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为什么上涨

不必过虑 荀玉根 李珂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为什么上涨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为什么国家涨工资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给员工加工资
  2. 为什么现在工资越来越高,压力却越来越大
  3.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为什么上涨
  4. 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会上调工资吗

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给员工加工资

我是朴素思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加工资是每个职场打工者都想得到的结果。我能想到加工资的三种情况给大家分享一下。

1.到了公司规定的涨工资期限

很多公司在公司的签合同时都会说明半年或者一年就会涨一次工资,或者半年之内业绩做的好也会涨工资。至于多少可以到时候再沟通。

再比如一些工龄工资也是按规定走的,这时候领导属于不得不涨的工资。

2.你想辞职但领导不想让你走

你跟领导提出了辞职,或者领导听到了某些传言说你想辞职。此时如果领导觉得你还是个可用之才,或者一时没有可替换的人,一般都会选择主动跟你谈涨工资的事。

但不要以为领导特别重视你,在哪里打工都一样,如果你想要的工资超过了领导的忍耐,那么你被替换掉的时候将会很狼狈。

3.招聘成本大于涨工资的部分

很多的岗位虽然看上去并不重要,但是由于招聘成本很高给你涨个几百块也无碍大局的时候。领导首先想到的是涨工资了事。

其实说简单点,涨工资与否一定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价与本事,毕竟是老板家的公司,你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自我认知,也许会把自己弄的很不堪。

为什么现在工资越来越高,压力却越来越大

那是因为你光看见工资越来越高,没看见房价越来越高,没看见消费越来越高,没看见彩礼越来越高,没看见失业率越来越高。

现在有很多专家,动不动就说现在比七八十年代,工资翻了多少多少倍,却对物价上涨多少倍只字不提,我觉得这样的演讲是没有说服力的,是非常虚伪的。过去虽然挣钱少,但是一张大团结能顶现在多少钱?而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不为房子发愁,所以不管挣多挣少,都花在吃穿上了,吃的好,穿的好,幸福感也就提高了。而现在很多家庭为了攒钱买房,恨不能把嘴缝死,从牙缝里省钱。

再加上诱惑多了,攀比多了,需求多了,尤其年轻人相互攀比,手机很多都用好几千的,甚至上万的苹果,“千元机”还看不上,上班挣钱瞪不起眼来,伸手向父母要钱眼都能瞪到头顶上。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家庭条件,不看看父母挣点钱多么不容易。所以压力大,也是太过追求物质造成的,人心不古,思想不纯了,人们变得越来越幼稚了,很多三四十岁的心智都不成熟,于是脑残这个词汇诞生了。80年代大多都骑个自行车,还爱惜的要命,虽然挣钱不多,但钱也不这么毛,也不用还房贷,贫富差距也没有这么大,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所以人这辈子越比较越痛苦,再加上现在信息发达,眼界开的太大了,见识的太多了,让很多人变得眼高手低,不自量力。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挣多少也觉得不够花的,挣少的时候觉得不够花的,挣多了仍然觉得不够花的,刚刚觉得日子有起色了,以为可以存下点钱了,没想到需要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以前没钱时不敢想的东西,现在有钱了敢想了,比方没钱时,用个千元机就挺好的,甚至六七百的也照样用,有钱了你开始想苹果了,嗯,馋“苹果”了,一下一万造进去了。买房子也是这样,本来有几间房子住着就挺好的,简单布置布置,这就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可是现代人,非得拿出好几万装修,把家整的花里胡哨的,有的甚至光装修费就达到了几十万,仅留下很少一部分钱作为日常开支。在我看来这是不合理的,依我的看法,应该把大部分钱存着,用来吃穿,或养老,或看病,或者有什么急用,以备不时之需。其他的高档消费,没必要的就不要买,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比方车子没有必要就不要买,骑个电动车也挺好。(收入和消费的比例没有掌握好,每月挣5000,你想买8000的东西,这怎么可以呢,欲望是不是有点高了?人家有钱人,甚至亿万富翁,虽然开着百万豪车,千万豪车,但人家的存折上,仍然还有几百万,几千万、几十亿现金)所以人有时候有些压力都是自找的,有些烦恼也是自找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为什么上涨

GDP的分配

GDP=资产收益First+劳动获利Second

如,你开一个超市,是先给房东交房租。随后产生的利润(亏损)才是你自己的。房东旱涝保收,但你却不一定盈利。

城市化拐点是现代经济的分水岭

GDP=社会订单总量=工业化订单+城市化订单+消费订单

工业化订单服务城市化订单,城市化订单是一次性需求。

当城市化拐点出现,实际GDP下降,而资产规模却达到峰值,收益要求也达到峰值,会继续向上。这最终会导致GDP全部用于填资产收益的窟窿却依然不够,现在无利可图。个人表现为:月光和月亏。企业表现为:普遍亏损、盈利难、融资难。

二次大规模造城运动

只看一个数据:钢材产量。真实透明,所有领域都需要。主要用于造城。

城市化拐点,刚性大拐点,通胀只是前菜资产收益要求的海平面,每年至少增长5%,这是通胀之源

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会上调工资吗

目前正在做这件事,至少我们乡镇已经开始做了。

前天吃饭和组织办的人聊天正好提起这个事情。

上调工资的各类表格已经完成,下周就会报送到区级,等到上级部门审核就可以了。

我所关心的是此次增长补发会从2021年1月还是会从2020年的1月开始实行呢?

毕竟不管从哪个都说得过去,从2020那是政策原因,从2021那是疫情的特殊原因。

期待,估计1至2个月后就有结果了。

关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为什么上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Q房数据 从人口角度浅析政府为何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3815.html