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合肥在三国时期的战略意义真有那么大吗孙吴为何五征合肥呢,以及孙吴为什么要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诸葛亮为什么会提出占领荆州,联合孙吴,这不矛盾吗
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规划中,占领荆州和联合东吴并不矛盾。之所以占领荆州和联合东吴之间出现了矛盾,是因为在执行这套战略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在三国期间有两套相似的战略计划,一个是鲁肃提出的“榻上策”,一个是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这两套战略计划有一个交集,那就是当时既不在孙权手中也不在刘备手中的荆州。
鲁肃的“榻上策”提出在先,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在后。诸葛亮在进行谋划的时候,势必要充分考虑这个事情。诸葛亮向刘备提出“隆中对”的时候,必然谈及如何取得荆州。否则仅凭着一个空洞的框架,也势必打动不了刘备。
在之后的具体施行过程中,刘备没有从刘表或者刘琮手中取得荆州。从赤壁之战取得胜利之后,刘备这才拥有了荆州。刘备这时候才拥有了荆州,就引发了荆州归属的纠纷。如果刘备能够早一步从刘表或者刘琮手中取得荆州,就没有这种荆州归属的纠纷。
从解除了曹操的威胁之后,刘备孙权便在荆州问题上产生了矛盾。这时候的矛盾,孙权一方只是感觉没有获取到更大的利益,便宜都让刘备一方给占了。
当刘备取得了益州之后,孙刘双方的矛盾就开始激化了!这时候孙权必须要得到荆州。
孙权必须要得到荆州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孙权已经取得了交州,为了更好的统治交州,孙权也迫切需要取得荆州。
二是刘备跨有荆益的局面,让孙权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刘备带来的威胁感已经远远超过了曹操带来的威胁感。如果不夺取荆州,孙权的这种感觉就永远不会消除。
此时踌躇满志的刘备,根本就没有觉察到孙权的心态。为了巩固交州的统治,双方还可以有协商的余地。给了盟友一种强大的威胁感,这一点就没有任何协商的余地。
春秋战国时期结盟最常见的手法,就是联姻和质子。虽然说在强大的利益面前,女人和儿子都可以放弃,实际上并不能真正保证联盟不破裂,但至少这也是一种姿态。
刘备的一个手下大将,都不肯和东吴联姻。
关羽那种傲慢的姿态,不是让孙权感到受到了侮辱,而是让孙权倍感威胁。
真正使联盟彻底破裂的人是关羽。刘备和诸葛亮在执行“隆中对”战略时,恰恰忽略的就是关羽这个人。
如果刘备在荆州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在部分区域做出调整,让孙权能够更好的统治交州;如果关羽能够和东吴联姻,及时地消除带给孙权的威胁感。那么孙刘联盟还不至于这么快就破裂!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为什么要联吴抗魏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各占一方。
曹魏政权占有中原以及北方的大片土地,势力最为雄厚,不仅粮草充足,而且兵多将广。
孙吴政权占有江南地区,尽管已历三世,根基牢固,但是江南许多地区尚未开放,荒无人烟。
刘蜀政权占据巴蜀地区,兵微而将寡,根基不牢,并有许多山地,不变开发。
因此,吴、蜀相对于曹魏,较为弱小,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抗击曹魏。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一定要夺取荆州
刘有卧龙“隆中对”,孙有鲁肃“榻上策”。无论是刘备集团,还是江东的孙权集团,都将荆州之地列为了挺进中原的根据地,成为了各自势力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更为关键的是,刘备占据的荆州犹如悬在江东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威胁着江东固本守业的长江防线。对于孙权来说,如此危亡要地,又怎么可能不倾力夺取呢?
一、战略上而言,国之屏障
据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湖广之形胜,在武昌呼?在襄阳呼?抑荆州呼?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荆州之地,引汉水、湘江、赣江并流进入长江,过江北可攻曹魏的宛洛,向西南逆流而上可取刘备的益州,顺流而下可直入江东腹地。所以,荆州之地对于曹刘来说只是势力扩张的一个跳板,但对于江东孙权来说,却是国家上游的战略安全屏障。
《孙子兵法》有云:“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孙权据有荆州,进可兵出两线攻取益州,也可兵出两线进取中原,退可全据长江天险,守国土之不失。同时,孙权据有荆州,防御刘备益州的军力部署将会降至极低,也可缓解豫州平原所面对的军事压力,更可抽取更多兵力应对曹魏势力。进则兵力更加充足,守则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读史方舆纪要·南直方舆纪要序》记载:“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注:汉江、长江);欲规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
可以说,对于益州刘备而言,就算失去荆州之地,同样可于阻塞入川险道,足以割据自守,仅是失去了一个抗衡曹魏的据点而以;对于曹魏而言,占据荆州便可顺流而下直取江东,也可三线出兵攻取西川,一统天下;但是对于孙吴来说,荆州可是立国之本,固国之基,孙吴政权所依赖的就是长江天堑,失此天险,国家难安矣。
二、经济上而言,有帝王之资
鲁肃曾对孙权言:“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同时,诸葛亮也曾言及:“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
此外,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和汉水下流的江汉平原腹地,自古便有“鱼米之乡”之称。且荆州一带曾经在刘表治理下,百姓安定,经济繁荣,可成为国家对外扩张的钱粮保障基地。
如此要地,孙权怎么可能不想据为己有。
三、全据长江天险,国策核心
曾经,鲁肃与孙权合榻对饮。孙权问鲁肃道:“今日,汉室天下已经名存实亡,四方群雄并起,皆想据守一方称王称霸。此时,我也继承了父兄打拼而来的江江基业,更希望自己能够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幸天赐你于我,还望你能够实心教我进取良策。”
鲁肃应道:“主公,你想多了。现在的曹操和当初的项羽一样,你的心再怎么如同当初的汉高祖那样忠心义帝,但如同项羽一样的曹操却想加害义帝,您又怎么可能和齐桓公、晋文公一样呢?所以,肃私以为大汉朝廷再难复兴,曹操已拥有天下三之二霸业,已经无法消灭,主公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势。而此时,北方正值多事之秋。主公正好利用这一时机,除掉黄祖,讨伐刘表,全据长江天堑,然后便可称帝建号,以图夺取天下。”
也因此,孙权集团将“全据长江天险”定为了国策的核心内容。
如此形势,夺取荆州也就成为了孙权的必然追求。
四、盟友间而言,有债必讨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孙、刘联盟赤壁大败曹操后,刘备以帮助同宗刘璋出兵益州为名,向江东孙权暂借江陵(南郡),以为立足之地。孙权因种种顾虑,才勉强将南郡暂借刘备容身。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十一月初,刘备以诈力逼降刘璋,初定蜀中。这时,孙权派人讨要荆州,刘备耍赖不还,孙权忿恨,派遣吕蒙率兵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又急调五万大军进公安,驰援关羽,准备同孙权决战。这时,突然听闻曹操平定汉中,心下大惊,无奈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归还孙权,两家和好,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夏,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这时,孙权又再次讨要荆州,刘备却说要等到自己夺取西凉后,再考虑归还。
所以,孙权才会不顾孙刘同盟,你不还我就抢,你不仁我不义,派遣吕蒙袭取了关羽镇守的荆州。
五、个人所长上,有固守之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临死之际,将孙权叫到跟前说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同时,孙策也交待心腹张昭道:“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并再三强调:“慎勿北渡。”
也就是说,孙策已看透孙权,固守有余,进取不足。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同孙策所料。孙策以千余人起家,用了六年时间便完成了一统江东霸业,而孙权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结束后,至228年(太和二年)期间,孙吴也曾对曹魏发动了六次北伐,结果有五次以孙吴败退而收场,仅有一场小胜。特别是逍遥津一战,孙权差点被张辽活捉。
由此可见,孙权所长在固守。
由此种种,便可明白孙权夺取荆州之心。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
合肥在三国时期的战略意义真有那么大吗孙吴为何五征合肥呢
在三国时期,合肥南接巢水、濡须水直达长江,北接肥水,沟通淮河,的确扼守着关键的水路要道。表面正看如果东吴北上进占合肥,其水军可以经曲巢肥运河进入准河流域,辐射范围可以覆盖青州、兖州,直接威胁到曹魏腹地。曹魏政权如果想要南下,似乎也可以经合肥走濡须水入长江,直捣孙吴都城建业。但如果更仔细的探究当时曹孙两家在江淮地区的对峙态势,会发现并非如此,孙吴哪怕拿下合肥,也很难有力量北上正面面对曹魏江淮军团。而曹魏经由合肥南下,也会因为河道和水军的双重限制,只能冲到长江岸边,无法进一步扩大战场。
一、从曹魏防线来说,合肥地位有限,打不下来是东吴不争气实际上,合肥城哪怕在曹魏江淮防线中,战略地位也相对有限。曹魏政权甚至在三国中后期相当长的时间里放弃了对合肥的防守。可以说,合肥在三国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主要仰仗的还是东吴军队的同行衬托。
要理解合肥城的战略地位,首先应该了解曹魏在江淮地区的防守战略。曹魏的防守战略其实和太平洋战争时日本打美军的预定战略是非常类似的,简单来说就是渐减迎击。具体来讲,即是把长江北岸的居巢作为防守的第一防线,巢湖-肥水地区的合肥作为第二防线,这些前线城池分别少量驻军,坚壁清野和吴军进行消耗战,以挫败吴军进攻锐气,拖延时间并且拉长吴军补给线。而最终曹魏江淮主力军团将在寿春以南,合肥以北的广袤平原上以逸待劳,发挥北方政权的骑兵优势,伺机和吴军主力决战。
在这套防御体系中,准河沿岩寿春才是真正的核心城市,合肥的地位则相对有限。事实上,经过诸多学者的考证,在公元241年芍陂之战发生前,曹魏就已经几乎放弃了在合肥的防守,全面转型到以寿春为核心,以平原大军团决战为主要方式的弹性防御策略上来。
那如果合肥战略地位不高,为什么孙吴政权还要五战合肥呢?如果合肥只是曹魏前沿防线的一个支点,为什么东吴都从来没有拿下过这座城市呢?原因很简单,孙吴政权五战合肥是因为没得选择,打不下合肥是因为孙吴军队太不争气。人家曹魏在寿春蓄势待发,就等着和东吴决一死战,突然前方传来捷报,东吴在合肥就直接败了,连主力决战的机会都不给。
二、对曹魏来说,合肥易攻难守,而以寿春为中心可以发挥骑兵优势那曹魏为什么要弃守合肥呢?简而言之就是易攻难守,进退不得。首先,合肥在地理上太靠近东吴,东吴北伐大本营濡须到合肥的距离,几乎和合肥到曹魏大本营寿春的距离一样近。这就导致一旦东吴北伐,留给曹魏集团反应的时间非常短。处于寿春的江淮军团尚且无暇支援,更不要谈更远的曹魏中军了。其次,由于连年战争以及曹操移民政策的失误,合肥周边地区人口大量锐减,其中绝大部分南下投奔了东吴。这削弱了合肥周边地区对合肥城的军事支撑作用,反倒是东吴接收了大量南下人口,北伐力量大大增强。另外,合肥城太靠近河流,而东吴在水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东吴军队可以乘船向合肥发动突袭,遇事不妙也可以迅速利用河流撤退,往来如风。
虽然后来满宠在远离河流的地区重新修筑了合肥新城,但当时曹魏正在全力经营寿春防线,合肥的战略意义已经严重下降了。而且由于淮河-长江分水岭的存在,巢湖-肥水运河吃水较浅,无法通航曹魏的大型战船,这就导致曹魏难以水陆并进,从合肥一线进入长江。如果直走陆路的话,最多只能打到江北,过不了长江,哪怕打了大胜依然无法扩大战果,对东吴没有实质威胁。实际上曹魏的历次南征也的确多走中渎水,从广陵南下。以上诸方面最终导致了合肥成为了进不能攻,退也不好守的“鸡肋”。
而放弃合肥,转而以寿春为核心,则能获得无数好处。第一,寿春是千年古城,更有袁术多年苦心经营,人口繁盛,经济发达,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远远胜过合肥。第二,寿春与长江之间有数百里的缓冲区,曹魏有充足的时间整备军力。在曹魏中后期“邻州救援”的防御制度下,甚至能够得到来自曹魏精锐部队——中军的支援。第三,寿春一合肥之间是淮河流域同长江流域的分野,这片地区是两淮平原少有的多旱地,少水网的地方。这种地形有利于大兵团的展开和骑兵的穿插作战,而曹魏的大兵团作战和骑兵作战能力都远胜东吴。如果以寿春为据点,在合肥以北的平原作战,就能在最大化发挥曹魏骑兵优势的同时削减东吴的水军优势。第四,以寿春为起点,自淮河走中渎水入长江,可以通大型战舰之外,更是一路顺流而下,非常有利于快速机动。
二、孙权为了发挥水军优势,必须打合肥,其实就算打下也难守既然合肥城并不重要,孙吴又在合肥城屡战屡败,为什么孙吴还非打合肥不可呢?那就是因为孙吴没得选择。为了发挥水军优势,同时方便粮草车马运输,孙吴只能通过水路北伐,而可以用作北伐的三条线路中只有两条路有实际意义,一条是走濡须水经合肥北上,另一条是走中渎水经广陵北上。其中走中渎水的线路不仅全线需要逆江而行,长江出海口处复杂的水文条件更是让孙吴水师屡屡碰壁。这样一来,孙吴北伐实际上就只有濡须水一条路可以走,而合肥正好扼守在濡须水的上游。孙吴北伐,则必走濡须水,走濡须水,则必攻合肥。
但其实哪怕孙吴拿下了合肥城,也不能怎么样。在三国时期,人口的重要性远高于土地,而合肥城周边人口大部分都已经逃散到了东吴,占领合肥不会为东吴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好处。没有了周围人口作为凭据,哪怕孙吴占据了合肥城,兵力、粮草也都无法从当地得到补充,却要直接面对曹魏江淮集团的正面压力。这种情况下,如果屯驻重兵就需要从濡须口甚至建业千里运粮,少量屯兵又会被曹魏轻而易举的赶下长江喂鱼,占领这座城池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结束语事实上,这就是曹魏与东吴在三国中后期的均衡态势。由于合肥城在地理上不利于防守,曹魏主动让出了合肥以及周边接近150公里的地区,而东吴迫于实力无力占据这些地方,两国之间相隔数百里彼此相望,互相都没有动合肥城的念头。
然而在第一、第二次合肥之战时,合肥的确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那时候曹魏集团的江淮防线摇摇欲坠四处漏风,捉襟见肘的兵力使得当时的曹魏只能选择单线防守,毫无纵深,更没有战略可言,在那种情况下,曹魏只能孤注一掷在第一线的合肥阻击孙权,所幸天时站在了曹魏这一边。两次合肥之战,孙吴以万钧之势兵临城下,最终却都铩羽而归。合肥也是毫无疑问的奇迹之城。
当然,进攻不力的问题曹魏也有,三次濡须之战、石亭之战中,曹魏也都被孙吴杀的大败。实际上在三国时期,防守作战的优势总是远大于进攻作战,这也是魏蜀吴三家在数十年间可以保持一种很微妙的稳定的原因。
合肥在三国时期的战略意义真有那么大吗孙吴为何五征合肥呢和孙吴为什么要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