军刀
日本人是世界上公认的“小矮个”,在二战期间,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150cm左右。想象一下,本来个子就矮小的日本士兵,腰间再挎一把长长的日本军刀晃晃荡荡,难得他们不觉得累赘吗?日军为何人手一把军刀?
原因一: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二战期间,日本士兵配备的大多为95式军刀,制作工艺较低,但使用率很高。日本方面为了鼓励国民参军,将原本的西洋指挥刀换成了武士刀样式的军刀,所以在日本人心中,军刀象征着大日本帝国军人的尊严,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原因二:指挥作战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中看到,日本军官挥舞着军刀,指挥士兵前进、作战,充当了指挥旗的作用。
原因三:战败后用来自杀
原因四:作为投降的道具
在日本军队里,上缴军刀就意味着投降。在1945年日军投降时,日军指挥官们在投降仪式上纷纷上交了自己的指挥军刀。
原因五:盟军对战利品的收藏
日军佩戴军刀完全是模仿欧洲其他国家的高级军官佩戴长剑,只不过人家的长剑只是用来装饰的,并不是用来冲锋陷阵的,而日军往往都是“自杀式”冲锋,在实际作战中,这种长长的军刀并不实用,在面对面较量时,可能日军的军刀还没碰到对方,就被对方的刺刀刺死或手枪打死了。所以日军的军刀基本上就用来残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或敌军俘虏了。
当年孙殿英部队猖狂到什么程度
孙殿英,出生于光绪十五年,绰号“孙大麻子”,因幼时染上过天花,侥幸逃过一命,但从此脸上留下了麻坑。孙大麻子生性顽劣,长到十三四岁时,已经抽烟、喝酒、赌博无所不会了,在一次聚赌入狱后,孙结识了同一监号的豫西绿林人物焦文典,焦见孙有几分义气,便劝他入伍,这是孙殿英人生的重大转折。但孙的军旅生涯并不顺利,一度落草为寇,几经转折终于投靠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后又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升任了正规军队的军长。1928年,在北伐军的强大攻势下,奉均和直鲁联军节节败退,张宗昌亦自身难保,孙殿英在走投无路时,只好倒戈,接受了蒋介石的改编,成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的军长。
疯狂的盗掘
在队伍来到河北蓟县后,孙殿英听闻清东陵竟然无人看守,匪祸为患,心里便蠢蠢欲动起来。就算自己不盗,别人也会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开始动手了。一番思量后,孙殿英以及他的部下将目标锁定在了慈禧墓、康熙墓以及乾隆墓上。他们先是找来了清朝一位太监打听清楚坟墓的具体情况、地宫入口等,同时制定好了计划,分三路人马同时对慈禧墓、康熙墓以及乾隆墓进行盗掘。
最为顺利的是慈禧墓,因为慈禧墓年代较新,并且找到的那位太监还详细记得慈禧墓的具体情形。很快盗掘部队就来到了地宫的入口,但地宫入口的金刚墙坚硬异常,普通的铁铲根本凿不动,于是他们采用了炸药炸开了地宫入口。在进入内殿时,又用蛮力撞开了门口的汉白玉石门。对于慈禧的棺椁,也是完全不讲究任何技巧,只用斧头劈开或者铁锨撬开。开棺后,只见慈禧的尸身还保存地非常好,身上铺满了奇珍异宝。这帮野蛮人直接将慈禧的尸体拖出棺外,将身上能取下的宝贝全部取出,或拽或抢,可怜慈禧身穿的龙袍被扯烂扔到一边,凤冠也被踩成饼状横到士兵脚下,甚至连贴身衣物也被悉数扒开,头发、嘴、下体也都被士兵乱抠乱摸,希望能找到更珍贵的宝贝。
在炸开慈禧墓的同时,另一边康熙陵、乾隆陵的盗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康熙陵地宫渗水较多,每凿开一处,均有大量水涌出,于是孙殿英放弃了康熙景陵。乾隆陵也有较多地下水,孙殿英下令调来了抽水机将积水抽干,但原先因积水而漂浮的棺椁反而随着水的抽干而堵住了石门,于是他们又采用同样的办法将石门炸开,对待乾隆和两位后妃的棺椁也采用劈凿等蛮力。这帮土匪在掏空了棺椁内的陪葬品后,也对尸体开始下手了,其中一位妃子的尸体还被拖入污水之中,几乎被踩成肉酱。
在孙殿英盗清东陵的消息爆出后,四面八方的土匪、残兵闻风赶来,又对乾隆陵、慈禧陵进行再次搜刮,可怜乾隆皇帝和后妃的尸骨被踩踏的面目全非。这些残兵土匪还不满足,还将同治帝的惠妃陵也一并挖开,全面搜寻劫掠。
后记
清东陵被盗后,一时舆论四起,纷纷谴责孙殿英的野蛮行径,清朝的遗老遗少们无不痛心棘手,要求国民政府彻查。但经过一番贿赂和上下打点后,此事便不了了之了,孙并未受到任何惩罚。在国共内战时期,孙殿英被解放军包围,后被刘伯承带到了武安,期初刘伯承也对他很是照顾,但刘伯承大军南下后,再无人对他照顾,最后他于1948年10月死于武安的乡村。
一直不明白,二战时期,美军为什么不直接攻打日本本土
历史需要分析,现实不是游戏,二战期间美国当然想打日本本土,但那得具备相应的能力才是。
首先是美军的力量问题,有些人把二战美国想当然的赋予了一个“强大”的设定,然而当年的美国军力排名并不高,常备军力也少的可怜,装备水平还不如英国,唯独海军方面能看得下去,但与日本海军比起来却也占不到什么优势,许多老旧的舰船非常一般。
正是基于这种“美国军力不算强”,以及美国国内怂头耷脑的孤立主义思潮所示,日本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对着美国下了硬刀子,结果反而死在美国人疯狂爆炸的潜实力上。
但相对而言,战争前期的美国确实不具备很强的实力,这让日本人做出了“干掉太平洋舰队、消灭菲律宾美军”即可万事大吉的战略,在美国真正爆发出战争潜力之前,他们拿什么打日本本土?要真有那能力,菲律宾的殖民地就不会丢了。
之所以日本要去轰炸珍珠港,并不是因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在太平洋中间,太平洋只是日军的分段阻击区,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南洋的美、英、荷殖民地丰富的石油资源。
为了获得东南亚的资源,山本五十六拟定了对美作战计划,大致战略是这样的:由南云忠一带领航母舰队消灭珍珠港的美太平洋舰队,然后同一时间陆军进行亚太作战,夺取美、英、荷的殖民地,继而日军迅速利用这里的资源恢复力量,而太平洋上日军则依托岛屿节点和航空兵作战,阻挡来救场的美军舰队,为后方赢得发展的时间,最后一举进行决战。
山本五十六的战略前期贯彻的很好,太平洋舰队被打烂的美军,一时之间根本没有能力再去进攻日本,反而被日军压着打。而南洋地区也很快陷入了日军的掌心,开始为日本提供战争血液。南洋英、荷、澳的殖民地舰队也在日军的打击下很快溃散,英国当时甚至组织了两次带有航母、战列的“Z舰队”,都让日军轻易消灭了。
你看,太平洋战争前期的局势对盟军很不利,美军连扛下来都难,哪里还能反攻日本本土?如果没有“企业号”等几艘幸存的航母扛过了最艰难的一年,太平洋战争美国很可能真的会打输,即便他们具有卷土重来的工业实力,在战略上也会陷于困局。
等战争进行到中间阶段,美军仍然无法直接派出舰队去远洋攻击日本,太平洋过于宽广,即便从阿拉斯加出发,一支横跨海洋的部队去贸然进攻对方守卫森严的本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就成了赔本买卖。所以美军在回过神之后,并没有直接进攻日本本土,而是采取了“跳岛作战,剪除日军战略优势;围攻南洋,扼杀日军战争能力”的战略。
消灭了太平洋上的岛屿,这些地方就会变成美军的前进基地,顺带还能干掉日军大量的有生兵力。而破坏了南洋地区日军的“收成”,那么日本又会回到资源短缺的问题上来。最后当日军越来越弱,美军越来越强的时候,再召集英、中、苏、澳等盟友围殴日本,对方哪还能有还手之力?
很快美军就依靠抢夺的岛屿以及澳大利亚控制了战略优势,日本的本岛暂时被丢到一边,而南洋的日军则成了被包围的大饺子,前有斯里兰卡的英军堵门,后有太平洋一线的美军收口,日军大量精锐和国力最后都活活耗在了这个大口袋阵里。以至于到战争末期,日本本岛已经失去了任何反攻能力,成了待宰的猪,天天让美军战机围着轰炸。
从后期的冲绳战役、硫磺岛等都可以看到,急于求成的攻击日本本土是不现实的,那样将很难掌握战略的动向,还很容易翻车。美军的绞杀策略是正确的,他们没有急于求成的想来个“一击必杀”,而是实打实的面对着日军的攻略,最后将日本一步步掐死。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西安事变何应钦的目的和为什么不杀何应钦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