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何处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谋臣崔浩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何处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谋臣崔浩的知识,包括北魏崔浩为什么惨死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北魏功臣崔颢结局
北魏功臣崔浩受“国史之狱”牵连,被夷灭九族,时年七十岁。
崔浩,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深受其倚信,为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重大贡献。
在东晋后期,王猛、崔浩两人,都反对自己君主与东晋为敌,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猛出仕前秦,当时前秦四面受敌,王猛辅佐苻坚先后臣服、消灭了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的代国、前凉政权、西羌叛乱、慕容氏的前燕政权,剪除了内部的反对势力,一统北方,只剩下江南地区的东晋政权与之对立。王猛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他建立的功勋超过了诸葛亮。
崔浩所处的年代在东晋灭亡、刘宋建立之初,所出仕的政权是北魏,历经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北魏太武帝,辅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
王猛和崔浩都是汉人,辅佐少数民族政权,并且都取得了北方的统一,而且两个人都曾劝谏自己的君主慎重讨伐位居江南的东晋、刘宋政权。(王猛像)
王猛为何劝阻前秦苻坚征讨东晋?王猛祖籍在山东潍坊寿光,后来迁居到魏郡(现在河南大部、河北一部、山东一部地区,特指河北魏县),出身低微,属于东晋的下层人士,他为何反对苻坚攻打东晋?
一,王猛有没有所谓的故国情怀?
王猛是汉人,他对曾经的故国有什么留恋而帮助汉人的东晋政权吗》回答是否定的。王猛出身低微,可是他时时刻刻不忘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政治军事类,他曾经和后赵政权的人物有过交往,但羯族人建立的后赵歧视汉人,他就没有出仕后赵。
354年东晋桓温北伐时,王猛穿着破衣烂衫就去求见桓温,两个人相谈甚欢,桓温有意将他招揽进自己的幕府。王猛回山征求自己师傅的意见,他的师傅却劝阻他不要追随桓温,他的富贵荣华在北方就可以得到,才能更能发挥到极致,功绩不在桓温之下,于是他继续隐居。前秦苻坚知道他的名声后,将王猛请到自己的幕府中,得到重用,成为苻坚核心政治军事决策圈首要人物,以后的功绩超过了东晋的桓温。
王猛不出仕东晋的关键点在于东晋实行的是门阀士族制度,他出身低微,就是有再大的才能也只能在下层待着,除了出谋划策以外,根本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再者,王猛非常熟悉东晋的政治生态,桓温意图篡位的政治目的当时已经十分明确,因此他对桓温、东晋不感冒,没有什么古国情怀。也不会因为是汉人的政权而劝阻苻坚不要攻打!(苻坚雕像)
二,王猛劝谏苻坚不要攻打东晋的真实原因。
公元375年6月,王猛因为操劳政事病倒了,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病重之时,苻坚多次探望他,王猛临终之时说了这样的话:
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王猛临终之时说的话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东晋政权虽然偏居于吴越之地,是汉人的正统王朝,和周边亲善,如果进攻,汉人们会上下齐心抵御外敌,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第二,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但鲜卑人、西羌人是我们的仇敌,只是摄于前秦军事力量的强盛才选择臣服,如果国家有大的变化,这些民族会群起而攻打前秦政权。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灭这些威胁,这样对社稷非常重要。
三、王猛隐含未有说出的话。
前秦统一北方时间较短,各个民族部落、政权灭亡后一些政权的残留还在,而且很多人在前秦政权中担任各级官职。军队也是杂牌军,各个民族部落的军队都有,表面上他们臣服前秦,跟随征战,这种部队最大的缺点是非常不稳定。如果前秦征讨东晋,必然各个杂牌军都要一起上战场,稍有失败就可能土崩瓦解。
苻坚还是很相信王猛的建议,在王猛死后几年内没有征讨东晋,最终耐不住性子在383年大举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最终身死。最让人感觉到诧异的是苻坚子女的一部投奔东晋,获得优待,在北方的苻坚子孙遭到其他政权的屠戮。
崔浩为何劝谏北魏明元帝征讨刘宋政权?崔浩出身清河崔氏,是典型的门阀士族,他的父亲是北魏的司空崔宏。崔浩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主要谋士之一,帮助北魏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而崔浩劝阻征讨刘宋政权是在422年,当时刘裕病故,北魏明元帝企图占领洛阳、虎牢关、滑台关等战略要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像,太武帝拓跋焘父亲)
崔浩的劝阻的说辞就显得有点不靠谱,他同北魏明元帝讲的是礼仪道德,《春秋》大义,这样趁着刘裕病故攻打就是赢了也不光彩,不但不能攻打,应该派人吊唁刘裕。崔浩这样讲明显有偏袒刘宋政权的嫌疑了,北魏明元帝也不相信他,认为这是崔浩的故国情怀在作怪。
不过崔浩认为,如果趁刘裕病亡进攻,这会导致刘宋内部同仇敌忾,一心对敌,会暂时放下政权内部的争执。不过北魏明元帝更相信“趁你病,落你命”,毕竟一代雄主刘裕落幕了!
在具体进攻方式上,鲜卑将领更希望攻占城池,而不是到刘宋的地盘上劫掠。崔浩认为攻打城池不可取,北魏军队擅长野战,刘宋军队擅长守城,一时半会不会攻克刘宋的重要城池。结果如崔浩所预料的一样,北魏军队攻打滑台关(今天河南滑县)失利。
虽然刘裕病故了,但他所统帅的军队还在,军事部署完备,一些重要的城池防守严密,北魏进攻正好撞到了枪口上,不失败才怪。(崔浩像)
后话——崔浩、太武帝毁佛、国史之狱。
崔浩辅佐北魏太武帝统一了北方,自视甚高,到老年时犯了大错,导致北方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门阀士族遭遇灭门之祸,称之为“国史之狱”。
崔浩笃信道教,对佛教一点都不感冒,他向北魏太武帝建议灭佛,主要原因为僧侣藏匿武器、占据大量农田不交赋税、享有特权等,杀了很多僧侣,推到了不少的寺庙。
崔浩自认为功劳很大,又在北魏搞起了门阀士族类型的选官制度,晚年他推荐门阀士族的几十人担任郡守这样的官职,得罪了很多鲜卑贵族,为崔氏灭门埋下了祸根。
崔浩负责修编北魏的《国史》,他直接把鲜卑皇族、贵族过去的那些丑事都记载了下来,不但如此,还在天坛附近将《国史》雕刻成碑林,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鲜卑拓跋部的那些丑事,这让很多鲜卑贵族面子都挂不住,几乎全部向拓跋焘告状。
450年,拓跋焘下令处死崔浩,当时是这样记载的:
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
不仅如此,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被株连九族,鲜卑人的报复几乎一步到位。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何处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谋臣崔浩
简单点说,崔浩是太武帝强化鲜卑族统治的祭品。
崔浩之死源于国史之狱,他在自己主编的国史中毫无避讳,如实记录了拓跋氏一些不光彩的历史,并且刻在石碑上供人观看,由此被鲜卑族告发被处死。
从这一点来看是崔浩自己作死,他自诩张良,却没有张良明哲保身的智慧。修史时不知隐诲,更受接受贿赂选择谄媚之人进入修史班子,最后被怂恿刻石公开,简直糊涂。其实他还有机会辩解,但面对太武帝的亲自审问却表现的语无伦次,完全没有以往屡献奇谋时的风度与聪明,失去了辩解的机会。
其实崔浩之前的表现已经为他招致祸根。他是三朝元老,到太武帝时期已经位极人臣,却不知自敛,专制朝权,侍宠而骄,已然引起鲜卑贵族不满。更是直接任命自己推荐的官员为地方大员,藐视皇权。这也是他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忘乎所以。
说他是牺牲品,主要在于鲜卑族统治汉人,公卿多是汉人,但崔浩掌权时期,大量任用汉族世族大家,严重触犯了鲜卑贵族的利益。崔浩忘了北魏的主人是鲜卑族而不是汉族,汉人可以用来治国却不能抬得太高不能与鲜卑族平起平坐。
崔浩的死让人很悲凉,也给后人留下深刻教训。犯了帝王大忌使他走向深渊。
清河崔氏为什么被灭族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祖父崔潜,为后燕黄门侍郎。其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而崔浩比他父亲更有才华,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涉及,精研经义,时人没有赶得上他的。未成年就为直郎。
拓跋焘
公元423十一月,拓跋焘即位,是为北魏太武帝。明元帝在立拓跋焘为皇太子时,就指定长孙篙、奚斤、安同为左辅,崔浩、穆观、丘堆为右弼。这六个人,除崔浩外,都是鲜卑贵族。明元帝既死,有些人就设法排挤崔浩,拓跋焘刚刚继位,拗不过这些顾命大臣,只得免去崔浩职务,但有事仍旧向他请教。
形势图
公元(426年),经过两年的励志备战,北魏的势力大增。现在不是抵抗外敌的时候了,魏太武帝开始考虑统一北方的行动了。他向群臣征求意见:“赫连、柔然,先打哪一个的好?”长孙篙、长孙翰、奚斤等主张先打柔然。这是鲜卑族武将的意见,他们贪的是可以掳获大量人畜,即使深入漠北后找不到敌军踪迹,至少可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围猎,用抓到的鸟兽来补充军需。崔浩其时官居太常卿(掌宗庙礼仪的官),他力主先打夏朝的赫连氏,说:“赫连氏政利残虐,人神共弃,应该先打。”太武帝采纳了崔浩的建议,亲领一军,渡黄河袭击统万。这一次虽没有打破城池,但杀俘几万人,掳获牛马十多万,给赫连昌以极大的震动。大将奚斤军又连克蒲阪、长安,收获很大。
征战
公元427年,魏太武帝再攻统万,把主力埋伏在山谷中,只带一支小部队到城下,想引夏军出战,赫连昌引兵出城追击。两军打得非常激烈,太武帝马失前蹄,险些被俘,后来又身中流矢,然而终于彻底击溃夏军。赫连昌因追兵追得太紧,进不得统万城,即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而去。魏太武帝追得太急,倒和逃的人一同冲进城里。尽管他是下级人员打扮,夏人仍有所觉察,把城门全都关上。他和随从闯到官里,拿到女人的裙子,化了装,翻城出去,才得脱险。统万城还在夏人手里,然而这时候没有人再防守它了。第二天,魏兵进了统万城,夏的王、公、大臣、将校、后妃、宫人都落到了魏军手里。公元428年,进攻上邽,赫连昌退守平凉,魏军继续进攻,俘获赫连昌。夏至此灭亡,共三主、二十六年。
崔浩论辩
对夏的战争结束后,这时太武帝便腾出手来,要大举出击柔然。但这次行动,除了崔浩赞成,群臣一致反对,太后也出头劝阻。刘絜等还用天象之说,进谏用兵不利。他们提出一个“证据”,说张渊等年轻时曾劝阻符坚南征,符坚不听,因而失败,想以此证明他们的预测会十分灵验。太武帝听了,心里很不痛快,便叫崔浩同张渊等当面辩论。古人相信天象对人事有影响,崔浩也不否定这一套。他先对张渊等提到的天象作了不同的解释,张渊等讲天象,说不过崔浩,只得避开,就讲起人事来。他们说:“柔然是荒外无用之物,得了它的土地,不好用来种粮食;得了它的百姓,不好当臣民来役使,何必出动人马去打呢?”
赫连昌
这两个人对崔浩讲这些话,简直是班门弄斧。也许他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崔浩是何等样的人物,因为他们不仅早年在前秦任职,一年多前还是夏国的官员,夏国灭亡后才到平城来的。崔浩听了他们的话,驳道:“两位讲天道,还与本职有关,至于人事形势,完全是无知妄谈。柔然本来是本国臣子,中间叛变逃走,现在杀其首恶,收其良民,使照常服役,绝非无用。世人都说两位深明术数,能够预测成败。臣倒要请教:前年统万没有灭亡之时,有没有失败的预兆?如果两位不知道,就是没有学问;如果看到了不讲,就是不忠。”崔浩侃侃而谈时,那位亡国之君赫连昌正在旁边,张、徐二人当时没有发现什么,此刻也无从强辩,只得一声不响地退下去。
张渊
崔浩的确料事如神。太武帝于四月底出兵,五月中旬到漠南,他们丢掉辎重,每个骑兵都带上副马轻装前进,袭击柔然。纥升盖可汗事前没有觉察,人口牲畜都分散在原野之上,突受攻击,都惊慌乱窜,根本无法组织抵抗。纥升盖也不知道逃到了哪里。魏军获得降人三十多万落,马一百多万匹,其余牲畜、车辆等不计其数。魏军进到琢邪山(今蒙古阿尔泰东南额德伦金山),诸将怕有伏兵,劝太武帝停止进军。七月,魏军班师。后来得到情报,说再前进两天,就可以把残部全部消灭,果然证实了崔浩的预测。
冯弘
魏的声威既盛,西域的龟兹、疏勒、乌孙、鄯善、焉耆、车师以至破落那(大宛)、者舌(康居)等国都派使者与魏往来。吐谷浑灭夏后也遣使附魏。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六国中残存的北燕、北凉二国自然难以存在。魏太武帝延和元年(432年),魏攻北燕,围和龙(今辽宁朝阳),攻陷郡县多处。太延二年(436年),燕君冯弘烧和龙宫殿,逃往高丽。北燕亡,共二主、二十八年。冯弘后为高丽人所杀。
高丽军队
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率军攻北凉,围姑臧(今甘肃武威)。凉主沮渠牧犍与柔然敕连可汗(纥升盖子,名吴提)相结,他希望柔然内侵迫使魏军撤退,守城不降。然而敕连内侵,一时虽能震动平城,终于无功而退。牧犍困守了一个半月,坚持不住,只得投降。北凉亡,共三主、四十三年。十六国时期到此结束。
十六国
拥有这么一个不世之材,太武帝自然非常称心,也有了炫耀的资本。有一次,太武帝接见新投降过来的地方酋长,指着崔浩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身材瘦小,挽不来弓,使不得矛,肚皮里却有满腹甲兵。朕打的许多胜仗,都是此人指点的功劳。”他还下令关照各尚书:“凡军国大计,卿等不能定夺的,都先问过崔浩,然后施行。”信任到这种程度,在历代君臣关系史上,也难寻一例。太武帝对崔浩,不仅是信任,而且很亲近。他有时到崔浩家中,向他请教。崔浩接待皇帝,仓促之间,来不及制作精美的食品,就搬出点家常莱肴,太武帝也不在意,拿起来就吃。崔浩进宫见驾,地点也不限于朝堂,可以出入卧室,这种待遇,极为罕见。
崔浩面君
公元439年十二月时,拓跋焘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事,续修国史。拓跋焘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崔浩他们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拓跋焘要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是《国记》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建议把《国记》刊刻在石上,以彰直笔,同时刊刻崔浩所注的《五经》。他们的建议被崔浩采纳,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赞赏。于是,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国书》和《五经注》的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才告完成。
崔浩著史
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怒,先后到拓跋焘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拓跋焘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拓跋焘亲自审讯他时,他惶惑不能应对。公元450年7月5日,太武帝以“暴扬国恶”的罪名诛杀崔浩。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崔浩铜像
结语:古来大才都有恃才傲物的毛病,他们老觉得自己有本事,“恨天无梯,恨地无缝。”其实,在皇帝面前,就是一个随时听用的奴才而已。当你的才能得到发挥时,你是人物,否则,真的什么都不是。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伺候帝王,有些红线是不能碰的。比如立储问题,比如军队调动,比如家丑等等。崔浩自不量力,秉笔直书,书毕还“张榜公布”,岂不知正是在此处犯了忌讳,触犯了逆鳞,最后落得满门抄斩,让人惋惜的同时,也给世人敲了一个警钟,“因言获罪”这个古语,说得真是太贴切了!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何处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谋臣崔浩和北魏崔浩为什么惨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