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的丧礼习俗中,起棺前为什么要“摔盆”(出殡为什么要摔盆子)

农村丧礼习俗中,起棺前为什么要 摔盆 摔盆 又有什么寓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农村有的丧礼习俗中,起棺前为什么要“摔盆”的一些知识点,和人死为什么要摔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继父去世我该摔盆吗
  2.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3. 人去世为什么要把用的东西烧掉
  4. 农村有的丧礼习俗中,起棺前为什么要“摔盆”

继父去世我该摔盆吗

在农村有的地方,人死了出殡前是有“摔盆”习俗。既然你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说明你所在的地方是有这样的习俗的。

摔盆,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个“盆”是什么盆,它其实就是在死者灵堂前用来烧香的那个盆。盆的选择是有讲究的,不能大得像洗脸盆,也不能小得像茶缸,最好是花盆大小,盆底有一小孔,盆的材质没有要求,只若是能摔碎的就行。不过,在摔盆的过程中,盆没有碎掉不要用手去捡,应该是用脚将盆踩碎。

摔盆的人,一般是亲儿子。先长子,再次子,如果没有儿子的,也可以由亲侄子代替,据说有些地方也有由女儿摔盆,时代变了没有儿子的人也多了起来。逝者是父亲的用右手摔,是母亲的用左手摔,这样他(她)就和人间再无瓜葛。

所以,在了解了上述情况之后,再来回答你作为继子要不要摔盆的问题了。如果仅从理性上来说,你是不应该摔盆的,因为你不是死者的亲儿子。但是,如果长辈们要你摔盆,可能更多是考虑到你的感受而已,是从情感上出发的。说明他们视你为己出,不想把你当外人。

如果冒然地选择死者的亲侄子或其他亲人摔盆,你是不是又有一种见外的感觉呢?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你可以摔盆。继子嘛,就是没有儿子的人过继来的儿子,对没有儿子的人来说就相当于亲儿子了。

古人送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并一直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据史料记载,摔瓦盆源于2300年前的周未。庄子″见田氏已死,解将下来,…把瓦盆为乐器,鼓之成韵,倚棺而作歌:"…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庄生歌罢,又吟诗四句…。大笑一声,将瓦盆打碎。…庄生遨游四方,终身不娶。或云遇老子于函谷关,相随而去,已得大道成仙矣。诗云:"…请看庄生鼓盆事,逍遥无碍是吾师"。

庄子也是古代之圣人,虽不与孔孟齐名,但决非凡人。他妻死鼓盆碎盆而庆成仙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沿用至今,长子摔瓦盆便源于此。

笔者老家出殡不是摔瓦盆,而是摔瓦。这项仪式至少有4层寓意:

一是节哀。尽快从悲痛的阴影里走出来。人死如灯灭,有死才有生,新陈代谢,由此世界万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推动人类的发展。否则,光生不死,人类永远停留在起点上,世界也容不下。由生到死,这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红白喜事",一语道破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庄子是圣人,早就看透了凡间之事,所以老婆死了才鼓瓦盆为乐,摔瓦盆庆贺。

二是祷祈。希望逝者到阴曹地府以后岁岁(碎碎)平安,长眠安息。

三是期冀。逝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瓦碎为玉,高尊一级,到阴间做一个刚直不阿,高尚磊落之鬼雄。

四是决别。做一了断。生者也要学庄子,把不舍悲哀化为力量,继承遗愿,延续香火,振奋精神,继续前行。

人去世为什么要把用的东西烧掉

人去世后,把生前穿的,用的东西,在死后。五个星期七当天,传说当天死者将回家,将在晚上12点后,把生前用的,使用过的生活品,全部烧给死者,表示给它带走,包括烧纸钱等,并请几个和尚来死者家里念经,(尽管这是唯心的说法)但是民间流传至今。都是这样做的,(这是我听到看到的现象)

农村有的丧礼习俗中,起棺前为什么要“摔盆”

我们这里是在路祭后,起棺时摔劳盆。路祭,就是把丧盆里的钱分给各路神人,让神人们为死者行方便。(实际上是,人死后要烧纸钱,在哪里烧,在丧盆里烧,烧的纸钱怎么处理?在路祭上分给各路神人。丧盆不摔,怎么处理,放在哪里?摔碎了,就省事了。)

农村有的丧礼习俗中,起棺前为什么要“摔盆”和人死为什么要摔盆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农村丧葬习俗 棺材需16人抬,扶灵者称见棺发财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